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N和 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2010-07-12 10:35欣,唐旭,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腋窝着色免疫组化

王 欣,唐 旭,王 新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据2010年 1月《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地区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长了38.91%,乳腺癌已成为对妇女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发病率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其发生发展应是当务之急。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经过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生物学过程[1],因此研究乳腺癌相关的特异性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于了解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OPN、CD44V6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乳腺癌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09-03~2010-01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均为女性。根据2002年 AJCC制定的 TNM分期标准:I期 18例,Ⅱ 期 21例,Ⅲ~ IV期 25例。有淋巴结转移38例,无淋巴结转移 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

1.2 主要试剂

即用型鼠抗人 OPN单克隆抗体、即用型鼠抗人CD44V6单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乳腺癌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供常规 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参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每批染色均用已知乳腺癌阳性片做阳性对照,并用 PBS取代一抗做阴性对照。

1.3.2 结果判定标准:细胞染成棕色至棕黄色者为阳性,OPN阳性着色定位于胞质或胞膜,CD44v6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胞膜。取表达最强的部分,按着色程度分为:基本未着色,染色与背景相似者为0分;着色浅,略高于背景者为1分;中度着色,明显高于背景者为 2分;强染,着色深棕色者为 3分。阳性细胞数 <10%为0分,10%~ 25%为 l分,26%~ 50%为 2分 ,51%~ 75%为 3分,> 75%为 4分。两项相加后 0~ 1分为阴性(-),2~ 3分为阳性(+ ),4~ 5分为阳性(++ ),6~ 7分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阳性率之间用卡方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组织不同分期间 OPN和 CD44V6的表达

OPN的表达定位于胞浆,CD44V6的表达定位于胞膜和(或)胞浆。不同分期间表达结果见表1。

表1 乳腺癌组织不同分期间 OPN和 CD44V6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

2.2 乳腺癌组织中 OPN和 CD44V6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见表2。

表2 OPN和 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腋窝琳巴结转移的关系

2.3 OPN和 CD44V6在乳腺癌中表达的关系

OPN表达阳性的38例乳腺癌组织中 ,CD44V6表达阳性32例;OPN表达阴性的28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6例。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 OPN、CD44V6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P<0.05)。OPN、CD44V 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 (P<0.05)。

3 讨论

关于癌细胞侵袭过程,Liotta等通过生化研究和超微结构观察 ,提出肿瘤侵袭的三步假说[2]。第一步 ,肿瘤与基底膜发生黏附。基底膜是普遍存在于上皮下、内皮下、和间皮下等的一种连续的细胞外基质成分构成的超微结构,主要含层连蛋白(LN)和 IV型胶原。第二步,局部蛋白质水解导致基底膜降解、断裂,有利于瘤细胞穿出。第三步,瘤细胞在趋化因子作用下,瘤细胞随意运动和定向运动,侵犯周围组织间隙。OPN人的骨桥蛋白 (OPN)基因位于4q13上,编码产物为一种415000的酸性糖蛋白,富含精氨酸的序列能与羟磷灰石结晶结合参与骨盐沉积。OPN蛋白中含有 RGD(Arg-Gly-Asp)基序,这一基序在不同物种的 OPN中都普遍存在。它对于 OPN的黏附起着重要作用。OPN在人许多肿瘤中过量表达[3]。目前已经在整联蛋白是 OPN的受体,由 α和 β两种亚基组成 ,多种乳癌细胞株可表达 α 1- α 5(β 1)和 α v(β 3)整联蛋白。此外有报道 OPN可与 CD44相互作用,对 CD44依赖的化学趋化性敏感性增高。本实验研究显示 OPN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期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I期乳腺癌 OPN的阳性率 (38.9%)显著低于 II、III~ IV期乳腺癌分别为(66.7%和72.0%)(P<0.05);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 OPN的阳性率(65.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 (33.3%)(P<0.05)。从而提示 OPN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D44基因是编码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蛋白,它定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上,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特异性粘附过程。CD44基因有不含 V区外显子的转录子 CD44S和含 V区外显子的转录子 CD44V;后者因其 V区外显子变异拼接方式不同而产生许多不同排列的CD44拼接变异体转录子[4]。CD44V6是最早被发现与肿瘤转移有关的 CD44变异体,它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但有关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的相关性尚未明确[5]。而临床病理研究表明,非转移性乳腺癌中 CD44S呈低表达,而在转移性乳腺癌中 CD44V6呈过表达,认为 CD44V6可能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因素[6]。

本实验研究发现,OPN与 CD44V6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提示 CD44V 6水平升高可能上调 OPN水平,OPN水平升高也可能上调 CD44V 6水平,两者可能有着互相促进作用。与 Ito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合。Gao等[8]研究认为,CD44v6的过表达是由 OPN通过与整合素结合,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因此,通过 OPN和 CD44V6各自的作用以及相互间促进作用,最终促使肿瘤发展和远处转移。

综上所述,OPN与 CD44V 6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两者存在一定的协同性,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标志。

[1]孙慧.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12(31):916

[2]Liotta LA,Kohn EC.The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tumour-host interface[J].Nature,2001,411:375-379

[3]Weber GF.The metastssis gene osteopontin:a candidate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J].Biophys Acta,2001,(2):61-85

[4]Selig er B,Cabrera T,Garrido F,et al.CD44class Iantig en abnormalities and immune escape by maligant cells[J].Semin Cancer Biol,2002,12(1):3-13

[5]Anwar F and Wood BL.CD44H and CD44V6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subtypes of Hodgkin lymphoma[J].M od Pathol,2000,13(10):1121-1127

[6]李燕平,徐惠绵,张斌,等.CD44V6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4):5-6

[7]Ito T,Hashimoto Y,Tanaka E,et al.An inducible shorthairpinRN A vector against osteopontin reduces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n vitro andin vivo[J].Clin Cancer Res,2006,12(4):1308-1316

[8]Gao CJ,Guo HT,Downey L,el a1.Osteopontin- dependent CD44v 6 expression and cell adhension in HepG2 cells[J].Carcinogenesis,2003,124(12):1871-1878

猜你喜欢
腋窝着色免疫组化
蔬菜着色不良 这样预防最好
苹果膨大着色期 管理细致别大意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位画家为美术片着色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