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校园整体规划构思

2010-04-12 15:47张莉沅
时代农机 2010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区楼群长江

张莉沅

(长江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长江大学是整合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4校资源,并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命名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长江大学必将凭籍万里长江的恢弘气势与长江文化的丰厚底蕴迅速崛起,打造高等教育的长江旗舰。因此,优异的校园规划设计,合理的校园定位、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可使长江大学成为湖北荆州市新的城市亮点,提升荆州城市形象与品位,同时能增强长江大学师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1 规划思想与原则

根据“高起点、规范化、前瞻性”的要求,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既体现长江文化和荆楚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

(1)空间开放原则。妥善处理长江大学各院系的相对独立性和校园整体空间开放性的关系,以开放型的校园环境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从而带动科教园区文化、经济的跃升,提高城市竞争力。

(2)资源分享原则。运用崭新的空间组织模式,设置不同程度的共用体系,提高教学、生活、绿化、体育等各类资源的共用,极大地减少重复建设。

(3)生态化原则。利用自然和人造生态、景观特点,运用复合生态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局部区域与城市的和谐其生。

(4)园林化原则。出荆楚地域特色,以园为核心,体现长江文化和荆楚文化及长江大学人文内涵,形成规划特色。

(5)通达性原则。学生是高等院校的主体,校园规划设计应以学生为本。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思想交流的场所,规划布局注重流线系统及服务设施的合理规划,强化建筑与人交流,人与人交流。

2 设计概念与主题

在规划中基于现代大学的内涵、发展趋势及长江大学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域特色,提出“融—容—荣”的设计主题。

2.1 “融”——交融共享,有机结合

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文科与理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话、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成共存体。现代大学校园的功能越来越趋向综合性、信息化、人性化、社会化,体现出人类进步与科技创造的成果,必须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同时长江大学是由工科、农业、师范、医学4所专业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大校,更需要在规划布局方面交融共享,有机结合。以组团式、网络化的方式布局,能强化新老校区的融合。

2.2 “容”——“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大气。当然不是单指空间之大,而是给人一种博大的感觉,在这里培育探求真理、创办大业的感觉。契柯夫曾经说过:“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形中,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那么在他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那里,所看到的都不应当是别的,而只是宏大的、强壮的、优雅的东西才对。”环境塑造人、改造人、提高人,校园环境的改善和品位的提升,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长江大学的景观体系规划中注重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如在校园中有意识地置放长江流域、荆楚大地乃至学校著名人物的雕塑、名言以及象征学校学科特点的雕塑,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以崇高的道德、包容的心态、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长大学子成才。体现中华民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

2.3 “荣”——传承历史,再铸辉煌

中华文化主要由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这二元耦合而成,在长江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势必形成一些带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创新、进取和开放。时至今日,长江流域仍是风光佳丽之地,文化昌盛之区,人才荟萃之乡。承历史之辉煌,整合四校之精华的长江大学,应该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使命感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凭藉万里长江的恢弘气势,长江文化的丰厚底蕴迅速崛起,打造高等教育的长江旗舰。具体落实在规划与设计中为充分尊重老东校区与其它校区历史的延续与积淀,在交通的衔接、轴线的延伸、绿化景观的拓展、建筑的新建与扩建上充分考虑历史与现状,把握传统与文脉,力求做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提升学子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3 总体规划与设计

3.1 总平面布局

长江大学新区校园规划共划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各区呈组团相对独立布置,通过道路和绿化景观形成有机联系。

3.2 教学区

教学区围绕中心景观和主教学大楼呈组团式布置,由五个组团构成,分别是石油楼群、公共教学楼群、农科楼群、工科楼群、预留发展楼群。开敞空间设计注重与教学楼群相互渗透,为交流创造丰富的场所。与此同时,楼群呈环状布置,尽可能减少学生和教职工出行的距离,增强通达性和便利性。

3.3 体育运动区

长江大学东校区总面积136.94hm2,其中新校区62.64hm2(984.2亩),其中城市市政代征地6.82 hm2(102.7亩)。学生3万人,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需400 m跑道标准田径场3个,篮球场120个(每220名学生设一个),排球场120个(每220名学生设一个),网球场20个(每1200名学生设一个)。规划需新增加400 m跑道标准田径场2个,篮球场100个,排球场116个。由于老校区体育场地紧缺、新校区用地不足,为此规划将体育运动分为两个区,在东南角规划标准的运动场和体育馆,东、西两侧布置运动区。

3.4 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主要安排了学生的宿舍、食堂、学生浴室及学生超市等设施及绿化和球场,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学校分期建设目标和学校规模情况,将学生生活区分为东西两区。西部学生生活区位于工科楼群教学组团西南部,包括6栋学生宿舍和一个学生食堂,可以容纳5000人。东北部学生生活区位于工程技术学院南部,包括6栋学生宿舍和一个学生食堂,可以容纳学生5000人。

[1]基本建设工作综述 新征地、新区校园规划和工程手续办理工作[A].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领导小组 校园规划领导小组[A].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袁海生.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 调整校园规划[A].方志出版社,2003.

[4]城市规划 五、盘龙四中校园规划[A].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5]内蒙古医学院 校园规划[A].方志出版社,2003.

[6]张廷璠,宋玉峰.河南秘协秘书进修学院 新校园规划[A].大象出版社,2003:310.

[7]李学照.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 校园规划和基建工程管理[A].万云波.[C].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

[8]姜克健,尹立明,王慧英,李巍,于海红.关于我校校园规划建设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9]陈惠娥.沈阳工业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理念[J].南方建筑,2004,(4).

猜你喜欢
生活区楼群长江
山中古楼群
长江之头
高处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感恩
人工湖清晨
偏远生活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某矿生活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提高梅山钢铁企业生活区电费回收率的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