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0例临床观察

2010-04-25 09:3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阳陵泉委中杜仲

(公主岭市范家屯中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变与外力损伤或风、寒、湿的长期侵袭等因素,使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的缺损处向外膨出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1]。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33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0例,男245例,女85例。根据《中医内科学》[2]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70例,肾气虚损型120例,风寒闭阻型90例,湿热内蕴型50例。以青壮年居多,年龄25~38岁,多为体力劳动者。

2 治疗方法

2.1 气滞血瘀型 药用:乌梢蛇12 g,蜈蚣10 g,全蝎5 g,土鳖虫10 g,没药12 g,细辛6 g,柴胡15 g,香附30 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50 mL。10 d 1个疗程。针灸取穴:太冲、肾俞、环跳、足三里、三阴交、秩边、绝谷等穴,以泻为主。

2.2 肾气虚损型 药用:黄芪30 g,当归、菟丝子、杜仲、续断、骨碎补、白芍各60 g,威灵仙、狗脊各45 g,核桃仁100 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50 mL。10 d为1个疗程。针灸取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申脉等穴,以补为主。

2.3 风寒闭阻型 药用:牛膝15 g,当归、白芍、续断、狗脊各30 g,杜仲20 g,羌活、独活、细辛、汉防己、白僵蚕、广地龙各15 g,川芎15 g,生黄芪60 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50 mL。10 d为1疗程。针灸取穴: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环跳、足三里、腰椎棘突旁压痛点、昆仑、委中等穴,以平补平泻为主。

2.4 湿热内蕴型 药用:秦艽、知母、藿香、杜仲、防己、牡丹皮各15 g,伸筋草、桑寄生各25 g,鳖甲35 g,黄柏12 g,桂枝、桑枝、忍冬藤各18 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50 mL。10 d为1个疗程。针灸取穴:三焦俞、脾俞、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环跳等穴,以泻为主。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本组各证型疗效结果比较 例

4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腿痛”范畴。发病多由外感风寒湿邪或闪挫扭伤,导致足太阳经或足少阳经循行即腰腿部经气运行不畅。《内经》曰:“不通则痛”,故出现疼痛。久痛必有瘀,故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达到通则不痛。

笔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要作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暖、防寒,注意不要扭伤、腰部及劳累等。要做到未病先防;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中药与针灸结合,治疗与调护相结合,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腰背柔韧性和调整局部肌肉的张力,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恢复腰背肌的功能,使萎缩的肌肉和麻木的神经恢复正常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1]田志刚.中医针灸推拿[J].中国医学杂志,2008,6(12):37.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7.

猜你喜欢
阳陵泉委中杜仲
恢刺“阳陵泉”穴对脑卒中大鼠肌痉挛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当归药对中5种成分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略阳杜仲
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