特殊儿童教育管窥——基于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分析视角

2010-04-12 15:47杨兆文
时代农机 2010年5期
关键词:父母亲小花儿童

杨兆文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1 烧伤儿童个案

小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父母从她出生起就常年在城市打工(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农村较普遍),她是跟着外婆长大的(补充一句,小花的母亲很漂亮,在外面打工十几年,现在酒店工作,很能挣钱,月薪过万)。1岁那年,小花和小姨准备一起去隔壁家串门,小姨抱着她自己的小孩已经到了邻居家,小花因为觉得好玩,用一块纱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向门外窜去,由于摸不清方向,她竟然掉在了门口一个烧废物的火坑里!她左手撑着地面,“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等到小姨她们赶过来时,她身上已经有多处被烧伤,脸上,脖子上,还有她那小巧的左手。她脸上脖子上烧伤的组织通过修复但是仍然留下了抹不掉的伤疤,她的左手做了截肢手术。

如今的小花已经念初一了,仿佛“一夜之间”她变成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少年。她不尊敬长辈,常常和姥姥对骂,甚至动手,喜欢向妈妈告状;学习不用功,不喜欢做作业;开始和同学比吃穿,尤其是衣服鞋子都要名牌。

2 “问题”儿童成因初步分析

原来,自那次意外发生以后,家里人都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从此,外婆宠着她,从小不让她受一点儿委屈,什么都给她准备好,什么都依她的性子来;母亲心疼她,每次回家都给她买很贵重的衣物,给她买名牌鞋子。亲人们的这些做法在情感上都无可厚非,可是她们的方法却是错了。一个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时候早期父母亲人积极关注的东西孩子会认为是最好的最值得拥有的东西。比如这个时间段,父母亲总是给孩子买很贵重的衣服(小时候就买400多元一件的衣服),孩子自然会认为这些东西是重要的,是父母亲对她的爱的一种表示。“将来如果父母亲不给她这些东西了的时候,那一定是由于他们不再爱自己了。姥姥那么宠着自己,什么都听我的,将来如果不这样了,那也一定是同样的原因吧!”,她年幼的心灵就这样思考了。

3 深度心理探析

分析这个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其一,心疼小孩是否意味着为她包办生活中的一切她原本力所能及的事情,到底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呢?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亲人的,到那时候他如果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将是更大的悲剧。

其二,小孩在小升初的转折时期,家长、社区、老师和学校都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家长在这一特殊时期要多关心自己的孩子,询问他们是否感到孤独,在学校里面有没有朋友等等。要避重就轻,关心孩子的学业不是说你一定要指着孩子说:“你一定得给我好好学习哦。”而是帮助孩子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多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此外,我们要建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被一些未成年非法组织吸引进去。我们的老师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小孩有不同的方法。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以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其好坏,真正地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与情感。让孩子处于一种安全的氛围之中,这样就不会让那些不良小组织有机可乘。我们的学校应该建立更加综合全面的教师评估体系,传统的以升学率、成绩好坏为评价指标的功利化模式只是鼠目寸光,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利益。

其三,父母亲是否以身作则,是不是停留在口头命令这一层次上面呢?父母亲作为长辈,要做有心人,子女教育是人这一辈子几个大事件之一,父母亲一定要把教育子女体现在言与行上面。比如夫妻之间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闹打架,孩子是最会模仿的,他会很快地无意识地学会了这些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习惯。口头教育是得等到孩子有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足够的判断力后才能够收到效果,如在初中晚期和高中以后。

让我们把视野放在一个更加宏观的立体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早期教育吧!

Ⅰ.孩子→父母(监护人)(0-2、3岁),依恋

Ⅱ.孩子→同伴(3、4-6)早期友谊

Ⅲ.孩子→集体(7-12)从属于班集体或者小团体[1]

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抚养者能否对幼儿的细微的需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否敏感于孩子一些小小的动作1。如孩子口渴了想喝水、肚子饿了想喝奶,这些本能的基本需要养护者能否敏感地意识到并且恰当地予以回应。这一阶段主要是给予孩子以安全感,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索。

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里,小孩和同龄人之间的游戏活动逐渐趋于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儿童初步接触了一些规则。这时候监护人要让孩子懂得一些基本的生活规则,如不能随地大小便,不能和小朋友打架,小孩子要多听大人的话,干什么不能无节制等等。这一过程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只要你纠正过来你的一些调皮捣蛋,我是爱你的。”这一过程中的良好过度可以使得孩子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须知:遵守规则与无条件的爱是不矛盾的。

第三个阶段:孩子进入小学,从属于一个集体,开始了正式的学业。这一时期老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大于家长。在传统的学校里,由于老师的工资和学生的成绩有很大关系,这样老师不得不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从而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区别对待不同的儿童,这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做法是老师应该积极关注不同类型儿童的优点,鼓励他们(通过正负强化,消退的方法,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惩罚的方法),扬长避短。这一时期的智力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今后的学业和孩子自身的期许。(这里详细讲述一下几种方法。[2]正强化:当孩子表现出一个积极的行为时,老师可以给予奖励,这样会使得类似积极的行为今后得到保持和增加,如上课听讲不东张西望的小朋友奖励一朵小红花;负强化:当孩子表现一个消极的行为时,老师收回此前的一些奖励,这样会使得类似的消极行为减少,如小朋友打架取消获得小红花的资格或者减少小红花的数量;消退:当孩子表现一个消极行为时,老师不予理睬。有些孩子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老师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来惩罚孩子,孩子还会很高兴,甚至把它当作一种奖励。对于这种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不理睬)。这一时期,孩子在家里也应该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时候要让孩子逐渐培养起一种责任意识:即我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我要为这个家做点什么事情呢?学习好只是一个方面,若学习之余还能够帮助爸爸妈妈做点家务活,这样会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情感。情感培养和智力培养是相互促进的。

再次回到小花的例子中来。整件事情可以大致这样串联起来(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确实典型):外婆年纪比较大,可能常常不能顾及到0~3岁小花的感受,从而导致了她比较缺乏安全感,这使得她总是想要去寻求这样的安全感,包括她后来“讲吃穿”的这样一种攀比心理也是这样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3岁后小花进入幼儿园,这一时期没有爸爸妈妈在身旁向小花提出要遵循的一些规则,幼儿园老师在向外婆说起时她老人家又因为疼爱自己受尽了苦的小外孙女,心想:“大些就好了”,而不是把小花当作一个正常的小孩要接受社会本身的一些约束,这也导致她现在对长辈缺乏一种起码的尊重。7~12岁小花在上小学,或许起初她还因为比较聪明比较内向,老师也比较重视或者喜欢。可是后来升到了初中,环境发生了变化,老师同学又不熟悉,自然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加之初中生已经开始注意到自身的身体特征,小花也开始意识到别的孩子在注意自己身上的伤疤,而且随着别的孩子不愿意不喜欢和自己一起玩,小花逐渐感觉很孤独,在学校里面没有归属感。

4 对策——现代教育技术框架之下

小花的情况其实是问题儿童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遭遇到的真实困境。这些问题儿童常常有着复杂的家庭背景,父母亲平时忽略了亲子教育。由于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较低的亲情成本,而且给予了孩子不适当的物质条件,这些必然会带来孩子心理上一种不太平衡的发展。那么,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给予特殊关照,并帮助其个体和所依附的家庭摆脱这种不良的现状呢?在笔者看来,以下几种教育手段是可以采纳的。

(1)电话、书信途径:作为其父母亲,即使常年在外面打工,也需要经常与孩子电话和书信联系,尤其是对于这种受过特殊伤害的孩子。电话作为一种现代通信技术,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渠道,往往显得亲切真挚,也可以很好地激励孩子。

(2)多媒体电视、电影手段:学校(家庭 有条件的也可以提供)要利用各种各样的现代多媒体手段,陶冶孩子的情操,愉悦孩子的心情。如经常给孩子播放一些讲述特殊人群成长历程的教育记录片,或者一些积极向上的电影。让孩子的心更加放开,让她体会到这人世间的事情多种多样。此外可以增加一些QQ空间,视频聊天的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充孩子的心智,另一方面,可以集合社会的力量,并为孩子找到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突破口。

(3)博客:网络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论坛、博客,大家都在里面述说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得让孩子去了解别的心灵是怎样度过人生的灾难的,她可以借鉴别人的生活经历。周围的亲人虽说关心受伤的孩子,但是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悲剧,所以即使再疼爱也可能不会让孩子真正觉得被理解。而只有经历过相同经历的人的说服与教育才能够让孩子年幼的心灵再次拾起信心。博客、论坛作为一种现代网络交际的手段,也可以运用在教育上面。对于这种特殊儿童的教育本就需要特定的方法,而利用博客交流就是这种方法之一。可以给让孩子开一个博客,让她在网上写下自己点点滴滴的心事,并接受来自陌生人的慰藉,这样可以有助于她提高自己的信心。此外,可以开展心理咨询的blog平台建设。[3]

(4)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媒体等进行宣传教育:即对普通市民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到我们这个社会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关爱。让千家万户都能够动员起来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我们的社会营造一种大爱,一种彼此关心、互帮互助的精神。只有这样,受到过这种毁灭性打击的人才不会走向自卑甚至走向歧途。他们才会勇敢地站立起来,回报这个社会。

总之,我们可以调动起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会让年轻而受到伤害的心理重新拾起勇气的。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尽快普及覆盖城乡的信息网,至少让我们的学校里面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网络这一现代的沟通工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马斯洛.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赵锡凤.论我国高校心理咨询Blog平台的创建[J].扬州大学学报,2006(4):10.

猜你喜欢
父母亲小花儿童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偶尔
清明祭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