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头皮针经桡动脉采集新生儿血气分析标本的体会

2010-04-17 14:43马桂云刘宏伟孟兰思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经股桡动脉头皮

马桂云,刘宏伟,孟兰思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科,河北承德 067000)

血气分析是心肺疾病、严重酸中毒、休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病情危重新生儿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及时获取相关指标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及抢救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采集动脉血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操作,尤其是新生儿。传统方法多使用肝素润滑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我科使用肝素润滑的一次性头皮针经桡动脉采血,成功率高,血肿发生率低,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新生儿室住院需查血气分析的新生儿52例,男32例、女20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采血两次:肝素润滑的一次性注射器经股动脉采血及一次性头皮针经桡动脉采血,对比两种方法血气分析结果、采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血肿、瘀斑的发生情况。两次操作均由四十岁以下、从事儿科护理工作五年以上儿科主管护师操作。

1.2 操作方法

1.2.1 个人及用物准备:据化验要求带化验单,准备采血管、采血针、棉签、安尔碘、输液盘,彻底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手指。

1.2.2 经桡动脉采血穿刺操作方法:①触摸法:触摸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右手持头皮针以30-45°角于第一二腕横纹间进针,手法与静脉穿刺相同,可以示指触摸固定桡动脉,易于辨别血管深浅,同时可避免刺伤术者手指[1]。②十字交叉定位法:患儿取仰卧位,掌心向上,自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作一水平线,通过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线,即成“十”字,于十字点向远侧(拇指根部方向)于第一、二腕横纹中点处进针,左手使患儿腕关节伸约40°,右手持头皮针以20-30°角穿刺[2]。穿刺成功后,取需要量后拔出头皮针,以无菌棉签按压穿刺部位3-5min,放松无出血、无血肿即可。

1.2.3 经股动脉采血操作方法:患儿仰卧,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于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 中点处触及股动脉搏动。中指指尖位于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其余两指稍用力固定皮肤后抬起中指,右手持笔状持肝素润滑的注射器,自食指、中指之间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垂直进针,见回血后即停止刺入,待采集足够量的动脉血后快速拔出穿刺针,同时左手中指准确按压穿刺点,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5-10min,穿刺后检查局部无活动性出血才可离去,并注意保护针孔不被大小便污染。

1.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比较 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

表1 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比较(n=52,±s)

表1 两种采血方法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比较(n=52,±s)

采血方法PHPCO2(Kpa)PO2(Kpa)BE(mmol/L)SaO2(%)股动脉7.45±0.985.26±0.6111.9±3.35-9.9±0.3395.8±8.76桡动脉7.43±1.045.23±0.7511.6±2.94-9.8±0.4095.1±9.11 P>0.05>0.05>0.05>0.05>0.05

2.2 采血时间、穿刺成功率、血肿瘀斑情况比较 见表2。经桡动脉采血时间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采血(P<0.01);经桡动脉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经股动脉采血(P<0.05),且血肿、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采血(P<0.05)。

表2 两种采血方法采血时间、穿刺成功率及血肿瘀斑情况比较(n=52)

3 讨论

动脉血气分析是指导危重患儿,尤其是心肺疾病、严重酸中毒、休克等疾病用药治疗的重要手段,常需反复采血,但新生儿血管纤细且躁动不安,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快捷、数据准确、副作用小的动脉血采集方法。

以肝素化注射器经股动脉采血为临床常用方法,这种方法需用手触摸股动脉搏动,患儿肥胖、躁动、心率快等因素均影响动脉的触及,护士只能凭借解剖位置决定进针位置,容易导致一次穿刺成功率低,局部血肿发生率增高,且股动脉附近有股静脉、股神经伴行[3]。如在穿刺过程中患儿扭动,容易使穿刺错位,易造成失败,或误采股静脉血及损伤股神经。穿刺后,如按压时间和力度不够,也易形成血肿[4];若出血过多会发生危险,按压不当则会影响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

以头皮针采集桡动脉血,操作灵活方便,穿刺部位单人即可固定,暴露少利于保暖,可防止大量散热,且方便按压,按压3-5min,一般无血肿形成[5]。桡动脉位置表浅、皮下脂肪少,于前臂前面腕关节近侧1-2cm处,可触及其搏动。因桡动脉位置较固定,采血成功率高。另外,使用头皮针进行操作,符合护士操作习惯,一手固定患儿一侧手臂,另一手持头皮针即可操作。本组结果表明,用头皮针经桡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与经股动脉采血比较无明显差别,且经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时间和血肿、瘀斑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采血。

因此,我们认为新生儿采集血气标本,可使用头皮针经桡动脉采血,该方法具有采血成功率高,易于保暖,便于操作等优点,优于经股静脉采血,可以解决新生儿采血困难的问题,对治疗工作有利,可供大家借鉴、参考、选用。

[1]藏小芳.2种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A):47.

[2]方宝花.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42.

[3]袁慧云,黄青青.动脉血气的误差原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1):52-53.

[4]饶恕.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64.

[5]韩春芳,魏清洁,刘欣,等.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探讨[J].医药世界,2007,(2):88-89.

猜你喜欢
经股桡动脉头皮
多排CT对经股动脉与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分析
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效果分析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让头皮爱上做SPA
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血尿(附13例报告)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