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2010-08-06 07:18乐山师范学院宋海宾
中国商论 2010年4期
关键词:峨眉山武术景区

乐山师范学院 宋海宾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健身方式,现已成为当前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热点与亮点,可以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地区品牌声誉。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全山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主峰金顶3077米,最高峰万佛顶3099米,是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旅游业一直是地方的支柱产业。

1 峨眉山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分析

1.1.1 自然资源优势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形成了峨眉山“三大层七小层”的地形特点。峨眉山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具有独具特色的气候,无数奇特秀丽的景观,为各类生物物种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绝好的生态环境,使雄、秀、奇、幽、险集于一山之中。峨眉山的自然资源优势足以开展门类齐全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诸如以体育休闲为主的自驾游、自行车、登山、徒步、滑雪类旅游项目,以探险体验为主的攀岩登顶、原始森林探险、峡谷穿越、野外生存等山岳惊险类体育旅游项目,以及自行车、登山、定向越野为主题的竞赛类体育旅游项目,以森林氧吧、氡温泉为主的理疗、疗养、康复等康体类体育旅游项目。

1.1.2 体育旅游的品牌优势

“峨眉山——乐山大佛”于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世界少有的双遗产旅游目的地。峨眉山先后入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梅莉娜·迈乐库里文化景观。虽地处西部,其管理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景区的排头兵,被中央文明委、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综合考评为“全国文明旅游风景区”第一名。这些中国乃至世界旅游景区的最高级别,使峨眉山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旅游目的地,这使得峨眉山在发展体育旅游上有不可比拟的品牌号召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峨眉山冰雪节”、“峨眉山国际武术节”、“峨眉山温泉度假之旅”的主题体育旅游项目,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1.1.3 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优势

峨眉山有悠久的佛教文化,是我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其武术文化也源远流长。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峨眉武术,是中华武术起源最早、风格特点最明显的武术流派。自古以来,峨眉武术即与少林、武当并列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在海内外影响巨大,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现今,宏扬峨眉山武术文化已成为峨眉山发展旅游的重点主题。峨眉山于2007年、2008年分别举行了两届“国际峨眉武术节”,共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峨眉山市围绕武术节,开展了集美食、招商、经贸、文化为一体的大型社会经贸活动。

1.2 劣势(Weakness)分析

1.2.1 地区体育资源配置落后,体育产业启动能力不足

环顾整个峨眉山市,甚至于整个乐山市,体育资源配置较差,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建设滞后,体育市场化程度低。目前,环峨眉山周边地区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与体育健身活动,旅游者的观赏性消费形成较难,现今的一些主题体育旅游活动受时间、气候的影响,形成的产能还十分有限。

1.2.2 观念落后,旅游形式单一

发展峨眉山旅游,目前存在重观光型游览旅游、轻体育休闲型旅游的观念。在旅游产品规划中,以一日游、两日游的观光游为主,没有开发以体育休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使来峨眉山旅游的游客,集中在山底报国寺景区与山顶金顶景区两端,绝大多数人是乘车前往,体能消耗较少,不能满足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健身与健心的需求。同时乘车方式的快去快回,也不能有效的留住游客,不能发掘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1.2.3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层次

重视山底与山顶的景点建设,中途有很多质量很高的景点配套建设还较为落后,在开发徒步登山休闲游方面没有有效的组织方式,不能吸引广大游客采用徒步登山休闲的方式来旅游。

1.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3.1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打造“第一山”的地方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培育的市场,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人们的旅游需求正在从传统的静态观光旅游向新型的动态参与型、娱乐型休闲体育旅游发展。2007年,峨眉山市批准实施《峨眉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一核、六区、一带”的旅游产品体系构架。这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市场前景,为体育旅游的项目多样化开发带来了机遇。

1.3.2 2008年奥运会举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对国民体育意识的教育、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国民体育意识,主动投身于全民健身活动,转变对体育和体育产业认识的观念,激发了广大国民强烈的体育旅游热潮。2008年奥运火炬在峨眉山景区内的传播,不仅是峨眉山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最好宣传,同时也激发了体育爱好者对峨眉山的向往。

1.3.3 峨眉山旅游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

峨眉山旅游向来重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建设一个高速、有效、实用的旅游网络受到峨眉山景区领导和高管层的高度重视。2007年,峨眉山风景区和携程旅行网联合举行“服务2.0 引领峨眉自由行产品发布会”,提出了相当多的旅游服务新概念。这为峨眉山体育旅游的宣传提供了快捷、实时的途径,使体育旅游宣传的目标群体更为准确。

1.4 威胁(Threat)分析

1.4.1 相同旅游行业的威胁

从大环境上,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旅游,将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重点培养,相当多的省市已经形成了有规模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产业,诸如青海省的环青海湖自行车国际比赛、西藏登山运动、河南少林武术等。其次从省内看,峨眉山周边有相当多的旅游地,有很多旅游特色项目与峨眉山相似,比如青城山的道家武术、西岭雪山滑雪、海螺沟温泉等,这些都是省内与峨眉山距离较近,且有相当知名度的旅游项目,与峨眉山形成的竞争不容小视。

1.4.2 有过度建设与商业化过浓的趋势

为打造“第一山”,地方政府对景区进行了改造与资源开发,在报国寺与金顶景区新修建了相当多的景观,显得金碧辉煌,这无疑提高了景区的吸引力,但同时相当多的具有一定历史的遗迹受到破坏和掩盖,使峨眉山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受到当今现代商业经济的冲击,这样的建设长久下去必然会丢失峨眉山应有的文化底蕴,会对峨眉山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

1.4.3 对环境承载力的威胁

峨眉山旅游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据2007年统计,全年峨眉山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1.59万人次,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随着旅游开发带来的峨眉山游客增多,再加上景区内居民环保意识差所造成的人为破坏等因素,给峨眉山的环境承载力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2 结语

峨眉山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明显,能开发出以观光休闲、探险体验、养生健身等主题鲜明的体育旅游新产品。随着国家对旅游经济的重视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峨眉山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要清楚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为发展峨眉山的体育旅游产业,应加大特色体育旅游主题项目的建设,尽早形成有影响力的国际体育活动。同时更新观念,开发更多的休闲体育项目,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坚持保护与开发的均衡发展,保持峨眉山的历史风貌,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1]李香华,钟兴永.体育旅游与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德书,王淑群,张丽红,谢辉强,陈浪波.广东体育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2).

[3]李雪飞.峨眉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学术动态,2007,2.

[4]云学容.乐山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潜质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2).

猜你喜欢
峨眉山武术景区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峨眉山下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勇登峨眉山
峨眉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