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患者246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2010-07-30 09:47关兴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呼吸科沙门埃希菌

关兴丽

由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肿瘤化疗患者增加,血培养已成为血液细菌感染诊断和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大庆市中心血站4459份血培养标本中246例培养阳性患者的病因、所在病区、细菌种类、分布及阳性时间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大庆市中心血站急诊及住院患者静脉血或骨髓。

1.2 标本处理及细菌分离

根据患者病情及抗生素使用情况选择培养瓶种类。在BacT/Alert3D240全自动培养仪中培养,仪器监测阳性后根据患者病情、阳性时间转种分离平板。超过48h阳性者接种沙氏平板。涂片2张,1张革兰染色,2h内回报显微镜检查结果并记录。另1张涂片备用。仪器监测5d后显示阴性的标本转种血平板或沙氏平板。

1.3 细菌鉴定

采用BioMerieux APl试剂盒、乳胶凝集试剂及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所生产的沙门菌诊断血清。沙门菌按要求送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核实。

1.4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NCCLS中规定菌种采用MIC法。结果判断按NCCLS标准(2003年版)。NCCLS中尚无判断标准的菌株仅报告MIC值。参考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绿脓假单胞菌ATCC27853。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l.5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次培养阳性患者,仅录入首次资料。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期间血培养标本数为4459瓶,其中需氧瓶3426瓶,厌氧1033瓶。阳性标本数343瓶,阳性率为7.7%。246例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为0~91(40.62+22.3)岁。男性占57.3%、女性占42.7%o住院和急诊患者分别占93.1%和6.9%。患者的平均体温为38.8℃。82例患者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5.4%(70/82)和68.3%(56/82)。44例需氧和厌氧培养同时阳性,厌氧瓶先孵育阳性28例,需氧瓶先孵育阳性16例。26例仅需氧培养阳性、12例仅厌氧培养阳性。4116瓶阴性标本转种血平板或沙氏平板48h有7例(0.17%)为假阴性,均为厌氧培养,其中3株绿脓假单胞菌、2株念珠菌、1株葡萄球菌及1株微球菌。2h涂片镜检与细菌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9.6%。

2.2 细菌种类和构成

24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36种细菌和5种真菌。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菌、伤寒沙门菌及非金葡葡萄球菌,见表1。

2.3 标本培养阳性时间

246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分离出细菌247株,阳性时间为22.4±18.2h。革兰阴性菌163株(66.0%),培养阳性时间范围为2.1~60h,平均17.2±9.4h。革兰阳性菌75株(30.4%),培养阳性时间范围为2.1~139.2h,平均(30.2±23.0)h。真菌9株,阳性时间范围为17.9~120h,平均为(55.5±35.8)h。12、24、36、48、72、96h培养阳性率依次为24.4%、74.0%、87.4%、93.1%、97.2%和99.2%。血培养分离的常见菌时间分布见表2。

表2 常见菌阳性时间范围及不同时间段菌株分布

表1 血培养阳性细菌的种类和构成比

2.4 246例患者的分布

呼吸科、ICU、血液科和儿科所占比例分别为28.9%、12.2%、11.0%及8.5%。沙门菌属主要见于呼吸科和急诊科,大肠埃希菌主要见于血液科和肾内科,非金葡葡萄球菌主要见于儿科和呼吸科,见表3。

3 讨 论

3.1 血液分离的细菌种类

革兰阴性杆菌为血液感染的主要菌群,占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属占31.3%,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常见。呼吸科和急诊患者占77.6%。沙门菌属细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均敏感,与项明洁等报道相似。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病及外科患者大肠埃希菌常见。革兰阳性菌中非金葡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在呼吸科和儿科常见。沙门菌属细菌在我国的南方报道较多,与北方医院报道的结果不同[1]。本研究中0.17%假阴性。7株菌均出自厌氧培养瓶。

表3 246例患者和常见菌在各科室的分布

3.2 血培养阳性孵育时间

本研究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与Bourbeau等[2]及McGowan等[3]的报道的接近。Bact/Alert 3D240较早期的同类产品提高了24h的阳性比。48 h阳性比为93.1%,高于VITAL200及BACTEC系列。24、48h阳性比可作为评价血培养仪性能的指标之一。

3.3 涂片显微镜检查的准确性

本研究246份标本涂片检查准确率为99.6%。经复读误报涂片,发现少量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可能与培养基的制作程序有关[4]。

3.4 厌氧培养的重要性

本研究中82例患者同时有需、厌氧培养,需氧瓶的分离率略高于厌氧瓶而厌氧瓶的阳时间短于需氧瓶。患者有感染指征时需、厌氧同时培养极为重要。

[1]项明洁,彭奕冰,刘明,等.血培养分离细菌的耐药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39-40.

[2]解晓珍,张中奎,张克斌,等.2420份血培养结果及菌株耐药状况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984-985.

[3]朱莲娜,李超花,曾晓娟.4689例血培养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与种类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155-157.

[4]何学贤,王显扬.血培养3250份标本结果分析[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96-97.

猜你喜欢
呼吸科沙门埃希菌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瑞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美国多个州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即将结束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