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形”——中国传统图案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010-06-23 05:09彭静
电影评介 2010年4期
关键词:秦琼门神手法

日本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先生认为:“当今人们处于一种‘饱食年代’,在如此庞大的物质和信息泛滥的环境中,深入思考、选择未来的能力却在大大下降,人类千年文化之根在当代人心中渐去渐远。物质的富庶并不能说明内心精神世界的丰裕。世界各族的优秀文化是靠世世代代一心一意日积月累,才闪烁出如此夺目的光彩,现代人及领受这种文化之光的洗礼和恩惠,却不去仔细辨析理解、心存感激,而是急功近利,忘记传统的价值——现代文明的根,是多么的可悲。”

同理作为现代文明产物的招贴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形”的方法保有传统的价值,这里的“形”即传统图案所呈现出来的外在形象与组织结构,它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现代招贴设计应该注意到传统图案的“形”的把握,也就是以传统图案全部或者部分元素作为招贴设计的核心元素,运用直接引用、化繁为简、分解重组等手法,将传统图案元素根据设计师的要求重新演绎,把早己为人们所熟悉的图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演绎,使之更具现代感。

(一)“形”的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的手法不是指照搬照抄,是指对于传统图案中一些构图优美且具有一定文化意蕴的图案我们可以直接加以引用。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通俗的说就是将中国传统图案,保持总体上“形”的完整(有可能根据设计的需要作局部的改变),置于现代的招贴设计作品中,这种超越时空的手法必须找到传统图案与所要表达的现代概念的相和点,不能随意的嫁接。这种方法较为简单,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现代招贴视觉上传统效果,而不分时空背景,不管表达意念是否相通,就将传统图案生搬硬套到现代招贴中来,使传统图案在现代招贴中流于形式,成为“美丽的外衣”。

设计师史亦群1997年创作的《中国第一届艺术节主题海报》(图1),是一幅反映香港回归的政治性主题招贴。作品对民间年画中 “麒麟送子”(图2)图案的直接引用。作品中的童子形象活泼可爱,手持紫金花,跨坐麒麟之上,送子娘娘在身后护送,体态炯娜,步履轻盈。整个画面概括简洁、涵义深远。《安》(图3)是林家阳设计的招贴作品,直接挪用的“门神”(图4)为设计元素,把“门神”的挪用后扩大,门神充满了整个画面的空间,有着强大的视觉张力。安居乐业是世界人民的美好希望,中国有“夜不闭户”的盛世时代,但更多的时候,人们是将家事平安的期待寄托给门神,门神成为家庭精神上的守护者,以此很好的突出了作品“安”的主题。

图1 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海报 史亦群

图2 麒麟送子 山西

图3 门神 武强

图4 安林 家阳

(二)“形”的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是对传统图案进行变化应用的最主要手法,也是目前传统图案在现代招贴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我们知道现代招贴设计是集创造性、系统性、功能性、艺术性、经济性于一身的设计艺术形式。“单纯化的构图,强烈的形式感”,是现代招贴艺术的重要特征。化繁为简就是针对这一特征提出的,它是将复杂繁琐的中国传统图案进行简化和概括,在抓住原图神韵与精华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掉繁缛的层次和琐碎的枝节,使主体形象更集中、凝练,从而形成简洁大方又不失原有图案大体特征和美感的一种手法。

如韩秉华先生2002年为台湾海报主题《发现亚洲》(图5)设计的“再生凤凰”的图案就是以中国最重要的龙凤文化为主要部分,整个瑞鸟图案是参照不少龙、凤的传统图案中的造型。如剪纸,陶瓷及刺绣中的“丹凤朝阳”(图6),“团凤牡丹”等典型的图例,重新在造型上做出的简化与抽象的几何处理。整个图案以飘动流畅的线条组成祥鸟的性格特征,图案在抽象和具象之间产生新果,带出现代的感觉。设计是抛弃了传统细致复杂的凤形形式,用几何图形创造出新的“凤”形。

招贴设计《秦琼在线》(图7)是中国美术学院第二届白金创意平面设计大赛获优秀奖的作品之一。作品当中的“秦琼”形象也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把这幅招贴当中的秦琼形象与传统民间秦琼门神形象进行对比:杨柳青民间秦琼门神(图8)年画是用线表现出来的身披铠甲、手持立锤的武将形象。细密的线条显示出一种复杂之感,招贴当中的秦琼形象,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是传统民间秦琼门神形象的简化概括。我们看到作者创作的新秦琼门神形象只是对服饰和配饰概括的运用了民间年画色彩,而秦琼的面部和手臂只有一个简化概括的形状。采取了电脑网络中通用的笑脸符号取代了人物形象的表情刻画。虽然采用了传统的图形,但作品符合画面简洁单纯、一目了然的现代特征。

图5 发现亚洲 韩秉华

图6 丹凤朝阳

图7 秦琼在线 吴晖

图8 门神 杨柳青

(三)“形”的分解重组

分解与重组是根据设计者的意图,将图案对象加以分割移位,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组合构图的一种手法。分解的目的是为了重构和提取元素,图案分解可分为规则分解和自由分解两种,规则分解是将图案对象按横向、纵向、扇形、斜向、网状等形式,有规则地加以分解;自由分解是将对象按设计构成需要,作各种自由任意分解。分解的主要目的是提炼出原图案艺术构图中的有用成分、元素、基因、符号等。重组图案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如组合变化或添加、重叠、重复等手法。重叠是将分解后的图案形象全部或局部重叠,使形与形之间产生透叠、视幻效果,相重叠部分产生共有形;重复是将分解的图案形象按一定的方向、位置,一定构成形式重复排列,构成富于节奏感和装饰性的连续纹样。

如广州市思源广告有限公司,为广州地铁站作的一组宣传海报(图9)就是将图案分解,并进行组合添加的手法应用。海报采用传统图案“喜到福到”的剪纸,将“喜到福到”的剪纸进行分解,抽出“喜”、“福”元素,添加火车的元素进行重新的组合,创意非常直观的,带有浓郁中国本土味的传统剪纸形式,让人们容易接受。再如潘鲁生教授《2004中韩海报设计年鉴》中《保护文化生态》设计的海报(图10),招贴中对门神进行自由分解,对分解的部分与圆形重叠,以平面设计在变异的构成方式重新组合,并且进行重复的排列。白色的惊叹号和门神那略带夸张的眼睛的巧妙组合,鲜明而突出地表达了保护文化生态的主题。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运用分解重组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寻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完美地传达了设计的信息和意图。

图9 广州地铁站海报思源广告有限公司

图10 保护文化生态 潘鲁生

(四)结语

中国传统图案体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结构,回顾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既有以一贯之的脉络和传承,又有丰富多样、绚烂多姿的创新,他们以其独立别致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视觉文化。这些图案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内容,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成为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最终会演变为一种“有中国味的形式”,图形中有观念,内容中有形式,这就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图案体系。我们这朵由几千年伟大文化传统培养出来的花朵是具有独特异香和异常美丽的,是任何花朵所不能取代的。

我们毕竟处于一个不同于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们不能把传统图案纯粹的拷贝或简单的挪用,而应该使用现代设计手法,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案,将之自然而又清新地融入现代招贴设计中,以现代设计语言反映传统文化,创作出既具有传统意味、同时又具有现代感的招贴作品,这是每一位设计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自觉。

[1][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朱愕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刘时燕:《招贴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秦琼门神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秦琼捕快形象研究
有趣的门神
门神都是什么样
11 Digestive Tract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秦琼:由战神到门神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