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文化建设根基

2010-07-19 06:12司小军鲍海霞高丽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油田石油基层

□ 文/司小军 鲍海霞 高丽

继承与发展是石油企业文化形成和创新的根基。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油田不断发展中升华企业精髓,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基层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石油战线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提升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世界经济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紧紧抓住基层文化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涵,是建成和发展高原千万吨级油气田的基础,更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基石。

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构筑共同的思想基础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石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下,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带领每一位员工朝着共同的理想目标奋斗和前进。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为国分忧、为民族争

光,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为国家能源建设多做贡献;要坚持爱国、创业、奉献的精神,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为油而战,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以人为本,励精图治,科学管理,倡导“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您放心”的工作态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石油员工队伍;要坚持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忠实履行贡献国家、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构建和谐的历史责任。一定要把坚持发扬和继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融入到油田生产建设各个方面,贯穿于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全过程,提高职工觉悟,培育职业道德精神,将制度规范上升为文化修养,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成为员工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构建和谐油田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基层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国石油长远发展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而绝不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权宜之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全员参与,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方法,紧紧抓住广大员工是基层建设主体的思想,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以员工群众是否欢迎、是否支持、是否满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加大教育、管理和培训力度,又要大力改善一线员工工作环境,切实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加大“五型”班组和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做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在创新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重点、带动一般,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强化措施、推动管理、增强实效,进一步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经营挖潜+创新管理+技能素质+文化建设的能力,把传统做法与现代管理创新成果有机结合,把基层文化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全面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在油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推动基层文化建设

坚持以员工利益为本。在基层建设工作中,要通过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挖潜增效,不断让员工从油田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增强员工对油田的归属感。目前,在油田的发展中,综合含水上升、自然递减加快、生产成本压力加大,创造效益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与员工迫切需要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形成反差。因此,满足员工的需求,必须依靠油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油田发展就是关注自己,支持油田发展就是支持自己,只有油田发展了,员工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从而坚定广大员工“建成和发展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宏伟目标的信心。目前,“我靠油田生存,油田靠我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

坚持以人力资本为本。中国石油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有无数的“瓶颈”和极限需要去攻克,因此,必须以人才作支撑、以素质作保证、以大量的不断增值的人力资本为依托。为此,必须大力倡导“让知识拥有财富,用学习改变人生”的文化理念,坚持把培养人、提升人作为给员工最好的关怀,应明确“懂业务善经营的管理者是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是人才,精通本工种基础知识、掌握过硬操作技能的岗位工人同样是人才”。使每一位员工认识到,在人力资本增值上,企业的主导性作用固然重要,员工个人的主动性精神更为关键。因此在创新基层文化建设中,要强调“不忽视任何一个岗位,不放弃任何一名员工”,努力把每一名员工都培养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着力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立体格局。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在于,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权利和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油田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员工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研究制定政策时,首先考虑人的因素。要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就是把员工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业余文化生活一致起来;把员工的文化科技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劳动创造水平同步起来;把员工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和行为健康和谐起来。在提高员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满足员工应有的政治权益和高品位的精神需求,不能片面强调物质生活而忽视员工的精神因素;在关注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要关注员工的思想稳定和行为健康,不能让员工受到不良习俗和落后文化的侵蚀,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在实现油田科学发展上水平中创新基层文化建设

确定目标激励人。员工发展与油田发展只有同频才会产生共振。在“以人力资本为本”理念引领下,瞄准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盘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大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安全型、节约型、和谐型团队为目标,以建设“技能型+管理型”队伍为支点,以建立“三项机制”为保障,形成全员覆盖、全面发动、全过程激励、全方位推进的员工发展新格局。针对员工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构筑多极学习培训体系;建立开放型、互动式的各类学习培训班;聘请培训师,精选培训课题,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素质;着眼“一岗精、二岗通、三岗懂”,对岗位操作员工进行工种技能轮训和重点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岗位操作骨干。大力选树不同层面的典型,激励引导员工把获取荣誉看成事业上的最大发展和成功,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提升油田企业价值有机结合,发奋追求,争创一流。

搭建平台成就人。一是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利可图”。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和分配机制,分别采取组织获奖人员旅游休养、提高奖金系数等激励办法,鼓励员工岗位成才。二是让有发明创造的人“有名可扬”。通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文化,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创新创效积极性,也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回报企业的忠诚度。三是让德才兼备的人“有位可就”。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上,不唯身份重业绩,不唯学历重学力,不唯年限重业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为员工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打开绿色通道。

制定措施开发人。实践使我们感到,员工内在动力被激活并持续增值,最终要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机制做保障。一是争当一名好工人,提高岗位贡献率;二是争做一名好能手,提高技能优秀率;三是争创一个好班组,提高安全保障率;四是争显一个好示点,提高挖潜完成率;五是争建一个好品牌,提高素质合格率。以创建“复合型品牌”为目标,着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技能型、安全型、节约型、文化型、和谐型”的员工队伍,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合格率。

坚持促进科学发展在油田和谐发展中全面推动创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注重员工与油田的和谐。一是保障员工的参与权。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探索基层民主管理经验,实施优秀代表提案奖励机制,广大员工通过恳谈会、公开栏、企业网等途径,参与油田经营决策、关注企业发展动态、监督管理热点问题,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及重大事项的透明度,促进了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落实。二是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员工对企业保持高度的忠诚,才能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员工以身边典型为榜样,增强主动性、强化责任心,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形成“油田兴我荣,油田衰我耻,油田富我强,油田贫我苦”的工作价值氛围。三是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员工的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特别是作为中国石油的员工,每名员工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石油在市场、股东和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为此,要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员工文明用语、衣着服饰、工作标准及相关流程做起,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严格制度执行,加强纪律约束,保证员工知情守法,促进油田生产经营的和谐有序进行。

注重个人与团队的和谐。近年来,中国石油十分注重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一是满足员工对环境的需求,为油田一线和野外站点配备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设施,修建和完善了图书室、活动室、配餐点,发放配备各类书籍及学习用品,为员工营造了清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二是满足员工对安全的需求,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树立“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安全”的理念,开展“以人为本,关注安康”活动,为生产一线完善岗位防中毒、防污染、防侵害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三是满足员工对情感的需求,广泛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和“职工小家”活动,透过人文关怀,强化小团队的家庭感觉,树立“油田以员工为本,员工以油田为家”的核心理念,通过塑家风、立家规、建家园,积极营造“家”文化氛围,让每名员工都感到家的温暖、家的亲切,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一是建立互信的党员干部与员工群众关系。注重继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把“信任”作为党员干部与员工群众理解与沟通的基础,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只有清清白白做人,才能让员工群众佩服;只有踏踏实实工作,才能让员工群众信服;只有公公道道办事,才能让员工群众折服。从小事做起,从关心员工冷暖等细微之处抓起,知民情、达民意,做员工群众的贴心人。二是建立互动的师徒关系。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选出品质好、作风过硬、技术水平高的科技骨干、技术能手与新入厂、新上岗青工结成对子,通过签订师徒合同,鼓励师傅传技术、带作风,激励青工学本领、强素质,师徒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促进,加深交流与沟通,促进技能水平的共同提高。三是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倡导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加强团结、增进友谊,坚持实施送温暖工程,完善困难员工生活保障机制,对员工群众的困难做到掌握准确、关心到位、帮助及时,体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四是建立互融的群体关系。以现有的文化阵地为依托,成立网络平台协会、文学协会、体育协会等,广泛吸收油田的各类群体人员参加,共用团结合作的大舞台。

基层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创新基层文化建设是传承石油精神的沃土,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良田。我们应不断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基层文化,把石油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油田石油基层
石油石化展会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奇妙的石油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海底油田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掘金油田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