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010-06-15 01:28袁平红
物流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分析法指标体系权重

袁平红,杨 静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41;2.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 20006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袁平红1,杨 静2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41;2.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 200060)

从物流产业自身特征出发,提出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可测量性、动态性、系统性原则,并从物流产业政府管制、物流产业生存力、物流产业竞争力、物流产业发展力、物流产业控制力五个方面,借助于价格管制、融资管制、进入和退出管制等24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

物流产业安全;层次分析法;创新绩效

1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概述

物流产业安全问题是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发展所不容忽视的重要主题之一。物流产业安全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物流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李孟刚 (2007)、蒋志敏 (2008)等将物流产业安全定义为物流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物流产业生存安全和物流产业发展安全两个方面。袁平红 (2009)从物流产业的微观主体结构——企业的层面出发,将物流产业安全定义为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国有物流企业和民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企业,能持久有效地和国际物流企业进行竞争,能够持续稳定地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 (2)物流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李孟刚 (2007)认为影响物流产业安全的因素分有物流产业组织因素、物流产业结构因素、物流产业布局因素和物流产业政策因素。荆林波、吕萍 (2008)认为物流产业安全不能仅仅从投资规模的角度来考虑,而要从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乃至于国民产业权益等不同角度来衡量。袁平红(2009)则从物流市场需求、外商投资以及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这三个因素对我国物流产业安全所带来的影响。蔡进 (2008)、张晓莹 (2009)从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出发,研究了物流产业行业损害预警机制对维护物流产业安全的影响。 (3)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李孟刚 (2007)借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了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模型。蒋志敏 (2008)等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 “压力一状态一响应”的产业安全评价方法,构建了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从已有研究来看,在对物流产业安全概念界定以及和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特性,没有纳入充分体现物流企业生存状况的财务指标。因此,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在景玉琴 (2006)对产业安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袁平红 (2009)对开放条件下物流产业安全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及顾全根 (2008)对财务预警指标的研究,将影响物流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总结为物流产业政府管制、物流产业生存力、物流产业发展力、物流产业竞争力、物流产业控制力五大部分,在综合考虑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程度以及物流产业的创新绩效对物流产业安全的影响的同时,首次将财务预警指标引入到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构建了比较全面的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 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2.1 构建原则。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可测量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三个原则。所谓可测量性,是指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定性分析的同时,必须能够通过数据的表达,突出定量研究的特点。朱钟棣等 (2006)认为,产业安全作为时间的函数,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各指标的数值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物流产业发展的动态规律出发,构建科学、系统并且能反映产业动态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指标体系,即符合动态性原则。第三个原则是系统性。钱学森 (1988)认为,系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整体。物流产业是一个由物流技术、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物流市场等子系统或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从系统角度来设计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可以更好地界定物流产业安全边界,把握物流产业安全问题的整体性。

2.2 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L.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AHP能把物流产业安全这种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体排序。因此,AHP既能满足物流产业安全具有系统性的要求,又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进行有效结合,能大大提高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及指标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国物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求构建物流产业安全层次结构图,据此建立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当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时,就可以得出各个指标的相应权重。

3.1 构建物流产业安全层次结构图。具体说来,物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由总目标层 (A)、子目标层 (B)及具体指标层 (C)构成,见表1。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关于信息化渗透指数的测量,参见 “信息化渗透指数如何提升IT商业价值” (http://www.erpworld.net/article/2009-02-20/022053T52009.shtml),通过对物流产业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获得该指数。

3.2 建立判断矩阵。物流产业安全评价体系递阶层次结构建立以后,总目标层和目标层之间、目标层与具体指标之间的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请物流专家根据1-9的比例标度 (表2)对两两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然后建立判断矩阵获取对各个元素的相应权重。构建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3.3 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在AHP中,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有和法、根法、特征根法、最小二乘法和对数最小二乘法。本文将采用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根法的具体步骤为:

若CR<0.1,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满足要求,所得的排序向量有效;若CR>0.1,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须重新构建判断矩阵。根据以上步骤,结合Stata 10.0的输出结果,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计算结果见表5。

由于B5指标判断矩阵的CR=0.118>0.1,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请物流专家重新赋值,重构判断矩阵并求解 (见表6)。

3.5 物流产业安全指标的权重分配表。根据以上计算,我们便可以得到物流产业安全指标的权重分配情况 (见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物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中物流产业生存力权重最大 (0.352),其次为物流产业发展力 (0.295),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次之,其权重为0.191。物流产业政府规制权重最小,仅为0.08。由此可见,在开放条件下,尽管物流产业的政府规制和物流产业控制对于物流产业安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关系到一国物流产业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本土物流企业构筑的物流产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表1 物流产业安全评价体系表

表2 1-9标度的含义

表3 判断矩阵及指标权重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标准值表

4 结 论

本文从物流产业的特性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体系中各个元素的权重进行科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物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作为总目标,以物流产业政府管制、物流产业生存力、物流产业竞争力、物流产业发展力、物流产业控制力为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真正起到维护产业安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中国本土物流企业构筑的中国物流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在实际的评估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尽可能邀请到中国主要物流行业的物流专家对判断矩阵进行赋值,获取最为全面和权威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的信息。同时,由于物流产业发展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所得出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结果应该定时、定期向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物流科研工作者发布,通过他们的反馈与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表5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表6 B5判断矩阵重构和一致性检验

表7 物流产业安全指标的权重分配表

[1]李孟刚.中国物流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7(12):7.

[2]蒋志敏,王喜富,李孟刚.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8(10):97.

[3]袁平红.开放条件下我国物流产业安全形成机理[J].物流科技,2009(6):7.

[4]荆林波,吕萍.关注中国物流产业安全[J].中国储运,2008(2):79.

[5]蔡进.建立损害预警机制与维护物流产业安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5):26.

[6]张晓莹.中国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及产业安全问题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1):85.

[7]朱钟棣,孙瑞华.入世后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5):9.

[8]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5.

[9]景玉琴.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6(2):74.

[10]顾全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预警指标权重设置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23):176.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Security Based on AHP

YUAN Ping-hong1,YANG Jing2

(1.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Bengbu 233041,China;2.Shanghai Economy&Management School,Shanghai 200060,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security including measurable,dynamic and systematic priciples,constructsthe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with 24 specific indexes including the price control and financing control as well as the entry-and-exit control,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index system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other fours kinds of power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which are the survival power,the developing power,the competitive power,and the controlling power,and the paper offers the weight of the indexes respectively.

lgistics industry security;AHP;innovation performance

F719

A

1002-3100(2010)01-0001-05

2009-11-03

安徽财经大学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ACKYQ0822。

袁平红(1978-),女,湖南长沙人,安徽财经大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物流;杨 静(1981-),女,湖南长沙人,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财经教研室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分析法指标体系权重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