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

2010-04-17 15:16孙淑华秦殿菊林占峰郝长来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评量白血病家属

孙淑华,秦殿菊,林占峰,郝长来,王 蕊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北承德 067000)

白血病患者除经受身体上的痛苦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属作为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及其病情和转归。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白血病患者抗病能力,减轻应激反应。为此,对我院60名白血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并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现将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与抑郁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白血病病人家属60人,其中男38人,女22人;年龄25岁-68岁,平均46.5岁。与病人关系:配偶10人,子女13人,父母7人,其他30人。文化程度:大学本科12人,高中及中专18人,初中10人,小学20人。两组年龄、性别、学历及与病人关系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病人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健康教育,同时对病人的家属实施心理干预。首先责任护士对病人家属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水平,对社会支持的需要程度,对病人的关怀程度,医疗费用和心理的承受能力等。责任护士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针对家属的不同心理状态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①通过谈话对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表示理解,鼓励家属说出在护理病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感受,让家属发泄不良情绪,消除不良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②经常与病人家属保持联系,给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③家属每天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多食粗粮;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戒除不良嗜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积极心理应对,保持心情舒畅。

1.2.2 评价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1],由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分别在病人入院后确诊白血病第1d内和心理干预两周后对病人家属进行评定。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方法相同,均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评分和中国常模[2]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得分与常模比较(±s)

表1 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得分与常模比较(±s)

对象SASSDSP常模29.78±10.0733.46±8.55<0.01患者家属56.81± 3.9853.92±3.81<0.01

从表1看出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中国常模,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

2.2 对白血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心理干预前后SDS及SAS评分比较(±s)

表2 心理干预前后SDS及SAS评分比较(±s)

对象SASSDSP心理干预前56.81±3.9853.92±3.81<0.01心理干预后34.87±9.6329.23±6.21<0.01

从表2看出心理干预后白血病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家属作为重要的社会支持源,不仅要与患者共同承受疾病的不良影响,还要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照顾家庭,及坚持自己的工作,并承担诊疗费用带来的经济问题等诸多压力。本调查发现,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提示心理干预对白血病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治疗是有效的,症状改善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病人家属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鼓励并发泄心中的苦闷、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建健康人格,提高对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勇气[3],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家属与病人接触最多,病人的不适与不良心情均会对家属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最常出现抑郁、焦虑,躯体的症状和睡眠障碍。家属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反过来对患者产生直接影响[4]。因此,我们应重视白血病病人家属的身心护理,找出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轻家属焦虑、抑郁情绪。①适时向家属告知病人的病情及不良预后,给予宣泄情绪的机会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生理耗损,引导亲属正确对待病人的疾病。②对患者家属因过度焦虑、抑郁而产生的过激行为、言语表示理解并及时劝阻,详细讲解目前最有效的医疗和护理措施[2]。建议有条件的家属请专职陪护人员照顾病人,使家属能兼顾工作和家庭,但提醒家属多看望和陪伴病人,给病人心理支持。对长期陪护病人的家属予更多支持,给予心理安慰,让其注意饮食和休息,减轻家属的压力从而减轻焦虑心理,为病人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促进疾病康复。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1]江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2001.194.

[2]于玲,李惠兰,林乐辉.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院,2007,6(7):151-152.

[3]蒋妙华.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全科护理[J].全科护理,2008,11(6):3019-3020.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版社,2003.35-42.

猜你喜欢
评量白血病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