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0-07-16 02:16莫亚莉胡晨玲周彩萍韩耀静陶云海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消极杭州市工作者

莫亚莉,夏 泳,胡晨玲,周彩萍,韩耀静,陶云海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工作方兴未艾,社区工作者作为承担社区工作实务的主力军,正在向专业化、职业化逐步推进[1]。目前这个群体工作任务繁重、职业身份不明、职业认同度低、工作条件及待遇差[2],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有效地缓解和释放,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社区工作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对开展社区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重要中介机制,有效地调节着压力与人们身心健康的关系[3]。目前很少有关于社区工作者应对方式的报道。本研究对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为全国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年 8月对杭州市 300个社区的 2 985名社区工作者人群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4],共抽取了 240例社区工作者,其中问卷有效者 234例。男 67例,女 167例;年龄 20~60岁,平均 (38±9)岁;文化程度:本科 17例 (7.3%),大专 119例 (50.8%),高中83例 (35.5%),初中 15例 (6.4%);婚姻:未婚 30例(12.8%),已婚 199例 (85.0%),丧偶 2例 (0.9%),离婚3例 (1.3%)。调查对象中不包括患有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恶性肿瘤等)者,且均具有自行回答调查问题的能力 (能自行完成调查表的填写或回答调查者提出的问题)。

1.2 调查工具

1.2.1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innitus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5]:共有 20个项目,分积极应对 (positive coping,PC)和消极应对 (negative coping,NC)两个量表,用以评估个体在生活中对各种事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应对策略。

1.2.2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5]: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 (NA)、正性体验 (PE)、负性体验 (NE)、总幸福度五个因子,由 24个条目构成。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5]:共有 10个条目,评分包括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 4个维度。

1.2.4 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含 20个项目,分为 4级评分,适用于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1.2.5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有 20个条目,按 1~4四级评分,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

1.3 调查方法 在杭州市社区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事先取得调查对象的同意,调查时做统一解释说明后,请其自评填写,不允许讨论和互看。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总计发出问卷 240份,收回有效问卷 234份,回收率为 97.5%。调查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对方式的得分情况,并与相应的常模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审核后,用 EPi-Info软件双遍录入,并进行逻辑检查。采用 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 t检验和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对方式的得分情况 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的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对方式的得分情况 (x ±s,分)Table 1 Scores of the TCSQ test on community workers in Hangzhou

2.2 杭州市社区工作者与常模[6]的应对方式比较 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与健康人群常模和综合性医院各类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 2)。

表 2 社区工作者与常模的应对方式比较 (x ±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CSQ test on community workerswith norms

2.3 影响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对方式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分别以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总幸福度,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正性体验、抑郁症状、客观支持 (P<0.05,见表 3);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抑郁症状、负性体验、主观支持、正性情感、正性体验 (P<0.05,见表 4)。

表 3 影响积极应对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able 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ositive coping style with multip le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表 4 影响消极应对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able 4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negative coping style with multip le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3 讨论

3.1 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应对方式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应对得分远大于消极应对,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人群常模、综合性医院各类患者常模比较,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均显著增高(P<0.01),与梁执群等[7]的报道相一致。这表明社区工作者在面对应激事件时能较多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同时也提示社区工作者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状态。

3.2 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Ray等[8]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度可达 43.3%,为普通人群的 2倍。认知应激学说认为,应对方式处于心理应激与健康之间,作为重要的中介因素对保护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社区工作者正性体验高,而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负性体验高、正性情感及正性体验低。提示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应对方式的积极影响因素,也是消极应对方式的消极影响因素,两者相互影响,与佟月华[10]的研究结果一致。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自信、调整认知以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并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及待遇、明确职业身份等措施来提高主观幸福感,使其更愿意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舒缓压力。

本研究表明客观支持良好的社区工作者多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主观支持差者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提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不仅需要客观支持,而且也需要关注主观支持,两者的差异提示只有被感受到的支持,才更具积极意义[11],也证明了作为应激中介因素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12]。应注意在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心理辅导时,需强调在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充分利用自己可能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尽量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如主动求助),避免采用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

本研究还表明抑郁情绪较重的社区工作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抑郁情绪较轻者则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显示抑郁与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这与有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13]。注重提高社区工作者应对应激的能力,学会使用恰当的方式宣泄和排解不良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抑郁情绪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综上所述,加强社区工作管理需要关注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采取多种途径来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使用合理的应对方式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心理健康。

1 李学斌.社区工作者辨析 [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6):54-56.

2 刘俊清.从职业身份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6):30-33.

3 李红丽,马晓璐.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调查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544.

4 夏泳,陈斌华,苏雪倩,等 .社区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的随访研究 [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1):29-32.

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0-122,86-88,127-131,235-238,194-196.

6 程荑,夏泳,陈斌华,等.急诊手创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3):399-401.

7 梁执群,薛云珍,张克让,等 .医务人员应激状态下应对方式的研究 [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45-46.

8 Ray C,Lindop J,Gibson S.The concept of coping[J].Psychol Med,1982,12(2):385-395.

9 Wallace RA,Webb PM,Schluter PJ.Environmental,medical,behavioural and disabilit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J Intellect Disabil Res,2002,46(1):51-60.

10 佟月华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396-397.

11 董耘,何军,陈立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5-566.

12 Jaracz K,Gorna K,Konieczna J.Burnout,stress and styles of coping among hospital nurses[J].Rocz Akad Med Bialymst,2005,50(Suppl1):216-219.

13 翟德春,潘秀丹,李慧英,等 .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92-393.

猜你喜欢
消极杭州市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玻璃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