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细部设计

2010-04-14 03:28任京燕张荔蕊
山西建筑 2010年16期
关键词:细部住区坡道

任京燕 张荔蕊

1 住区环境细部设计的总体状况

随着我国住房改革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与住区环境已得到长足改善,不少老社区进行了环境改造,改善了住区的景观质量,新开发的商业楼盘更是在外环境设计上做了大量工作,其经过精致设计的户外环境正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不可否认楼盘景观已经成为商品房的一大卖点,从大方向看对推进住区外部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商业开发的住区在提升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发展了设计的细部,特别是为符合某种风格的装饰性细部,但设计中华而不实,好看不好用的细部却相当普遍。而一些老的社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景观的细部却相当粗糙,很难将其与人性化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住区环境,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环境,发展人性化的细部对提升环境的社会和使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性化的理解

人性化是我们经常谈的一个词,什么样的环境才是人性化的。设计做到人性化,首先环境设计应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一方面人有基本的安全感,一方面人从感官上有一定的舒适度,这一点很明显体现在人对设施及空间的选择上。生理上的舒适与心理上的愉悦使人乐意去接近和使用它,反之则会避而远之,趋吉避凶乃是人的本能;其次人性化的设计应体现在其使用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住区外环境联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细部设计上更应从微小处体现其对便利的考虑,如图1所示拆掉一段车挡便于婴儿车通行;再次设计能激发参与性且令人快乐的活动。倡导参与性的细部设计对促进住区情感发展,创造充满归属感的社区将起到积极作用。

3 人性化细部设计的原则

1)舒适性原则。舒适性体现在人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基本层面,一方面外环境的设施设计从形态、尺度应结合人体工程学,使人获得良好的舒适感,尤其是室外家具的设计上;一方面表现在对材料的选择。尽可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2)安全性原则。良好的细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潜在的危险以保障人们活动的安全,特别是老人和儿童。3)便利性原则。创造便利是人性化的体现,除了根据生活需要设置便利性设施外,还应:a.为特定人群的特殊需要而考虑,无障碍设计是发挥便利的最有效手段。b.设计中不要设置不必要的活动障碍,特别是以水体作为边界的场地。4)美观性原则。美观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在保证舒适安全便利基础上,优雅的细部创造高的环境品质。美的细部除去表面的装饰外,结合理性功能的美观性是设计中真正倡导的纯真之美。

4 通向人性化设计的途径

4.1 回归生活的逻辑

某小区中心花园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亭子,镂空的铁艺亭顶处处彰显着豪华与精致,可其却不受人们的欢迎(见图2)。1)亭中没有座凳,无法让人长时间停留;2)漂亮的亭子没有可以遮阳避雨的屋顶,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于是它便如同花园中的摆设。有的小区广场或道路交叉节点处用镜面花岗岩拼出各种图案,图案虽美,但光滑的镜面花岗岩令人在雨雪天行走非常危险,特别是那些不明显的镜面花岗岩分隔条,可以说令人防不胜防,因此,铺有镜面花岗岩的场地少有人问津。园路设计最基本的一条应该是方便人的行走,可有些小区的园路却在细节上忽视了这一点。

4.2 激发多功能使用的细部

在社区环境中倡导景观设施的多功能使用是提高户外活动质量的良好途径。住区景观设施不仅仅是满足视觉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是鼓励人的参与使用,激发令人快乐的社区活动。通过日常的观察研究,不难发现人已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不同的角度使用环境。例如某小区自然式的水体在冬季水面排干后,铺设有混凝土板的池面成为孩子们喜欢的玩耍场地。究其原因:1)缓坡的池壁使人可以方便地进入;2)浅凹形的水池断面形成一个安全的边界;3)水池池壁上各种散置的自然卵石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在拣石头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一个平时以观赏为主的水面完全可以设计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涉水池,只需要在池壁池底形式和水池深度控制上再深入一步。社区中存在“小群生态”现象,即平时乐于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如常一起活动的几个老人,带孩子的保育人群等,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具备人工或自然边界的相对固定的空间作为自己的活动领地,除了常规的广场空间外,一些类似“巢”形态的设施也是他们活动的场所。

4.3 关爱使用环境的特殊人群

这里所谈的使用环境的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活动不便的老年人,儿童及带孩子的保育人员。这些人群中老人儿童使用环境的时间长且频率高,残疾人及部分老年人由于身体残障活动不便,对户外环境及设施从材料构造及尺度上有特殊的规范要求,关爱特殊人群,为他们创造安全便利,是设计细节中的重要考虑。首先是强调社区环境无障碍设计,这不仅是为残疾人而且能为婴儿车及小型购物车等“带轮的”交通创造方便。在社区主园路上高差尽量用缓坡来解决,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残疾人坡道,坡道要求有良好的防滑设计,如坡道上用的镜面花岗岩使坡道的安全性降低(见图3),立道牙处人通行的主要部位设计一个小坡面,可以免去各种小推车的搬抬之苦。在此特别强调细部设计中的安全性设计。若设计中考虑不周,这些特殊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孩子们使用环境和游戏设施的方式是难以想象的,他们以其不同寻常的方式在使用我们设计的环境。因此对孩子们行为方式的研究和观察便成为我们完善细部的有利依据。例如外环境中栏杆的设计,会考虑到孩子从下面钻过或攀爬栏杆的可能,一些栏杆扶手处采用弯头的形式(见图4),适当加密横栏,甚至栏杆采用下部钢丝网,以加大安全防护的力度。在有坡道或台阶等高差变化的场地应加装栏杆或侧面小挡墙,这些看似小的附属设施却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5 结语

住区细部设计是一项具有研究价值的工作,是一项基于不断观察与实践的工作,如何完善和提升细部除了这些初步探讨之外,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如地域气候与微气候对细部设计的影响及细部设计如何适应社区活动等,最终的目的是使我们设计的住区环境散发人性的光辉。

[1]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2] 阿伦◦布兰克.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M].罗福午,黎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萧 晶.现代住区景观设计构架浅析[J].住区,2002(2):10-13.

[4] 张荣珍,张志远.浅析居住区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4):64-66.

猜你喜欢
细部住区坡道
AMT坡道起步辅助控制策略
平朔东露天矿工作帮移动坡道优化研究
高层住宅屋面工程细部创优策划
风景园林工程细部处理及质量管理
浅析高层建筑立面风格与细部设计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
基于倾角传感器的坡道角度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