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击案和天安舰

2010-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22期
关键词:秦刚天安偶发事件

章 文

6月4日凌晨,中朝边界传来一阵枪声。3天后,这一消息首先被韩日媒体报道出来,再一天后,6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披露了事件大概:辽宁省丹东市居民因涉嫌越境从事边贸活动遭到朝鲜边防部队枪击,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引人关注的是秦刚的措辞:事发后,中方高度重视,立即向朝方进行严正交涉。

“高度重视”“严正交涉”,这种字眼一般不太会出现在“亲如兄弟”的中朝关系中,令人有些意外。不过类似情况并非第一次,去年5月朝鲜“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外交部声明),就将这两个国家的分歧第一次公开呈现在世人面前。

即使如此,敏感的西方媒体还是借题发挥。英国广播公司指出,“中国公开批评其邻国是极不寻常的”。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中朝边境纠纷时有发生,但枪击中国公民的事件鲜少发生。中国政府将此事公之于众意义更非比寻常。《华尔街日报》则称,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将此事件公开化,证明了中朝两国在天安舰事件后关系变得紧张。

在秦刚表态的同一天,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千英宇飞抵北京,欲就天安舰事件再次寻求中方支持。此前5月底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韩期间,韩国总统李明博就力求说服温家宝支持韩国,但温家宝始终没有表露态度,他的答复是,“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客观、公正作出判断,决定立场。中方一贯主张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反对和谴责任何破坏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

中韩联合专家研究委员会中方执行主席、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当时随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中方没办法明确表态,如果那样做了,局势就会大变。”他私下向一帮韩国高官解释,如果中国站在韩国一边谴责朝鲜,那就会把朝鲜逼到墙角,极有可能导致战争的爆发,而这并非韩国人所希望,“韩国并未寻求军事报复,而是把问题提交给了联合国安理会。”

“天安舰”事件是在6月4日被韩国正式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巧合的是,同一天,朝鲜边防军射杀丹东市居民。

在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朝鲜方面很快就拿出了调查结果:“此系一起偶发事件”。朝方对事件造成中方人员死亡表示悲痛,对死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将严惩肇事者,并将对事件做进一步调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是双方在找台阶下,中朝都不希望因此弄僵了关系。”中央党校国际问题专家张琏瑰教授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指出,中朝边境上的枪击事件不止一两次了,“这绝对不是偶发事件,只是以前发生的没有报道而已。”

而对于此偶发事件为何发生在敏感时刻,张琏瑰直呼“看不懂”。和韩国打交道多年的张蕴岭也坦言,中国几乎没有了解朝鲜的专家,“它那个体制是封闭的,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对听到的话也难以判断是否可以相信”。

相比之下,朝鲜似乎很了解中国。5月初,正值天安舰事件调查期间,金正日携他所执导的朝版《红楼梦》艺术团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获中共九常委悉数会见,一时之间国际瞩目。

“我倾向认为,中国方面没有想那么多。”张蕴岭说,“一般情况下,金正日提出要求,中方也不好回绝,否则就可能伤了他的面子。”但有学者指出,这一出行达到了目的,给世人以“中国支持朝鲜”的印象。

联合国安理会已就天安舰事件展开讨论,下一步的动向牵动诸方神经。张蕴岭认为,大概不会有制裁决议,而会出台一个主席声明,再次谴责一下朝鲜。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千英宇也曾说,任何新的安理会制裁都“没有实际价值”,因为这些措施已经得到实施。

即便是主席声明,中国的态度也受人关注。在张琏瑰看来,在反对、弃权和赞成3个选项中,因中方未接受韩方邀请参与调查也未接触证据,无从反对,弃权则会多方不讨好,唯有投赞成票比较理性。

但他同时讲,这样做大概会得罪朝鲜,“但中国完全可以像前些日子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朗那样,举手赞成,但事先做好沟通,事后发布一个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共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

据媒体最新报道称,从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网站传来消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中朝两国的电影工作者将首次合拍电影,歌颂伟大的中朝友谊”。★

猜你喜欢
秦刚天安偶发事件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为什么必须赔偿
盛世华诞70周年!
无法救赎
天安门前看升旗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与思考
绿色的天安迎接ESWC绝唱
如何巧妙化解美术教学中的偶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