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度北京市十大卫生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2010-04-13 02:56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北京市卫生局甲流挂号

2009 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为总结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北京市卫生局联合首都新闻媒体开展了北京市“2009 年度十大卫生新闻”评选活动。经推荐,有20 条新闻入选,并最终评出了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十大卫生新闻。

2009 年度北京市十大卫生新闻(以得票多少为序排列)

2009 年,北京市发起了首都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1+1”十进行动。防艾志愿者从两千多人发展为52911 人,足迹遍布全市,活动影响广泛。11 月30 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首都防治艾滋病志愿者活动周”展览现场视察北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希望志愿者进一步发扬“红丝带”精神,更好地关爱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防治艾滋病事业取得更好的成效。

12 月1 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看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听取专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权益、责任和落实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做好防治工作的重点。必须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2009 年1 月9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教授,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我要感谢我的病人,因为有了病人和病人家属同我们齐心协力的合作,共同发起向疾病的挑战,才有一个个生命的奇迹。”王忠诚院士站在科技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他被称为“万颅之魂”,是世界上惟一完成万例开颅手术的专家,是世界上惟一完成千例以上脑动静脉畸形手术的专家,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完成千例以上脑动脉瘤手术的专家之一。在超过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中,他使中国的神经外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国庆期间,北京市卫生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庆祝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做到了应急医疗救援快速有序,就诊病人得到及时诊治;未发生传染病流行和甲型H1N1 流感聚集性病例;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庆典现场未接到庆典人员有关病媒生物叮咬、侵扰的投诉;国庆游园活动卫生保障平稳顺利;“十一”期间全市医疗秩序良好,公共卫生环境平稳,卫生系统内部和谐平安。

此外,由北京市卫生局牵头,北京卫校、首医大、北京护校的2323 名师生组成的国庆群众游行“人口卫生”方阵,经过三个多月的刻苦训练,在国庆当天,以昂扬的斗志、整齐的队形,安全、准时、有序地通过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国成立60 年来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辉煌成就,圆满完成了国庆游行任务。

北京市卫生局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扣“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这个主题,通过精心策划,广泛宣传,认真组织,成功开展了两项颇具创新性的特色活动。第一项是“院长当一天患者”活动,此项活动中,19 家医院院长分别到其他医院体验了一次当患者的经历;第二项是“市民医院工作一日体验”活动,共有699 人报名,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共有169 名市民参加了不同医院的岗位体验。这两项活动的开展,使医患之间加强了沟通、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医院改革和正规化建设,提升了医务人员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9 年3 月9日,由首都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局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张俊廷、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康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马庆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树基、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奉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防盲办公室主任胡爱莲最终当选。

自2009 年4 月以来,甲型H1N1 流感迅速在全球蔓延传播。北京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动员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界力量,积极开展甲型H1N1 流感防控工作,经历了疫情发生、发展、局部暴发流行到逐步恢复平稳的过程。近8个月的防控工作按照“全面预防、有效控制;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有效落实四方责任”的防控原则,最大限度地延缓了疫情的传播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症和死亡病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甲型H1N1 流感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取得了社会安定、人民满意的最好效果。“甲流”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评价,温家宝总理两次来京视察工作均给予充分肯定。

2009 年8 月5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一起把握“健康号”船舵,宣布“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正式启动。

《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由市政府制定,最大的特点是“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市民参与、人人行动”,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负其责,用健康促进的策略应对慢病的挑战。目标是通过10 年努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控烟、健身等九大行动,全面提升市民的健康素质,使北京市民的11 项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把北京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的国际化大都市,开创有首都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道路。

为构建“甲流”预防的生物防线,“甲流”疫苗刚刚获准上市,北京市就定购了500 万份,成为全国第一批储备“甲流”疫苗的省份。2009 年9 月21 日,北京市率先在国庆保障人群中大规模接种,仅4天时间累计为50 支接种小分队的95244人接种了疫苗。其后,根据“甲流”疫情的需要,北京市分阶段、按步骤开展了对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以及全体市民、外地在京居住人员的普种工作。截至2009 年12 月22 日,全市402 家“甲流”疫苗接种门诊已累计接种“甲流”疫苗2339713 人,接种数量居全国之首。

为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分散和缓解挂号排队、就诊排队现象,逐步变在医院候诊为居家候诊,北京市三级医院自2009 年9 月1 日起全面开展预约挂号工作,并逐步向二级医院推广,重点推动复诊预约和社区转诊预约工作。

北京市卫生局要求,预约挂号可以根据医院条件采取手工、电话或网络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各医疗机构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市卫生局还聘请了社会监督员对医院开展复诊预约服务工作进行暗访检查。据统计,截至2009 年12 月15 日,通过窗口、电话、网络等形式实现预约挂号1060488个,占实际就诊挂号的13.00%,重点推动的产科复诊预约率达到56.91%,口腔科复诊预约率达到80.77%。

在甲流防治工作中,北京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继向市民公布“流感漱饮方”以及针对老人、孕妇和儿童的预防方,在全市20 所设有儿科的中医院开设“中医药防治甲流儿科专台”,向市民免费发放100 万册《首都市民居家防治流感中医药手册》后,于2009 年12月17 日举行通报会,通报中药“金花清感方”可有效防治“甲流”。

“甲流”疫情暴发后,北京市迅速成立中医药治疗“甲流”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组织首都最强的科技资源,120 多位科技工作者经过6 个多月的努力,优选出有效治疗方剂“金花清感方”。其间,北京市政府紧急拨款1000 万元支持该项科技攻关项目实施。“金花清感方”院内制剂今年将在全市医疗机构中使用。

猜你喜欢
北京市卫生局甲流挂号
分析探讨自助挂号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
北京援外医疗大事记(1968年
——2013年)
略有遗憾的华丽转身
——解读北京市卫生局新《三定方案》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
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健康微博平台”正式启动
“党在我心中”卫生摄影作品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