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该不该“低调”

2010-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汪洋苏珊版面

长 平

假如领导的位置真是用选票换来的,他怎么可能低调?他要让人明白他的政治和民生主张,这是最基本的政治伦理。

前段时间去日本开会,负责接待的导游女士细致周到,这在我的意料之中。略微让我惊讶的是,她在谈了东京的风土人情之后,又很自然地谈到了正在召开的议会,谈到议员们正在争论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分歧,谈到了财政预算中的几个重要数据。

我的大惊小怪当然是基于中国的情形。眼下各地“两会”正在召开,不要说导游人士,就是媒体记者甚至与会代表,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那位日本女士那样,用平实的话语清晰地说出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纷争,各方代表的主要观点,各种主要的数据和它们的含义,本届会议与过去的区别,以及它对未来的影响?

这位女士会成为日本媒体的报道对象吗?当然不会。各种媒体的重要位置,一定是首相在讲什么,议员在争什么,大臣在干什么。道理很简单,无论导游女士多么有见解,她既没有拥有官员那样的权力,也不必承担他们的职责,更不会拿公币来给自己发工资、报销酒店及研讨费用。

因此,当我看到广东的媒体在盛赞省委书记汪洋的一个建议时,感觉有点怪异。汪洋书记的建议是,“我们的媒体如果有本事的话,每一次两会都能发现一两个苏珊大妈,把他们讲的最有价值的意见发到头版头条。”

“苏珊大妈”是指去年在英国电视选秀节目意外走红的苏格兰乡村大妈苏珊,她除了歌喉以外,不具备流行明星的任何条件。汪洋书记的意思是:媒体应该减少对领导代表、委员的报道分量,增强对基层委员言论及活动的报道,“把时间、版面最大限度地留给基层的代表、委员,把他们最有价值的代表建议放到头版头条!”

多少年来,媒体都为报道领导而苦恼。一份报纸,每天的头版都是领导活动的话,那么它在市场中一定是失败者。所以一些开明的领导,总是要求媒体少报道自己,并因此受到媒体的赞赏。就在汪洋书记要求媒体少报道领导的同时,媒体仍然不惜版面地报道他的精彩的建议。

表面上看,是媒体不听汪洋书记的话,实质则是,汪洋书记的建议里本身就存在悖论。“苏珊大妈”进入娱乐圈,只是一个意外,怎么可能每年都出一两个?媒体的娱乐版面上,日常报道的还是那些俊男美女。原因是,娱乐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这些人手里,“苏珊大妈”不过是一个调味品。

同样的道理,在政治新闻中,媒体真正应该关心的,当然是那些掌握更大权柄的人。领导代表和委员的话为什么重要?因为他们的位置不同,控制的资源不一样,拿纳税人的钱也多一些。跟基层代表相比,他们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受到更多的监督。假如他们说的话总是不如基层代表有价值,报道了他们的话,报纸反倒没人看了,那么不是媒体应该吝惜版面,而是他们应该让出位置,让更有想法的人、更有责任心的人去坐。因此,与其责怪媒体把版面用来报道领导,不如去检讨为什么领导的话大家不感兴趣。

我当然知道,现实的情况是,一些位高权重的领导不说话,民众已经阿弥陀佛了。这种时候的有限选择,就把话筒交给更多基层的代表,鼓励他们说话。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明白责权利相匹配的基本道理。那些没有占到媒体版面,或者占了版面却没人感兴趣的领导代表,应该明白自己尸位素餐了。

领导可以辩解说,媒体报道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甚至根本就不是评判标准。不说话也可以认真开会,审阅报告、小组讨论、举手、鼓掌、投票,每一件事情都一丝不苟,这有什么问题呢?做一个低调的领导,通常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用“低调”来形容领导,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假如领导的位置真是用选票换来的,他怎么可能低调?他要让人明白他的政治和民生主张,这是最基本的政治伦理。“低调”事实上成了无所作为的遮羞布。

那么有没有默默无闻地开会的人?有的。这并不是一句讽刺语,因为的确有一些“领导代表”更看重的不是“领导”,而是“代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分为事务官和政务官是多么重要。事务官当然也不应该过多地接受媒体采访,而政务官的工作当然要受到关注。

媒体报道并不是简单的鹦鹉学舌,而且还有监督的作用。领导拿了人民的钱,也拿了人民的权,大家通过媒体报道,也就知道了这些较贵的代表们的所思所想。

至于领导该不该成为代表,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代表没有经过严格的选举,并不代表更多人利益的官员当上了代表。假如总是报道他们的话,会形成一种信息不平衡局面。汪洋讲话的意义正在于此。然而,这只是权宜之际,真正要做的事情是,让代表成为真正的代表,让媒体成为更独立的媒体。

猜你喜欢
汪洋苏珊版面
假通知书换来真悲剧
汪洋作品
曾经有人说过……
假通知书换来真悲剧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Chinese
版面撷英
求果
最高贵的导盲犬
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谁来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