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升温的美印战略关系背后的中国因素

2010-04-28 11:07李家祥
理论导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美印印度战略

李家祥

(许昌学院社科部,河南许昌461000)

不断升温的美印战略关系背后的中国因素

李家祥

(许昌学院社科部,河南许昌461000)

美印关系不断升温的背后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中国因素。两国均不同程度地以中国崛起为背景,相互借用,美国积极“拉印制华”,印度则“借美抑中”。不过,"制约中国"并非是促使美印两国相互接近的全部原因。即使在对华问题上,美印也还存在着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只要中国积极应对,对美印展开灵活务实的外交,就能减少两国"牵制中国"的消极影响,为中国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美印关系;中美关系;中印关系;中国因素

一、美印战略关系的新发展

冷战期间,美印关系整体上处于一种比较冷淡的状态。冷战后,由于缺少了苏联这个制约因素,两国关系开始逐渐改善。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访问,这是美国总统时隔22年后首次访问印度,标志着两国关系有了实质性改善。此后,两国关系开始迅速升温。9·11事件后,美国不但取消了对印度的所有制裁,而且还在2002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印度称为“与我们有着共同战略利益的崛起中的世界大国”,美国将“尽一切可能与印度建立强有力的双边关系,努力使我们的关系有相应的变化”。[1]2004年,两国确立了“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在2005年对印度的访问中,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赖斯公开承诺,要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世界强国”。2006年,布什总统在访问印度期间不仅再次强调了将会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还与辛格总理签订了《民用核协议》,使印度未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上签字的情况下免受国际社会的核制裁。布什政府此举表明美国已将印度看作核俱乐部中一个值得信赖而又可靠的成员,美国不再阻止印度崛起为世界大国。[2]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前副国务卿伯恩斯则将核协议称为是“自1947年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到最高水平的标志,是两国关系的一大进步”。[3]

奥巴马政府延续了布什政府对印度的友好政策,不断深化和扩大与印度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力度。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印度进行了访问。期间,两国就美国向印度出售高技术签署了一揽子协议。2009年11月,印度总理对美国进行了访问,美国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6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些备忘录,两国将加强在反恐、防扩散、清洁能源、气候变化、食品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奥巴马高度评价了两国关系。奥巴马表示,印度是美国“不可或缺”的伙伴,美印两国加强合作有助于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美印关系是21世纪“决定性的关系”之一,美国政府把印度视为一个关键伙伴,乐于看到印度在塑造一个稳定、和平、繁荣的亚洲过程中发挥作用,他将扩展双边合作视为美国外交的首要任务,他的政府会全面贯彻两国2006年达成的民用核协议。[4]奥巴马对美印关系的界定表明,巩固和加深21世纪的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的共识,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变化,两国关系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二、美印关系升温背后的中国因素

推动美印关系持续升温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中国的共同关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华盛顿和新德里都不愿承认这一点。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令美印两国非常不安。两国认为不断崛起的中国会威胁它们的利益。为了防范和制约中国,两国开始相互接近,美国积极“拉印制华”,而印度则“借美抑中”。

从美国方面来看,在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大背景下,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被美国认为是对其现有地位最具挑战性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作为苏东剧变后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国也被美国看成是推行西方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障碍,因而需要对中国加以防范。这种寻找潜在敌人的冷战思维在小布什执政初期表现得非常明显,布什明确表示中美关系不是“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9·11事件后,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建设性伙伴关系也得到了发展,并且这种发展还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有所加强。在2009年11月访问中国期间,奥巴马甚至还公开表示,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然而,在这种态度转变的背后,是美国希望在诸如反恐、应对气候变化、解决金融危机、推动六方会谈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美国深知,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这些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但与此同时,美国并没有放弃防范和遏制中国的意图和做法,两国之间的互信程度仍然很低。2009年3月中美舰船在南海的对峙,美国国防部在2009年度的报告中对中国军力的过分渲染,以及中美两国在贸易、人权、涉台涉藏等问题上的矛盾和摩擦,都说明美国仍然把中国作为防范对象,希望借助这些问题对中国进行打压。一个奇怪但却不难解释的现象是,奥巴马对华进行友好访问的时候,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最激烈最严重的时候。同样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当新上台的日本民主党要调整日美关系,与中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时,美国直接向其发出了“后果不堪设想”的严重警告。

要遏制和围堵中国,就必须要设法动员该区域内的大国与中国保持抗衡至少是战略竞争关系。除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两个盟国外,美国认为印度可以成为拉拢的对象。一些美国战略分析家认为,“印度目前的图谋与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利益没有重要冲突,作为地缘战略棋手的印度至少不会在与中国同样的程度上成为产生地缘政治问题的根源。”[5]不仅如此,印度的潜在实力及战略地位都适合一个“战略棋手”所拥有的标准,这也符合美国一贯奉行的”应当利用两者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或至少在与一方的冲突加剧时设法改善与另一方的关系外交和国际政治基本原则,[6]而印度过去与中国的不愉快经历以及现在对中国的疑虑使新德里可以成为美国在亚洲对中国实行遏制战略的理想伙伴。[7]在2006年出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美国明确指出,印度是美国全球伙伴和可以共同发挥作用的民主国家,而中国则是要重点防范的大国。由此可见,美国对印度的战略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国因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美国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关系,并鼓吹中印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印度只有与美国合作才能减少来自中国的威胁。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1998年访问印度时就明确提出:“未来印度面临三种选择,一是保持独立,则被边缘化;二是与其它亚洲国家站在一起,则永远处于中国的阴影之下;三是与美国联合,不仅可以保持经济繁荣,还有助于建立战略盟网,最大程度地保证世界和平。”[8]美国前驻印度大使罗伯特·布莱克威尔(RobertBlackwill)在辛格2009年访美期间则表示,布什改善与印度关系的核心原则是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可以遏制不断崛起的中国。[9]

从印度方面来看,争取成为世界大国是印度独立后坚定不移的战略诉求。然而,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恩怨,印度的大国梦一直笼罩着一层浓重的“中国情结”。从地缘政治角度讲,作为亚洲比肩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存在着国家战略诉求与安全方面的不同考虑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对待中印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印度往往从政治现实主义角度来看问题,对中国心存戒意,并设法防范和牵制中国。从历史角度讲,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给印度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印度至今尚未走出当年那场战争惨败的阴影,对中国时刻保持着警惕。印度战略分析家经常提醒印度政府不要再犯1962的错误,过于相信中国,对其在边界地区的活动不予重视。[10]印度一位陆军军官就总结说,1962年战争给印度留下的一个教训是,在没有核武器和重要常规武器的情况下是不能与中国开战的。[11]总体来说,印度大部分战略家都认为,鉴于中国拥有的丰富资源、快速的经济进步和迅速上升的军事实力,印度决不能掉以轻心。印度军方在2006年的《国防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军事的现代化、军费连续十年两位数的增长,以及在两国边境地区不断修建基础设施,应该引起印度的高度重视。印度同时还应重视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密切的军事交流、导弹以及核合作。”[12]此外,还有一些印度战略家对中国发展与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关系非常不安,认为这是中国实施的“珍珠链战略”,旨在包围印度。[13]所以说,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印度不仅经常以中国为参照物,认为自己应该受到与中国一样的尊敬,而且还认为日益崛起的中国会阻碍其成为大国。

对中国的担忧和猜疑使印度非常希望制约中国,但由于自身实力无法达到这一点,印度于是希望能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就成为了印度可以借助的对象。在印度看来,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保持密切关系不仅能促进自己的崛起,使国际社会接纳承认自己,而且还能借助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关于这一点,印度的学者并不讳言。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著名分析家布拉马·切拉尼就曾撰文说:“印度是从一个包含着他的最大邻国-中国的更大框架内来看待印美战略关系的,……印度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盟友,因为中国日益强大和充满自信对印度长远利益越来越不利。”[14]由此可见,在防范和制约中国这一问题上,印度与美国是有共同语言的,这成为促进两国不断提升战略合作关系的有利因素。在事关中国的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可以说是相互借重。例如,在1998年核试验后,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在给克林顿的信中强调印度进行核试验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受到了中国的威胁。瓦杰帕伊这样做一方面是为印度公然试验核武器寻找理由,另一方面则向美国表明心迹,希望能联美制华,防止中国反应强烈。虽然美国此后对印度实施了制裁,但9·11事件后,美国很快就取消了这些制裁。不仅如此,美国还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2005年6月,美国与印度签署了为期10年的《防务关系新框架协议》,将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印之间达成的《民用核协议》同样存在着牵制中国的因素。防止核扩散一直是美国政府对外关系的重点,然而,美国却在印度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与其签订了《民用核协议》,间接地承认了印度的核国家地位,使印度在不用承担国际义务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核能,从而给核不扩散体制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这样做的一个主要打算是拉拢印度,密切两国关系,制衡中国。对于美国的这种做法,印度感到非常满意。印度总理辛格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感谢布什总统的努力。若不是他的领导,这一天(获取核能与核地位得到承认)不可能这么快到来。”[15]

总而言之,美印两国日益紧密的战略关系存在着明显的中国因素。美国将实力不断上升的印度看作是遏制中国的一个“理想伙伴”,希望能与印度发展密切的战略关系,而印度则将美国看作是可以平衡中国的可靠力量,是通向大国地位的重要保证,也希望能与美国发展比较密切的战略关系。由于两国在对华问题上利益的一致性,合作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便成为美印两国之间的战略共识。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虽然美印互动中存在着中国因素,但这并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内容,两国亲密互动还有着其他原因。即使在对华问题上,除了想牵制中国外,两国还存在着希望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一面。也正因为此,现实中的中美关系和中印关系并没有因为美印有牵制中国的意图而变得恶化。事实上,美印两国并非对所有问题的看法都一致,它们在许多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和矛盾。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和美国竭力“主导世界”的霸权战略决定了美国与其它国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美印关系也概莫能外。首先,美印关系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与一般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决定了美印关系具有不平等性,美国在两国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美印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印度战略地位的认可以及美国是否满意印度对美国利益追求的屈从。换言之,印度只不过是美国战略棋盘上的一个棋子,双方并非是平等的“战略伙伴”。美国发展与印度关系的主要目的是想把印度纳入到自己的全球战略轨道,并使印度成为保持亚洲军事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次,冷战后美国调整南亚政策并重视印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确保美国在南亚的根本利益,确保美国对南亚事务具有发言权和拥有自由出入印度洋的通行权,从这一点来说,美国是不会让印度完全主宰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从印度方面来说,印度一直十分珍视来之不易的国家独立和主权,是一个民族主义和大国意识都十分强烈的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印度是不愿意充当美国的战略棋子,处于依附地位的,更不会为取悦美国而丧失自己的外交独立性,“印度的DNA不允许它变成像日本或英国那样的处于美国从属地位的战略盟友。”[16]因此,印度对美国在世界上采取的单边主义霸权政策是不满的,也反对美国在同印度开展合作时附加种种限制条件,对美国的巴基斯坦政策更是颇有微词,认为美国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巴基斯坦与自己对抗,美国没有向巴基斯坦施加压力,约束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的行为”。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美印各自的战略有着相互重叠、利益一致的地方,但又不尽相同,而是各有各的打算,这就使得印度与美国结盟反华的可能性非常小。从现实角度来说,印度如果同美国结盟,将会造成与中国的对抗,这会产生对印度不利的某些变化,中国与巴基斯坦和其他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并不针对印度,而一旦印度率先做出有损中国利益的举动,中国将会作出反击,这不仅会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而且还会破坏印度的周边和平环境,使印度疲于应对。此外,印度如果同美国结盟还会对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印度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孤立。总体来看,印度与美国结盟的收益要远远小于不与之结盟但与之维持密切关系的收益。对美国来说,印度也并非是其亚洲唯一一个可以依赖的遏制中国的力量,像日本、印尼、泰国以及其他新兴的亚洲大国均可以成为美国拉拢遏制中国的对象。美国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主要还是从美国整体利益出发,把印度看成是最有可能挑战美国霸权的中国的对手而加以支持,从而维持一种有效而低成本的霸权护持战略。因此,美印关系充其量只能是一种随势而动的“同盟”,根本不会发展成为对付中国的真正同盟。不仅如此,在某些情况下,印度还有可能借助中国的力量来平衡美国。按照霸权护持理论,在一个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系统中,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系统大国,只要与霸权国之间的权力距离在缩小,并超过了霸权国自己界定的临界点,就形成了对霸权国的威胁。[17]为了消除这种威胁,霸权国会对该国进行防范和遏制。虽然印度现在的实力还未到这种程度,但随着实力的不断增长,美国同样会对印度保持戒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中国的崛起使中国成为美国主要的遏制对象才给印度提供了不会遭致美国太多战略压力的发展机会。正如国内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印度具有今天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及成就,而中国反过来处于印度目前的发展阶段,美国一定会像今天联盟印度一样再次联盟中国并毫不犹豫地将其战略重点指向印度。[18]

说到底,美国“拉印制华”和印度“借美抑中”是美印两国对中国快速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本能的而又过于敏感的反应,是它们固守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模式悲观地看待当今国际政治问题的一种表现。而如何应对美印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则考验着中国的外交。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对美印合作采取何种态度将决定着中美印三边关系能否良性互动。如果中国采取冷战时期大国常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政策,就有可能使中美和中印关系走向恶化,而如果中国汲取冷战时期的经验教训,始终不渝地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为指导,采取沉着谨慎的态度和灵活务实的政策,同美国和印度都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就会减少美印制约中国的消极影响,促进中美印三边关系的良性互动。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不能回避这个现实,在处理对美关系时要把握好分寸,既要防范又要合作。对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以及伤害中国利益的做法,中国要保持高度警惕,并适时反击,捍卫自己的正当利益。而在其他领域,中国可以与美国进行合作。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总体而言,中国现在更需要与美国合作,因为中国目前还处于加速阶段,实力仍不是很强,如果与美国发生对抗将会直接损害中国国家利益,打乱中国现代化进程,更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事实上,中国无意也无能力挑战美国现有的优势地位,中国并不希望成为美国的敌人。中国愿意继续保持布什执政后期中美两国业已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希望与奥巴马新政府一道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稳步发展。至于对印度的政策,中国则要以“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为指导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妥善处理与印度的矛盾和分歧,通过坦诚对话逐步解决边界问题,在此之前,与印度一道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同时,不断深化和扩大与印度在诸如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推动国际关系多极化和民主化等重大问题上的合作,照顾印度的核心利益,减少印度对中国的担忧,使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实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一言以蔽之,对于美印牵制中国的意图和做法,中国需要从维护国际和周边环境的大局出发,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全新理念出发,避免情绪化冲动,以大国外交应有的包容心态,理智、谨慎地处理与美国和印度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客观理性地看待美印关系的发展。只要中国沉着应对,开展灵活务实的外交,就能减少美印关系中的中国因素的消极影响,为中国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对美印两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美印关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美关系和中印关系也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Cherian Samuel, “Indo-USDe fence Coopera tionand the Emerging Strategic Relationship”,Strategi cAnalysis,Vol.

31, No.2, March 2007:218.

[2]Amitabh Mattoo, Happymon, India and Pak istan: Pathways Ahead, New Delhi, Kalpana Shukla KW Publishers Ptv Ltd, 2007:22.

[3]Jason A·Kirk, "Indian -Americans and the US-India Nuclear Agreement: Consolidation of an Ethnic Lobby?", Working Paper, April 2007:40.

[4]Chidanand Rajghatta, "US -India Ties Will Be Defining Partnership of the 21st Centu ry: Obama", The Times of India, 24 November 2009.

[5][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61.

[6][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249.

[7]Mohammed Ayoob, "India Matters",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3, No.1, Winter 2000:37.

[8]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

[9]Indrani Bagchi, “India Gets Wary of Oba ma”, The Times of India, 21November, 2009.

[10]Lisa Curtis, U.S. -India Relations: The China Factor, Washington, DC, 2008:5.

[11]A. Z. Hilali, "India's Strategic Thinking and It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Asian Survey, Vol.41, No.5, Sep-Oct 2001:745.

[12]Gulshan Sachdeva, “India's Attitude to wards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Vol.4, No. 3, 2006:25.

[13] Charles Grant, "India's Role in the New World Order", Report of Centre for Euro pean Reform(London), September 2008:2.

[14]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USA), 23 March, 2003.

[15]孙建波.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议与印美关系的未来发展[J].南亚研究,2006,(1).

[16]任彦,文车.美拉印度防范中国[N].环球时报,2005-07-01.[17]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36.

[18]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3).

D82

A

1002-7408(2010)04-0104-04

2009年度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美印密切关系背后的中国因素研究”(SKL-2009-129)阶段性成果。

李家祥(1967-),男,河南固始人,许昌学院社科部教师,博士。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美印印度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美印合作伙伴
美印10周年—海外合作篇
战略
战略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希拉里称美印将进入“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