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中的补碱安全

2010-06-08 02:00雷运海
劳动保护 2010年4期
关键词:罐车碱液阀门

雷运海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性质的变化,生产流程中溶液的碱液浓度会有所降低。为了确保生产系统的稳定,需要及时补充碱液。

碱液是一种容易对人体产生强烈腐蚀的液体,在生产流程补碱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碱液泄漏、连接管处碱液飞溅、碱液槽冒槽等现象,为防止事故发生,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补碱作业的应急处理方案,制定可靠的预防措施。

补碱系统生产原理

一般情况下,作业人员通过碱液罐车进行补碱(生产系统补充碱液的流程如图1所示)。当罐车上的软管和碱液槽的引向管接通后,关闭碱液泵进口和放料阀门,使碱液槽和补碱罐车形成通路,打开补碱罐车的开关,向碱液槽内进行补碱。当碱液槽达到一定的槽存时,关闭碱液槽出口阀门,打开放料阀,将管道内的碱液放入地沟内的进污水槽,然后将排气阀打开,放空补碱管道内的碱液,关闭补碱罐车上的放料开关。当碱液槽内达到一定的液位时,由碱液泵送往叶滤机的生产系统中进行生产。

危险因素及部位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因补碱作业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其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发生部位有以下4点。

1.碱液槽冒槽

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碱液槽存失控,发生碱液槽冒槽事故。当碱液因冒槽而溢出流程之外时,对作业人员会构成直接威胁。碱液槽冒槽的原因,主要由于作业人员在进行碱液罐车阀门开关时,对生产系统没有进行有效分析,对冒槽事故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因此,加强在岗员工的操作技能,保证碱液槽槽存在可控范围之内,是控制碱液槽冒槽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保证作业人员在进行补碱罐车放料时的动作缓慢,对碱液槽存做好预知准备,防止因放料压力过大而产生意外。另外,在装置设置上,要确保碱液槽的冒槽报警装置灵活好用,可选择增加现场作业参数的可视化效果,把碱液槽的液位参数接入电脑数据库内进行查询,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及时调整。

2.碱液泄漏

生产流程的补碱是一个因液体位差而流动的过程。补碱罐车向生产流程中补碱时,作业人员要做好对各部位的检查工作,防止发生因碱液泄漏而造成的不安全隐患。作业人员要对各部位的连接点和密封点进行检查,特别是碱液罐车和生产流程的连接部分,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补碱罐车和生产流程的连接处管道最容易发生泄漏,作业人员要针对此处做好预防措施;碱液泵和放料阀处也会发生泄漏的现象,作业人员对碱液泵和放料阀门的连接处需要加强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补碱困难

在开车前,若作业人员未对生产流程进行检查,在补碱过程中未及时关闭碱液泵的放料阀门,导致碱液进入生产流程中,会造成补碱困难。因此,工作前要对生产流程做好详细的安全检查,对每一个工作的部位,操作人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容易遗忘的工作环节,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做到有备无患。

4.连接管事故

补碱作业结束时,作业人员应将排气阀打开,将连接管内的气体排出,防止因管道内的存在气体、液体溢出对人身造成伤害。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在补碱的生产任务结束时,作业人员将碱液和罐车连接处管道上的排气阀门及时打开,放出管道内的余气及压力,减少因碱液泄漏造成的人身和环境危害。在拆除罐车和生产流程管道时,作业人员还应对管道内的碱液进行检查,确认管道内没有工作压力时,方可将罐车的连接管道拆除。在放空管道内的余料时,还应随时观察管道内的压力变化,并对管道内的压力进行认真检查,做好应对措施。

安全管理规范

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和在岗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提高作业的抗风险程度,针对生产流程补碱的生产过程,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既要培养提高罐车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又要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操作人员在现场作业时,要对补碱的生产流程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流程的关键部位,做好防护措施的落实。罐车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培养主要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做好与生产岗位员工联系配合的工作。操作开关时动作不能过猛,做好碱液槽槽存的安全检查,同时要特别关注补碱过程中连接管内压力的变化;员工要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熟悉碱液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了解工作过程中的危险隐患并加以预防。

为了减少现场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企业还应在工作中对补碱作业单元的操作程序进行进一步规范。强化罐车操作人员和在岗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生产岗位联系罐车补碱人员进行补碱,对补碱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要求进入工作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佩戴好防护眼镜。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检查,确保罐车和碱液槽接口连接处的捆绑牢固。在作业配合方面,当岗位操作人员做好工作准备后,罐车的补碱人员方可进行补碱作业。在开关阀门时要随时检查碱液槽的液位及连接管内的压力情况,防止发生冒槽事故。补碱作业结束后,补碱人员要及时联系岗位人员检查,对补碱效果进行评估。完成补碱效果检查,岗位操作人员方可在工作票上签字确认。随时清理泄漏在地面的碱液,保持环境整洁。罐车作业人员在工作结束时,要关闭碱液槽的放料阀,检查车辆连接管内碱液的情况,连接管内的碱液放空后方可上车。

在生产流程补碱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碱液泄漏、连接管处碱液飞溅、碱液槽冒槽等现象,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企业还应提高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在作业现场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可配备浓度为5%左右的硼酸水及冲洗设备,以备发生事故时进行紧急处置。在个人防护品方面,要配备胶鞋和胶皮手套,处理冒槽事故时要穿好胶鞋。工器具方面要配备铁丝和手钳等,对补碱过程中发生碱液泄漏进行处理。当碱液溅到人身上时,及时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后,再用硼酸水进行清洗,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编辑 韩 颖

猜你喜欢
罐车碱液阀门
美嘉诺阀门(大连)有限公司
电加热型沥青自备罐车开发研究
液化气深度脱硫系统对液化气脱后硫含量的影响
装配式玻璃钢阀门井的研发及应用
氯乙烯合成废碱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盐水工序碱液输送系统泄漏原因及解决措施
欧洲最大罐车企业FFB:如果你现在下单2020年才能提车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提高碱液利用率研究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小小阀门维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