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

2010-04-28 11:07李四军
理论导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

李四军

(西安美术学院,西安710065)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

李四军

(西安美术学院,西安710065)

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中国的社会转型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环境的双重压力,这无疑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严峻挑战。运用历史发展的动态眼光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状进行省察,从而梳理出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路径,即尽快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对于中国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高校道德教育;必要性;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

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长,全球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尤其是道德教育发展方向一直备受关注。学界对于“高校道德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对“高校德育理论”的挖掘上,鲜有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论述的作品。也就是说,目前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静态的理论分析阶段,而没有将其纳入历史发展中进行动态的分析。事实上,“高校道德教育”是一个与环境发展紧密联系的课题,只有用一种动态的眼光进行审视,才能真正深入地省察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从而进一步理出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科学路径。

一、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时代要求: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环境压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中国社会已经逐渐进入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催生了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逐,这直接给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道德危机论”、“道德滑坡论”、“道德代价论”、“精神废墟论”、“道德教育贫困论”、“道德教育无能论”等论调及人们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多方质疑和责难,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出现了功能消解的尴尬与无奈,实效性明显降低,因此高校道德教育的创新迫在眉睫。如果将“社会转型”看作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国内环境压力的话,那么,“后工业社会”发展的要求就是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是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基本标志。”[1]298也就是说,中国在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情况下,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又面临着如何进行“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课题。后工业化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是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脱域化”。[1]391-407毫无疑问,它已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主张,例如“去中心化”、“提倡对话与交流”、“崇尚差异性”等。[2]这些主张同样适应于高校道德教育,为我们进行高校道德教育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2.矛盾凸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作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双重转型”压力是我们在学理上剖析高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时得出的结论。那么,关照现实,高校道德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何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省察显得格外重要。结合从事道德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笔者研究发现,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方面。

首先,道德教育的价值理念需要提升。市场经济的发展,确认了个人利益的合法地位,使得以等价交换、效益至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原则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直接动摇着以利他和自愿付出为基石的道德根基,由此引发了义与利、人道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和困惑。面对这种现状,高校教育者在教育中往往突出强调道德的功利性,以期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却忽视了道德终极道义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大学生“局限眼前,醉心功利、遗忘未来、失却崇高”。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基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行为规范的认同,对是非善恶失去了清晰而明确的辨别标准。

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下,自然界被无节制地开发索取,这一观念直接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这已警醒人类必须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还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范畴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然当前的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中,却仅强调学生个人品格方面的修养以及人际关系交往,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人的责任感的教育。因此进行生态伦理和科技伦理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同时,人类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使道德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人认为多样化的道德价值取向促使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混血的一代”,“这代人脑子里既装了儒家,又装了老庄,还有马列、毛泽东、罗斯福,他们的行为准则也变化不定,忽东方、忽西方,忽传统、忽现代”。[3]这种观点表现出对多元价值观的困惑,从实质上看,还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想框框来评价、定位多元价值观,其结果是不可能客观、正确评价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不可能正确引导之。事实上,在多元化发展的现实中,这种多元、“混血”的价值取向比传统的单一的价值选择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只不过需要对此加以适当的引导。

其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需要完善。杜威曾说:“学校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4]而我们对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关系的认识却存在严重误区:学生虽然每天都处在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之中,却被控制在固定的场所里熟识和吟诵着那些抽离了生活和自然的程式化的道德规范条文,体验不到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被“教育者”所支配,无法深切感受道德内涵的丰富和博大,导致学生出现了思想保守、精神疲倦、逆反心理严重等现象。道德教育与生活疏离的这种状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活对道德的疏离,即物质主义的高涨和个人自由的张扬对道德的排斥;二是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即德育过分强调外在功能,过分注重规范与限制,缺乏道德权利的赋予与个性道德的生长,滞后于时代的步伐和要求。

中国社会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身处体制内的高校道德教育依然留存着“政治挂帅”思想的印痕。在某些教育管理者看来,道德教育仍然要服务、服从于政治。他们认为追求“高大全”的政治理想教育优于一般的道德教育,以高标准的政治规范、政治要求(对共产党员的)替代道德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对当代大学生来讲,能取得更显著效果。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或许在短期内有“效果”,但从长远看,这种看似拔高道德教育的做法,不仅使政治道德教育失去本身应有的价值,最终也必然导致整个道德教育效果的全面丧失。

近年来与经济体制的转轨相呼应,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人才,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热衷于实用知识技能的掌握,崇拜科技万能、工具理性至上大有市场,由此导致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缺失。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养成和身心全面发展,而且一旦服务于社会,由于其缺乏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必然会加剧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对此,我国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困惑是如何重新认识把握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协调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该怎样在人才培养中融为一体。

第三,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需要改进。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总习惯于把大学生当作单纯的接受者,只看到学生的幼稚和不成熟,看不到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看不到他们是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过程,过于关注“接受”的过程而忽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当作个体应当遵守的外在规范和条条框框,而不是当作有益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由于忽视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就常常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本来应当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痛苦不堪。在全球化的开放背景下,网络和大众传媒无处不在,教育者的权威性就必然受到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质疑。这种质疑同时又意味着强制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怀疑和动摇。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是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它在满足工业化大生产需要的同时,又无法拒绝工业化大生产那种规格化、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思维模式的影响。当然,高校教育采取集体教育、“流水线”教育确实满足了工业化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满足了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殊不知在这一合理性或合道德性背后,隐藏着一种不道德性,即它以抹杀人的差异性、牺牲人的个性发展为代价。长期以来,高校道德教育在价值论上急功近利,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诸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做出个性选择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是:政府制定目标——学校安排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结论——通过考试进行评价。这种模式由于是以教育者或传播者为中心的,受教育者作为主体被置于边缘化地位,教育内容都是教育者这个单一主体确定,而且更多地止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知识和规范的教育,既忽视学生的践行,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了长期以来德育缺乏情感教育的内容和环节。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主流思想。个体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当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为了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更需要加强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情绪)水平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因为无论是理想、信念教育,还是民族优秀传统及民族责任感的教育,都离不开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在教育理念上“重视道德的功利性,忽视道德的崇高性”、“重视人际关系道德教育,忽视生态环境道德教育”、“重视两极化的道德价值,忽视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政治道德,忽视做人的基本道德的教育”、“重视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重视道德教育的理性,忽视道德教育的生活”;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教育者的主导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重视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重视知识和规范教育,忽视情感体验教育”。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现在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创新。

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路径:“三维一体”的探寻思维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造就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丰富知识和扎实专业本领的优秀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面对高校道德教育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只有积极寻求道德教育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才可能使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

1.创新提升道德教育理念。任何一项创新,首先始于理念的创新。教育的改革与进步也必然以理念的突破与创新为先导。没有科学的道德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道德教育。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认识教育现象,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的世纪,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因此,道德教育首先必须服从这种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树立素质德育观,改变传统的单一性政治功能,使道德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发挥主导作用。“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唤起人们对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所以要改变‘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兼顾社会与个人两个方面,不仅要考虑社会性,更要考虑学生主体性,真正以生为本,重视和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自身发展,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积极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相统一,促进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协调发展。”[5]其次,要树立终身德育观,把道德教育视作影响学生终身的教育活动来看待,要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内心认同,思想接受等的主体能动反映,把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6]再次,要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道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更多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肯定道德的功利性,大力倡扬道德的崇高性,坚持道德教育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以养育学生自由、独立、高尚人格和促进优良德性生长为旨归,着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作风,努力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坚持大学教育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建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

2.创新完善道德教育内容。随着社会进步,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尤其是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他们渴望接触新知识新事物,因此,高校道德教育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必须注重内容的创新与完善。首先,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体系,要遵循导向性、发展性、开放性原则。高校道德教育必须确立科学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要着力实现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统一,“学校德育的功能就在于用代表个体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一元化价值观念调节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凝聚力,以维护社会秩序,并推动社会发展。”[7]道德教育创新内容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否则会造成思想混乱。当然,道德教育内容也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及时有效地更新、增加内容。注重吸收国外优秀的道德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树立向全球开放,为全球服务的观念,尤其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外道德内容中的精华。只有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其次,道德教育内容选择要注重科学性与现实性。既要注重从伦理道德、民族精神、职业道德与情感等方面全面考虑教育内容,又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体现社会性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他们由衷需要、喜闻乐见和卓有成效的具体教育内容,尤其要注重现代道德精神教育,比如主体意识、公平意识、诚信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的教育。再次,道德教育内容要注意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高校德育创新要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8]当然,个性化道德教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已是大势所趋,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塑造是完全统一的。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必须激发出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并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于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创新丰富道德教育方法。相比较道德教育的理念、内容创新而言,道德教育的方法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再好的理念,没有科学合理的施教方法做依托,最终将难以贯彻落实。因此,高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创新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努力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人,用高雅的校园文化熏陶人,用高素质的队伍带动人。首先,弱化施教者主导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教——学”两极化的传统思维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让“灵魂工程师”成为“人生导师”,使“塑造”变为“引导”,改“训话”为“对话”,建立师生良性互动的多向交流模式,着重在启发、激励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和在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上下工夫,使他们逐渐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体。其次,倡导道德教育的无意识性和渗透性。西方现代德育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自我成长动机的激励和教育环境的塑造,提倡通过环境的营造和情感投入来达到德育目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环境,以境化人,以情感人,使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学生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行为的养成。再次,应该提倡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规范教育与体验教育、磨炼教育、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感悟生活的价值,以实现对道德原则的真正理解与接受。在教育计划上,可以把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在教育环节上,可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考查形式上,可以把考核学生道德认识与考查学生日常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轻松自在的生活启导教育、开展激动人心的情感体验教育、开展张扬个性的“专业”创意教育等来拓展教育空间。在教育方法上,努力实现从单一的、传统的方法向网络化、现代化、素质化、自主化、服务化的多样性方法转变,力求实现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道德教育模式。

[1]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3]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一代[N],中国青年报,1993-2-2.

[4][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郭维平.中西方道德教育观的比较与高校德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9,(4).

[6]陈思坤.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的切入点与着力点[J].教育探索.2006,(1).

[7]鲁杰,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67.

[8]马福运.试论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7(3).

G641

A

1002-7408(2010)04-0061-04

李四军(1965-),男,陕西延安人,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题解教育『三问』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