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2010-08-13 02:43撰文贾代顺张林涛
中国果菜 2010年3期
关键词:板栗树低产生长量

撰文/贾代顺 陈 福 张林涛*

广南县具有低产板栗园约1000hm2(15000亩),品种杂乱,品质低劣,单产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为充分利用低产栗园资源,推动山区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我们于2004-2008年分别在广南县的董堡乡和莲城镇,开展了低产板栗嫁接改造的技术研究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试验内容与方法

板栗低产嫁接改造技术研究在广南县的董堡乡和莲城镇的新街村、牡露村、汤纳村、木提村和者旷村进行,西乡(镇)据统计共有2000多亩低产板栗园。该地的板栗低产园内板栗树龄为10—15年。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1。

1.1 试验内容

(1)不同砧木直径的嫁接改造试验,选择山箐中下部自然生长,树龄10-15年,胸径3-10 cm的板栗树为砧木,板栗良种九家种为接穗。分为5组,砧木直径D≤4cm、4cm≤D≤6cm、6cm

(2)不同嫁接期的嫁接改造试验,按板栗的物候期,设萌芽前,萌芽期,展叶期,新梢生长期4个期段进行试验,用良种板栗九家种作为接穗,切接法嫁接。每个期段100株,3次重复,由同一人操作完成。

(3)不同嫁接方法的嫁接改造试验,选取直径相近的板栗树作为砧木,用九家种作为接穗,分劈接和切接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嫁接100株,3次重复,由同一人操作完成。

(4)不同接穗品种的嫁接改造试验,选取直径基本相近的板栗树作为砧木,在相近时期,用切接法嫁接。选用九家种,石丰、焦扎、燕青等8个在云南省表现优良的板栗品种的穗条作为低产劣质板栗(砧木)嫁接改造试验接穗,每个品种穗条嫁接 50株,各3次重复,由同一人操作完成。

1.2 试验方法

(1)砧木选择和处理 低产板栗砧木选定后,首先确定嫁接枝、多余枝,然后伐除多余枝,对嫁接枝作截砧处理,截砧高度一般在60-100cm,少部分在120cm以上。

(2)穗条采集和处理 除不同接穗品种的嫁接改造试验外,其余试验用接穗品种为九家种,采穗母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用芽饱满充实的生长发育枝或中长果枝作穗条;采条时期为采条母树落叶后至翌年芽萌动前;穗条采集后剪成20-30cm长,进行封蜡处理,封蜡后装入纸箱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待用。

(3)嫁接方法 嫁接时先将砧木截面修整平滑,接穗削面时要求光滑、平整,斜面长度在2cm以上,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稍稍露白,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密切结合,接口用塑料薄膜或塑料袋包严扎紧。采用切接和劈接两种嫁接方法。

(4)成活率及生长量调查 嫁接当年直2月至次年3月,板栗树休眠期进行成活率及生长量调查,以后每年调查1次。

表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表2 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的生长量与砧木直径大小的关系

2、结果与分析

2.1 砧木直径与嫁接成活率及新植株生长的关系 嫁接成活率与板栗砧木直径的大小关系显著。由表2可看出,砧木直径小于4cm,嫁接成活率最高,砧木直径在4-10cm内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砧木直径大于15cm,嫁接成活率明显降低。

嫁接新植株的生长量亦与砧木直径大小关系明显。砧木直径在8cm以下的板栗树,嫁接成活后,其嫁接新植株的高生长量及径生长量均较低;而砧木直径在8cm以上的板栗树,其新植株的高、径生长量比直径8cm以下者明显提高,即使是直径大于15cm的板栗树作砧木,虽然嫁接成活率较低,但成活后的嫁接新植株生长良好,生长速度快,生长量明显高于直径较小的板栗树,这与大直径砧木树体的根系发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树液流动循环能力旺盛等有显著关系。由此可见,对低产板栗树进行嫁接改造时,以直径为8-10cm、年轻、生长健壮的林木作对象是最佳选择,其嫁接的成活率高,成活后嫁接植株生长快,结果早。

2.2 嫁接时期和方法对嫁接成活的影响2004年和2006年分别在广南县董堡乡和莲城镇选择板栗不同的物候期,萌芽前、萌芽期、展叶期、新梢速长期作嫁接试验。经调查,4个时期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3.86%、85.33%、10.22%、5.8%。此试验结果表明,板栗树萌芽期,气温缓慢上升,空气湿度较大,此时砧木的生理活动旺盛,伤流逐渐减少,嫁接后接品容易产生愈伤组织,成活率高;而在板栗展叶期和梢速长期,此时气温高而空气湿度低,接穗易萌芽,且嫁接后,接品易失水变干,很难产生愈伤组织,故嫁接植株极易失水死亡。由此可见,板栗的萌芽前和萌芽期为嫁接改造的最佳时期。

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板栗砧木直径8cm以下,在把握好砧穗质量、嫁接时期、嫁接要领的情况下,劈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太明显;而砧木直径在8cm以上的大树,用切接砧、穗的形成层接触面较大而易产生愈伤组织,其嫁接成活率高于劈接,(见表 3)。

2.3 不同晶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比较 2004年在广南县董堡乡牡露试验区,用九家种、石丰、焦扎、燕青等8个板栗品种的穗条进行低产板栗树嫁接改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差异较大(见表4)。经分析,用与低产板栗树生境条件相近区域生长的九家种品种的枝条作接穗,其嫁接成活率及嫁接后新植株后期生长的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地区采集的接穗。因此,在进行板栗树嫁接改造时,应根据其生长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接穗品种。在气温较低的区域进行板栗树嫁接改造,应选择较耐寒的品种作接穗,这样可以提高砧、穗的亲和力,确保嫁接成活,及新植株的正常生长、结实。

2.4 天气状况对嫁接成活的影响 嫁接后的天气状况是影响板栗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嫁接后需要10-15天的晴好天气,且气温保持在15℃以上,此种天气状况有利于嫁接植株愈伤组织的形成,以提高嫁接成活率。2004年在板栗嫁接期间(2月份),出现过倒春寒天气,板栗嫁接改造的嫁接成活率仅有62.4%;而2005年和2006年,因嫁接期间1月内,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有利于产生愈伤组织,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3.5%和84.2%。

若嫁接过程中或嫁接结束后1个月内遇上低温天气,可用稻草、麦草等物捆扎嫁接枝条与嫁接口,以保护嫁接植株,防止受冻,可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2004年的试验表明,采取了此种保护措施的嫁接植株成活率达74.6%,而未采取措施的仅为68.3%。

2.5 效益分析 2004-2008年,对董堡乡、莲城镇两乡7个试验区100hm2(1500亩)、5万余株低产板栗树进行嫁接改造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低产板栗作砧木,用九家种优良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改造,其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较高,平均达81.5%;嫁接成活的新植株,因具发达的根系,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树体生长快,2年即开花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产量提高40-70%,其经济和利用价值有了显著的提高。

表3 低产板粟砧木(直径>8cm)两种嫁接方法的嫁接成活情况

表4 不同接穗品种的嫁接成活率比较

3、结语

(1)广南低产板栗园有15000亩左右,经济价值较低,以低产板栗树作砧木,用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高的板栗品种作接穗对其进行嫁接改造,嫁接成活的新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生长适应性和抗逆性强,2年结果,经济价值获得显著提高,是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山区经济的一条途径。

(2)选择优良板栗品种作接穗时,应与本地板栗低产林生境条件相近的种源为主。嫁接改造后其嫁接成活率高,新植株生长正常。

(3)作为改造对象的板栗应选择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好,方便管理,树体健壮,树龄在10年以下,胸径不超过10cm的年轻植株。其嫁接成活率高,后期生长快。

(4)嫁接时期是保证嫁接成活的关键,砧木的萌芽期是最佳嫁接期。

(5)板栗施行嫁接改造后,应对嫁接成活植株进行精细管埋,其管理措施为①抹芽,去除砧木上的萌生芽和萌发枝;②解带,当嫁接植株的新稍长到30cm左右,若出现穗条勒伤时要逐步松绑;③扶干,接穗新梢生长至40-50cm时,进行扶干以防风折。

猜你喜欢
板栗树低产生长量
我们捡起板栗时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板栗树下打坑集水技术
鸡足山的板栗树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