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 68例

2010-04-13 04:02史红逸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内二病区唐山063000
陕西中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珍珠母熟地偏头痛

史红逸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内二病区(唐山 063000)

2007年 1月~2008年 12月,笔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高等院校教材《神经病学》[1]中的相关标准,除外颅内占位病变,三叉神经痛,癫痫,紧张性头痛,面部神经病患者及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患者。在本组 125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8例,男性 22例,女性46例;年龄 18~61岁,平均年龄 35.2岁。病程 1~16年,平均 4.38± 2.21岁;发作频率 3~6次 /月 ,平均4.7次 /月。一侧头痛 49例,双侧头痛 19例。对照组 57例 ,男性 16例 ,女性 36例,年龄 16~53岁 ,平均 36.3岁,病程 1.2~6年,平均 4.72± 2.28年,发作频率 2~5次 /月,平均 4.3次 /月。一侧头痛 36例,双侧头痛21例。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国药准字Z10960082,成份:川芎、当归、夏枯草、熟地、决明子、白芍、珍珠母、细辛)4g,每天 3次,连续口服 3个月。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偏头痛及镇静止痛药物。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国药准字 H10930003)10mg,每晚 1次。疗程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用头痛疗效观察量表对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伴随症状进行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每个月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 1次,疗效分为痊愈:疗程结束时评分减少>90%,停药 1个月不发病。显效:评分减少 61%~90%。有效:评分减少 30%~60%。无效:评分减少 <30%。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 4例,显效 43例,有效17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为 94.1%。对照组显效 20例,有效 18例,无效 19例,总有效率 67.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未见异常

讨 论 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1],具有遗传倾向,女性多于男性,以反复发生剧烈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畏声,经一段间歇期可再次发作[2]。中药治疗偏头痛一般以平肝熄风,祛风止痛为主[3]。养血清脑颗粒主要成分有:川芎、当归、夏枯草、熟地、决明子、白芍、珍珠母、细辛等,方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性辛温走串,注入少阳。上行颠顶,下至血海至皮毛,内至筋骨,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当归可补血行血,熟地和白芍皆有滋阴补血的作用,而当归与熟地同用,具有滋阴养血祛瘀而又不伤阴血的作用 ,决明子、夏枯草皆有消肝热,抑肝阳之效,珍珠母以平肝潜阳,细辛则通窍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滋阴养血平肝潜阳 ,祛风止痛之效.本研究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氟桂利嗪对照组(均 P<0.01)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养血清脑颗粒是治疗偏头痛有效安全的药物。

[1]黄友歧.神经病学 [M].第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8.

[2]刘 玲,刘新峰,张甲宁,等.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医学杂志,2006,19:460.

[3]李 知.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药治法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6,23(5):11.

[4]刘 岩.柴葛芎芍汤配合西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0例 [J].陕西中医 ,2009,30(12):1628-1629.

猜你喜欢
珍珠母熟地偏头痛
我国提出增强仿生陶瓷韧性的新方法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辨证录》熟地用药特点分析
模仿珍珠母强度和韧性的新材料
仿“珍珠母”玻璃完胜钢化玻璃
基于导数差异光谱及PCA分析当归-熟地药对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补肾益精话熟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治黄褐斑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