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0-04-13 14:48余雪梅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宁南县养牛肉牛

韩 畅,余雪梅

(四川省宁南县畜牧局,四川 宁南 615400)

1 宁南县肉牛生产现状

1.1 肉牛生产概况 近年来,我县肉牛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全县饲养5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户2689户,规模养殖比例占肉牛饲养量的23.5%。全县肉牛产值1.81亿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24.04%,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1083元。

1.2 肉牛改良现状 全县建立县级肉牛改良中心1个、乡镇人工授精站点15个,从事肉牛改良配种技术人员75名。2002~2009年,全县共应用皮埃蒙特、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良种肉牛冻精改良配种18383头,受胎率达70%;利用种公牛改良配种3103头。2009年,全县肉牛杂交改良面达到20%,累计生产杂交肉牛14206头,杂交牛养殖效益比本地黄牛提高36%。

2 存在的问题

2.1 肉牛改良进程缓慢 宁南县肉牛品种改良工作虽然已开展八年,但改良进展还十分缓慢,改良面在20%左右徘徊。其主要原因:一是肉牛品改经费严重短缺;二是人工授精站、点不健全;三是牛改技术队伍不稳定等。

2.2 肉牛养殖水平低 大多数农户采用老式的地圈养牛,圈舍环境差,阴暗潮湿,透光透气性差,饲养管理粗放。养殖户草料贮备不足,不愿种植优质牧草,导致冬季草料缺乏。收集的农作物秸秆不经铡短、微贮等处理而直接饲喂,利用价值较低。

2.3 疫病防控意识差 大部份肉牛养殖户认为大牲畜不容易发病,不按兽医部门有关要求进行免疫注射和常规的定期消毒措施。

2.5 肉牛产业化体系不健全我县肉牛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尽管有双友牧业公司从事肉牛养殖和加工,但其起点低、生产量小,起不到产业带动作用。全县至今无肉牛交易市场,肉牛流通渠道不畅;肉牛养殖未纳入保险范围,养牛户不能有效规避养殖疫病等造成的死亡风险。

2.6 肉牛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肉牛生产可充分利用当地农副秸秆和天然草地,以草换肉,与生猪和家禽生产相比,耗粮少,生产成本低。但近年来,国家、省及地方各级对肉牛产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肉牛产业发展十分缓慢。

3 发展对策

3.1 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步伐

3.1.1 建立健全肉牛改良配种站、点。我县有25个乡(镇)124个行政村,建议在能繁母牛较多、交通方便的乡(镇、村)建立人工授精配种站、点,在高山偏远乡、村建立公牛配种点,扩大改良配种范围,方便养牛户牵牛配种。

3.1.2 加大肉牛改良经费投入。省、州、县各级财政应将肉牛改良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对肉牛改良的各生产环节实行补助,包括人工授精配种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进、液氮和细管冻精的购买、人工配种劳务补助、技术培训、生产奖励等。

3.1.3 提高待遇,稳定基层牛改技术队伍。建议将乡村配种员的工资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对每产仔一头良种杂交牛,奖励配种员50至100元,实行以奖代补,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1.4 加强肉牛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力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对县、乡级配种员进行技术培训,每月召集各片区人工配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受胎率。

3.2 制定科学的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3.2.1 实行分段饲养。能繁母牛实行分户散养,充分利用我县高山、二半山的草地资源优势开展母牛养殖和犊牛的繁殖。河谷地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展肉牛的舍饲育肥。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分别制定母牛和育肥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3.2.2 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加大肉牛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比例。因地制宜,设计出标准的圈舍,配套建设沼气池,养殖污物通过沼气发酵处理后灌溉农作物,达到生态养殖目的。

3.3 充分利用草料资源,开辟草料新来源

3.3.1 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应加快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加大对草地改良的投入,实现草地保护与利用科学结合,为肉牛业生产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

3.3.2 大力推广人工牧草种植。应引导养牛户调剂部份耕地进行人工种植牧草。应指导养牛户管护并合理利用牧草,为肉牛产业提供草料保障。

3.3.3 提高农副秸秆利用率。建议大力推广农副秸秆的青贮、微贮等实用技术,提高农副秸秆利用率。将铡草机、粉碎机等秸秆处理机械列入国家农机补贴范围,对农户购买机械实行定额补助。

3.4 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大疫病防控力度

3.4.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宁南县气候特征和多年来肉牛疫病流行规律等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肉牛养殖免疫程序。

3.4.2 定期驱虫。驱虫可以增强牛群体质,预防和减少寄生虫病及传染病的发生。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全牛群的驱虫,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3.4.3 严格消毒制度。每两周对牛舍内及周围环境进行一次消毒,可选用新洁尔灭、强力消毒灵、抗毒威、“84”消毒液等消毒。牛场和牛舍入口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进出门口时,须从消毒池通过。

3.5 构建现代肉牛产业化发展体系

3.5.1 积极培育现代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如能繁母牛寄养、借牛还牛等方式,将企业、养殖基地、农户连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与外部大市场衔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肉牛业发展格局。

3.5.2 建立肉牛交易市场,突破肉牛生产流通瓶颈。借鉴各地肉牛交易流通方式,建议在我县松新镇建一综合型牲畜交易市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辐射周边县市,打破我县肉牛流通瓶颈。

3.5.3 建立肉牛政策性保险机制,降低养殖风险。为降低农户养殖肉牛的风险,建议将肉牛养殖纳入政策性养殖保险,国家对保险费实行补助,按每头牛保费100元计,国家承担80%,农户承担20%。

3.5.4 健全肉牛业投融资平台。由县上成立一个县级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具体由县国资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入股建立担保公司。公司主要为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等实行贷款信用担保,确保我县在现代肉牛业发展中融资渠道畅通。

猜你喜欢
宁南县养牛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宁南县2021年晚秋季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初报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肉牛口炎咋防治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调研
怀揣百万转行养牛的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