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 15~49岁流动已婚妇女保健服务利用调查

2010-07-16 02:16许晓锐毕卫红王云波张建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前检查流动人口孕产妇

冯 浩,许晓锐,毕卫红,白 华,王云波,张建萍

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数为 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1.6%,其中跨省流动4 242万,省内流动 1亿多。目前,中国的这种大规模、高速增长的流动人口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流动妇女由于其自身最大的特点——流动性及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在婚姻保健、妇科常见疾病防治、围生期保健等方面更容易发生某些卫生问题[1-3]。北京市相关研究表明,北京市户籍人口孕产妇死亡逐渐减少,而流动孕产妇的死亡却日益突显出来,其死亡率是前者的 3~4倍[4]。昆明市流动妇女在流动人口的数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医疗保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卫生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解昆明市流动已婚妇女及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于 2008年 7月对此进行了抽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昆明市的4个主城区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中每个区随机抽取 4个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从每个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服务区域随机抽取 100名流动人口作为目标人群。共调查流动人口1 631名,涉及 15~49岁已婚妇女 1 185名。

1.2 调查内容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流动已婚妇女本人及目前和其一起居住的家庭成员,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家庭成员中 15~49岁已婚妇女保健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Data 3.0双机录入数据,使用 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此次调查共涉及 15~49岁已婚妇女 1 185名,其中 745人 (62.9%)为流动已婚妇女本人,428人(36.1%)为流动已婚妇女的配偶,12人 (1.0%)为流动已婚妇女的子女或其他亲属。

2.2 婚前检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185名流动已婚妇女中,689人 (58.1%)未接受婚前体检,495人 (41.8%)接受过婚前体检,1人 (0.1%)婚前检查情况不详。

以流动已婚妇女是否接受婚前检查作为因变量,以已婚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户口所在地、民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妇女接受婚前检查的因素。用 Backward:LR法筛选流动妇女接受婚前检查的影响因素。纳入水准为 0.05,剔除水准为 0.1,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为妇女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 (见表 1、2)。

表 1 流动已婚妇女婚前检查的影响因素与赋值Table 1 Variables and their values affecting premarital checkup among floating women

表 2 流动已婚妇女婚前检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emarital checkup among floating women

2.3 2007-07—2008-06妇科检查情况 1 185名流动已婚妇女中,2007-07—2008-06有 851人 (71.8%)未接受过妇科检查,仅有 333人 (28.1%)接受过妇科检查,1人(0.1%)妇科检查情况不详;最少检查次数 1次,最多检查 9次,多数为 1~3次 (见表 3)。

流动已婚妇女的妇科疾病检查者与未检查者的文化程度的总体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59,P=0.004,见表4)。

2.4 孕产妇保健情况

2.4.1 孕产妇一般情况 2007-07—2008-06,已婚妇女有125人妊娠,其妊娠结局:64人 (51.2%)顺利分娩,27人(21.6%)尚未分娩,17人 (13.6%)剖宫产,11人(8.8%)人工流产,4人 (3.2%)自然流产,2人 (1.6%)死 (胎)产。

表 3 流动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次数的分布Table 3 The number of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 among floating women in Kunming

表 4 不同文化程度流动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情况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gynecological exam among floating women in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2.4.2 孕期保健情况 本次调查的流动已婚妇女中,孕产妇接受产前检查的最早时间为妊娠 2周,最晚的在妊娠 24周时才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地点有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还有部分在私人诊所。除2人接受的是免费产前检查外,产前检查的平均费用为每次 81.5元,最低费用每次 3.0元,最高费用每次 999.0元。

125名孕妇的产前检查率为 72.0%,检查次数 1~5次者占 46.4%,最多检查次数为 9次 (见表 5)。

2.4.3 住院分娩情况及分娩费用 81名产妇中,2人(2.5%)在家里分娩,68人 (84.0%)在医院分娩,6人(7.4%)在乡镇卫生院分娩,5人 (6.2%)在私人诊所分娩。住院分娩率达 97.5%。

71名产妇平均分娩费用为 1 479.0元 (分娩费用呈对数正态分布,采用几何均数描述),最低分娩费用 300.0元,最高分娩费用 8 000.0元。

2.4.4 产后访视情况 本次调查的 81名产妇中,34人(42.0%)产后未进行访视。22名产妇接受了产后访视,产后访视率为 27.1%。产后访视的最多次数为 8次 (见表 6)。产后访视的地点多为医院,部分产妇在私人诊所进行产后访视。产妇产后访视的费用最低为每次 10.0元,最高为每次 80.0元。

表 5 流动孕妇产前检查次数分布Table 5 The numbers of prenatal check in floating pregnant women

表 6 产妇产后访视次数频数分布表Table 6 The numbers of postnatal interview in floating women

3 讨论

3.1 增强流动人口婚前检查的意识,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 婚前医学检查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有的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自我国取消强制性婚前检查后,围婚期男女自愿进行婚前检查,婚前检查率明显下降。本次所调查的流动已婚妇女婚前检查率仅为 41.8%。婚前检查能有效避免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本调查显示,流动已婚妇女或其配偶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其接受婚前检查的概率亦越高。相关研究显示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及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5],本次调查结果与其一致。妇女或其配偶的文化程度越低其具备的婚前保健知识越少,难以意识到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家庭收入低其能承担医疗保健费用有限。建议在取消强制性婚前检查后,加大对婚前检查的宣传力度,让流动人口意识到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同时降低检查费用让更多的人自愿接受婚前检查,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

3.2 定期对流动妇女开展疾病普查 定期进行妇科病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妇科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妇科检查往往取决于自身的保健意识,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保健意识缺乏,在未出现病症的时候不会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本次调查显示,流动妇女接受妇科病的检查率仅为 28.1%。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妇科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普查工作,将流动妇女纳入到普查对象之中。

3.3 完善流动孕产妇管理系统 80%以上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预防的,或是通过采取一些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死亡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为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这一简单的改进便可挽救许多生命[6]。降低流动孕产妇的死亡率,需做好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保健工作。应进一步完善流动孕产妇的管理系统,严格掌握流动孕产妇的情况。

3.3.1 重视产前检查 有研究显示,无产前检查的孕产妇死亡危险为产前检查 5次以上者的 1.32倍。产前检查不仅可以积极防止和及早发现妊娠期的各种危险和疾病,有利于及早预防和早处理,而且有助于孕产妇采用安全接生和住院分娩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危险[7]。而本次调查昆明市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 72.0%,高于北京市流动人口产前检查率(54.2%)[8]。其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对产前检查重要性宣传力度的加强,更多的流动孕产妇意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降低了产前检查费用,使得昆明市流动孕妇产前检查率有所提高。但是,仍有11.2%的产妇未接受任何产前检查,46.4%的流动孕妇产前检查次数在 5次以下。按上海市孕产妇保健管理要求,孕妇产前检查应达到 8次[9],则昆明市还未达到该目标。流动孕妇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少,经济因素的制约、妊娠期保健意识的淡泊制约了流动孕妇产前检查率的提高。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承担起其社区内孕妇的妊娠期保健,降低产前检查费用甚至对经济困难的流动孕妇减免产前检查费用,借助多种传媒手段宣传妊娠期保健知识。让流动孕妇接受优质的妊娠期保健,以保护孕妇和胎儿在妊娠期的安全、健康,在妊娠足月时顺利分娩身体健康、智力良好的胎儿。

3.3.2 提高住院分娩率 本次调查流动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为97.5%。住院分娩可使产妇及新生儿得到较高的产科服务,在产妇及新生儿出现意外时予以及时的救治,为其生命健康提供保障,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并提高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流动人口经济条件及生活居住条件较差,其住院分娩率未达 100%。应加大住院分娩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其社区内产妇的分娩[3-4],加强对产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完善产妇的住院分娩优惠政策,提高流动产妇的住院分娩率,降低流动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3.3.3 完善产后访视 本次调查产妇产后访视率仅为27.1%。并且是产妇自行到医院而不是保健人员上门访视。政府及卫生部门应重视产妇的产后访视,予以流动产妇保健的政策及经济支持,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保健人员应较好地掌握其社区内产妇的具体情况,按规定开展产妇的产后访视,指导产妇较好地恢复健康。

1 侯建星.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36-37.

2 刘晓云,詹绍康.流动人口保健 [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1):17-1.

3 沈汝桐,王燕,李禾,等.流动人口孕妇社区管理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58-3060.

4 沈汝桐,杨惠娟,李禾,等 .1995~2004年北京市孕产妇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分析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3):223.

5 刘英涛,陈刚,吕军.影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06,9(7):546.

6 赵更力,高雪莲.数字背后 -回顾孕产妇死亡和并发症使妊娠更安全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

7 王临虹,方利文.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193-194.

8 程光英,傅苏林,邵子瑜,等 .合肥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及新生儿出生状况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21-1922.

9 高铁,陈如梦,乔春莉,等 .流动人口特约分娩点孕产妇保健状况调查 [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5-97.

猜你喜欢
产前检查流动人口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