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0-06-30 06:21吴云贵
世界宗教文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伊斯兰教政权穆斯林

吴云贵

内容提要: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伊斯兰教

伊斯兰国家

外交政策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总数超过12亿人。通常将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称为伊斯兰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结构性原因,伊斯兰教至今仍对伊斯兰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涉及国家的内政,也见诸国家的外交。在对外政策方面,伊斯兰教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施加或造成影响。

一、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联系是伊斯兰教影响外交政策的重要渠道

历史上伊斯兰教兴起之际,曾将阿拉伯人由分散的部落联合为统一的民族和国家。这一历史进程赋予伊斯兰教某种永久性特征。在许多虔诚的信徒心目中,“伊斯兰”既是宗教,也是社团、社会、民族和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在漫长的中世纪,由阿拉伯人开创的政教合一传统,经过少许修正调整,一直延续到近代。传统伊斯兰教认为,践行“真主之道”(沙里亚)的国家政权属于合法政权,有权以真主代治者的名义治理国家、社会。

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现代世俗民族国家的迅速崛起,伊斯兰国家的政教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宣布实行政教分离,少数国家仍沿袭着政教合一的传统。政教关系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明确宣布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主要有土耳其和突尼斯。二是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以沙特阿拉伯王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为典型代表。沙特国家体制的突出特征是王权、宗教、统治家族密切结合,三种政治力量共同掌控国家政权。伊朗是以伊斯兰教名义建立的共和国,政治体制上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但在三权之上有一部伊斯兰宪法,一位掌控三权的最高精神领袖伊玛目。此外,有的国家如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虽在政治结构上宗教与国家政权无关,但国家是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创建的,因此其内外政策易受到国内宗教保守势力的制约、干预和冲击,而经常处于左右摇摆不定的状态。三是实行事实上政教分离的国家,即做而不宣,宪法中没有关于政教分离的原则规定,但禁止宗教干预政治、司法、文教等公共事务。埃及、叙利亚、印尼等大部分伊斯兰国家属于此类。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重要依据,依据经、训制定的教法教规是受理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由于王室、家族与宗教上层的根本利益密不可分,宗教部门在体制上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弘扬、宣传伊斯兰“正教”并借助宗教来实现国家利益,包括巩固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精神盟主地位,是沙特对外政策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例如,在当年阿富汗因苏联入侵而掀起的“抗苏战争”(1979-1989年)中,沙特之所以决定要全力支持美国主导的这场战争并在战争中全力支援阿伊斯兰圣战者下属的武装力量,其根本出发点正是为了在中亚地缘政治中实现自己的利益。这个战略利益,一是在什叶派占主流的伊朗不断向外扩张势力的情况下,在其周边地区构筑一道逊尼派伊斯兰教的“防护墙”;二是通过与同样受到境内什叶派极端势力困扰的巴基斯坦军政府联手合作,通过支持阿伊斯兰圣战者武装中某些派别,包括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阿塔利班势力,寻找地缘政治的代理人。长期以来,沙特和巴基斯坦是在外交上承认阿塔利班政权仅有的三国中的两个国家(另一国是阿联酋)。直到2001年“9·11”事件以后,由于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推翻了阿塔利班政权,沙特和巴基斯坦在极度被动的情况下才迅速调整其对外政策,以便在国际反恐的严峻形势下争取战略主动。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伊朗是伊斯兰世界世俗化程度较高的大国之一,政治上奉行亲美、亲西方政策。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由什叶派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主政的伊朗成为践行激进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伊朗政局变动在对外政策上的影响至今犹存,只是经过多年的调整。程度上已同霉梅尼时代有所不同。革命后的伊朗,一度将“输出”伊斯兰革命作为对外特别是对沙特等保守的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政策,从而急剧恶化了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海湾国家一直防范伊朗“输出”革命,并为此目的成立了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

巴基斯坦号称“清真之国”,但宗教与国家政权没有体制上的联系,伊斯兰教组织性质上属于非政府宗教组织,不得以政党名义参与选举并执政。但由于伊斯兰意识形态为巴基斯坦立国思想基础,巴右翼宗教势力经常以此名义向执政的世俗主义政党施压,企图使伊斯兰教成为国家内外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使巴成为“名副其实”的伊斯兰国家。齐亚·哈克将军主政的十余年间(1977-1988年),是巴建国以来宗教与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为了压制左翼世俗主义的人民党,政变后上台执政的齐亚·哈克军政府在反对党和右翼宗教势力支持下,大力推行国家制度伊斯兰化,主要内容包括重建作为总统顾问的伊斯兰意识形态委员会,负责就实行伊斯兰制度制定方案;实行法制改革,以国家元首名义颁布实施传统伊斯兰教刑法;在经济领域实行改革,以真主启示经文的名义禁止利息,将作为宗教制度的天课和欧什尔(什一税)改为国家税制的一部分。齐亚·哈克时期的官方伊斯兰化举措引起许多争议,但对后来巴内外政策仍有很大影响。在对外政策上,后来的贝·布托政府和谢里夫政府都曾深受伊斯兰化政策的影响,加强与沙特等海湾伊斯兰国家的联系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原则之一。

二、泛伊斯兰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是影响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两股重要思潮

伊斯兰教兴起后,以其信仰体系为基础,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系统的、排他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传统伊斯兰文化的基础,对世界穆斯林各民族的知与行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从早期民族宗教转变为世界宗教以后,伊斯兰教在宗教思想上高度重视信仰的统一性和超越性。统一性是指“认主独一”,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应当联合为一个政治实体、民族家园。超越性是指伊斯兰教高于民族和国家,不受语言、民族、地域的限制。中世纪很长一段时期,在泛伊斯兰宗教思想影响下,伊斯兰帝国流行的思想观念是以宗教信仰认同来区分人群和世界,将人群区分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将世界区分为“伊斯兰领土”和“非伊斯兰领土”。

中世纪的泛伊斯兰统一意识,虽未能使多民族、跨地域的封建帝国真正消除民族差异,成为各族群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国家,但作为主流宗教思想,泛伊斯兰主义所宣扬的“天下穆斯林皆兄弟”的团结意识和共同信仰基础上的宗教感情在世界各地穆斯林民众中仍有很强的影响力。19世纪下半叶,沙俄等欧洲列强凭借强大武力不断向外扩张,最后一个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列强的侵蚀下日见衰落。为挽救帝国危亡,奥斯曼君主曾发起泛伊斯兰运动,号召全世界的穆斯林团结起来,用

猜你喜欢
伊斯兰教政权穆斯林
印尼·雅加达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中国西北伊斯兰教门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研究
蔡英文“政权”下两岸关系的走向
伊斯兰教苏菲派人神和谐关系探究
伊斯兰教纯属躺着中枪(点评)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