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生活细节——新西兰的低碳生活

2010-05-30 23:33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10年20期
关键词:世博会新西兰衣服

王悦阳

作为一个以环保和自然风光闻名世界的国家,新西兰旅游局在宣传新西兰的时候称其为“百分之百纯净的新西兰”,大概没有什么比这一定义能更贴切地形容新西兰了。以“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为主题的新西兰馆,将在世博期间从经济、科技创新、生活方式等多层面演绎大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向人们传达一个理念,即只有把自然美景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成就有品质的现代都市生活。新西兰馆将重现毛利人的创世记神话,讲述生命的力量(森林与人类)本是一体,展现新西兰的自然之美,表达新西兰人的多情好客、创意创新和利用科技的独运匠心。整座新西兰馆是一个巨大的影棚,从海边、城市、原野、群山,加上汇集新西兰独特珍稀植物的屋顶花园,用令人叹为观止的影像技术展现一个超越《指环王》的全景式的新西兰印象。

有趣的是,这些景象,在新西兰任何一处寻常百姓家都能看到。他们不仅亲近、热爱、享受着新西兰的美丽风光,也身体力行去实践环保低碳生活,善待并珍惜珍贵的自然。

众所周知,新西兰是一个极为注重环境保护,以及提倡低碳生活的国家。这一为未来造福的理念,早已深入新西兰家家户户,并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琐碎小事做起,崇尚清新、简约的生活,积极倡导低碳环保。例如:室内没有暖气,只有空调(壁挂式,起居室)和电热器,每次电热器在睡觉前开10-15分钟,入睡后随即关闭。洗澡时间基本不超过10分钟,尽量节约用水。洗碗则用洗碗机。做饭时,厨房中主要设备是烤箱和微波炉,燃气则用得很少……类似这样的点滴生活小事,构成了一个和谐、自然、鲜活的新西兰生态环境,更使得每家每户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真可谓“家家都在花丛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下雨天不收衣服也是新西兰低碳生活的一大特色。一般来说,如果雨淋后的衣服都要重洗一遍,費时费力不说,还会使用大量的水、电和洗涤用品;洗后的废水,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多次重洗耗费的电能,还会加重能源的消耗和空气对二氧化碳的承载。但是,新西兰人都极为自觉地将下雨不收衣服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延续至今。新西兰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平均降雨量在640至1500毫米之间,新西兰“一天有四季”,这里的天气就像是所谓的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却随时都有可能大雨如注。另外,新西兰四面环海,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达30%。这个国家以畜牧业为主,没有重工业,大气污染很少,绝不会出现我们常见的灰尘雨、昏天暗地的沙尘暴,更不会有令人恐惧的酸雨。因此,即便雨水淋湿了衣服也完全不用担心会弄脏,抑或产生异味,只要太阳光自然烘干即可;并且天然紫外线杀菌过的衣服,穿起来会更健康、更舒适。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西兰馆官方赞助商,海尔澳洲与世博会新西兰馆的此次合作正为了奏响自然绿色主题,将世界多元文化和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带入上海世博会。为此,新西兰馆总代表吉赋礼表示:“我们非常骄傲让海尔成为新西兰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相信我们会共同在上海世博会上留下亮丽一笔。我们也非常高兴看到新西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正在不断发展中。”新西兰展馆的设计总监迪安·凯托在谈到自己的设计理念时说,要表现出人类应该爱护自然环境,人的生活要与自然紧密相连,城市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实现平衡。“只有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才能获得创意灵感,保持生命活力,从而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链接

新西兰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与中国国家馆仅一步之遥。

观众进入展馆后,首先会看到一块巨大无比的玉石“Pounamu”,也就是绿玉。“Pounamu”在古老的新西兰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大厅里,观众首先会看到新西兰神话中的Tane,传说中是他倒立着把天地分开,就像中国的盘古。这座雕像非常巨大,以至于观众要从雕像底下穿过去。观众经过迎宾区后,就会走进一条长达112米的多媒体长廊,它曲折地向二楼延伸,就是新西兰馆最重要的展示区——“自然之城”体验区,在这里观众将开始一次奇幻的新西兰之旅。旅行首先是从海边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城市的郊区,再到市中心,随后从市区回到郊区,最终回到空旷原野。

猜你喜欢
世博会新西兰衣服
新西兰兔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游新西兰
新西兰的核物理学之父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小衣服
放生衣服
强取人衣服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