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免疫法检测人血中美洛西林针剂的IgM和IgG抗体

2010-06-01 12:22林观样潘晓锋林聪丽
中国药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微柱西林生理盐水

林观样,潘晓锋,郭 红,林聪丽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美洛西林针剂中含有半抗原性质的化学成分,这些组分进入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习惯上称为美洛西林抗体。长期以来,国内外对美洛西林IgE抗体关注较多,而对美洛西林IgM和IgG抗体缺乏足够重视。一方面,临床上有些药害事件与这些抗体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临床上又缺乏检测IgM和IgG抗体的实用技术,给评估用药人群中美洛西林的免疫状况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参考相关文献[1-2],尝试用微柱凝胶免疫法测定美洛西林钠的IgM和IgG抗体,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LISS/Coombs/IgG+C3d微柱凝胶卡(瑞士DiaMed公司,批号为50531.25.55);卡式定速离心机(瑞士达亚美公司);37℃恒温孵育器(瑞士达亚美公司)。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05101401);pH为9.6的巴比妥缓冲液(自制);O型血液(采自健康献血者,肝素抗凝,冷藏备用);待检血液(采自住院患者和健康献血者,肝素抗凝,冷藏备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制备

等份吸取20名O型血健康献血者新鲜血液,混匀后取10 mL压积红细胞,置试管中,加90 mL生理盐水,混匀,在2 000 r/min转速下离心2 min,弃去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即成不含药物的空白O型人红细胞,备用。将1 g美洛西林钠注射剂溶于pH为9.6的巴比妥缓冲液60 mL中,加入4 mL空白O型人红细胞,室温孵育1 h,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即成美洛西林化红细胞。用适量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备用。按上述操作方法,用生理盐水代替美洛西林钠注射剂制成2%空白红细胞悬液,作为阴性对照液,备用。将待检血液在2 000 r/min转速下离心2 min,取上清液即为待检血清。吸取待检血清适量,置56℃恒温水浴箱中,保温30 min灭活血清中的补体,作为补体灭活的血清对照组。

2.2 检测方法

分别取2%美洛西林化红细胞悬液40 μL置微柱凝胶柱上,加100 μL的待检血清置37℃恒温孵育器中,孵育20 min,置卡式定速离心机中以1 03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观察凝集现象。同时,分别用2%空白红细胞悬液及生理盐水代替美洛西林化红细胞悬液作对照,其余操作相同,记录结果,考察抗原制备情况。另外,分别用补体灭活的血清及生理盐水代替待检血清,依次用美洛西林化红细胞、空白红细胞和生理盐水测试,其余操作相同,记录凝集结果,考察补体对本检测方法的干扰情况。所有的凝集试验都做2次。

2.3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离心后,红细胞群完全沉积于凝胶柱底部者为阴性,停留于凝胶柱上部者为阳性,分布于凝胶柱中间者为弱阳性。微柱凝胶免疫结果见图1。

图1 微柱凝胶免疫结果图

2.4 重复性试验结果

76份待检血清经2次平行检测,判定为阳性7份,弱阳性2份,阴性67份。2次检测结果中阳性、阴性比例完全一致,表现为阳性、阴性的血液标本号完全相同。2份弱阳性系红细胞群在凝胶柱中的位置有点变化,经第3次重复试验,结果还是弱阳性,因此计为阳性。

2.5 干扰试验结果

待检血清、补体灭活血清和生理盐水对非美洛西林化红细胞都表现为阴性,提示两种血清对上述方法制备的多人混合的健康献血者O型人红细胞均无凝集反应。待检血清、补体灭活血清和生理盐水对美洛西林化红细胞的凝集结果一致,表现为阳性、阴性的血液标本号完全相同(见表1),说明待检血清中的补体及其他组分对阳性反应的结果没有干扰。结合阴性对照组的结果,可确定阳性血清具有美洛西林钠针剂抗原反应特性。

表1 76份血样检测结果中阳性结果的样品号

2.6 样品检测结果

样品1至50号为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51至76号为健康献血员的血液标本。在阳性血液中,有3例住院患者正在使用美洛西林钠针剂,1例正在使用头孢硫脒针剂,1例正在使用左氧氟沙星针剂,3例未使用过抗生素,还有1例为用药史不详的健康献血者。在阴性血液中,有7例住院患者正在使用美洛西林钠针剂,8例正在使用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 讨论

当美洛西林针剂中的半抗原物质被红细胞吸附后成为全抗原,这种抗原颗粒可被相应抗体桥连形成较大的团块,在微柱凝胶中非特异性IgG作用下变成更大的团块,以致不能通过凝胶柱中微小孔隙,从而停留于凝胶柱上端,表现为阳性结果。相反,被检血清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抗体,红细胞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凝胶柱,从而沉积于凝胶柱底部,表现为阴性结果。当药敏化的红细胞和相应抗体不是以最佳比例结合时,团块可分布在凝胶柱中间,呈现弱阳性。本试验中,有几根凝胶柱出现上部和下部都有红细胞群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所用空白红细胞来自多份血液,有些来源的红细胞不易被美洛西林钠针剂中半抗原物质致敏,因此不能与待检血液中的相关抗体有效结合,最终在离心力作用下沉于凝胶底部。相反,另一部分被较好致敏的红细胞则停留在凝胶柱上部。但也不排除是待检血液中相应抗体滴度差别所致。

美洛西林皮肤过敏试验主要是检测美洛西林IgE抗体,但美洛西林IgE抗体反应阴性时,美洛西林IgM和(或)IgG仍可能是阳性。本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接受美洛西林治疗的10例患者中(皮肤过敏试验均阴性),有3例呈IgM和(或)IgG抗体阳性。因此有必要在美洛西林皮肤过敏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人血清美洛西林IgM和(或)IgG抗体的筛查。微柱凝胶免疫法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临床检验工作。

[1]谢作听,钱林利,陶志华,等.血清青霉素IgM和IgG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6):527-528.

[2]浑守勇,刘明霞,王玉芝.微柱凝胶技术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1):37-38.

猜你喜欢
微柱西林生理盐水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Physiological Saline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生理盐水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自制生理盐水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