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古典社会学的一项重要议题

2010-08-15 00:49杨富平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学古典

杨富平

社会转型:古典社会学的一项重要议题

杨富平

社会转型研究在古典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古典社会学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以及社会学学科性质有关。关于社会转型,古典社会学家们的思想观点存有较大差异;从社会转型的动力角度看,古典社会学存在物质动力论和精神动力论两种类型;从对社会转型的态度角度看,古典社会学又存在乐观派、中性派以及悲观派三种类型。

古典社会学;社会转型;转型动力;对转型的态度

社会学界对社会转型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从转型方向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具体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转型[1];从转型内容看,意指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制度文化、组织群体、个体行为与心理等方面的转变;最后,社会转型与社会现代化几乎是同一个意思[2]。

古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有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涂尔干、齐美尔以及藤尼斯,他们的思想理论都涉及一个重要的主题——社会转型。古典社会学家们对社会转型存有不同的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转型的动力和对社会转型的态度。

一、社会转型:古典社会学的重要议题

知识社会学认为,任何思想理论都是特定社会现实的反映,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提出特定的研究内容。同样,社会转型研究之所以成为古典社会学的一项重要议题,与古典社会学所处的特定历史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社会学发展的历程中,一般把孔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1838年至20世纪20、30年代这一时间段的社会学称之为古典社会学。而19世纪30、40年代至20世纪20、30年代近百年间,西方社会深受两大革命的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处于剧变之中。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革命和18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并于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美国的工业革命,促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并使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观念与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3]。古典社会学所处的这种旧社会不断被打破、新社会正在建立的特定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学科品性[4],决定了社会转型研究必将成为古典社会学的一项重要议题。

二、社会转型的动力:精神动力论与物质动力论

虽然社会转型是古典社会学家们一项共同的重要研究议题,但是他们对此存有不同的思想观点。关于社会转型的动力,古典社会学家有精神动力论和物质动力论两种观点。具体而言,前者强调人的主观精神对社会转型的促进作用,诸如理性精神等;后者则认为客观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转型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精神动力论

在某种意义上,韦伯和齐美尔都倾向于社会转型精神动力论,认为理性精神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在韦伯看来,近代欧洲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理性主义的产物,社会逐渐讲求效率和可计算性,不断驱逐神秘性、去除人性化的精神品性,从而驱动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韦伯的社会转型精神动力思想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认为,以路德教的“天职观”、加尔文教的“预定论”以及清教的禁欲主义为代表的新教伦理,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之所以如此,在于新教伦理蕴涵着一种“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正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涵。

齐美尔也强调理性主义对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重大作用,在《货币哲学》中,他认为货币及其相应的制度对生活文化,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人们形成了一种精于计算、讲求效率和非人格化的“理性主义”,而这种“理性主义”又对社会转型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二)物质动力论

社会转型物质动力论的主要代表是马克思,涂尔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属于这一类。马克思对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动力做了深入的分析,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5]也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生产力对社会转型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一切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认为正常的社会分工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强调了社会分工在社会转型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那么,又是何种因素决定了人们要进行社会分工?涂尔干认为,伴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规模(包括社会物质密度与社会精神密度)与社会容量扩大,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比率提高,由此产生一个严重问题,即在原有的生产方式下,物质资料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要,生存竞争会加剧。正是这样一个难题,促使人们调整生产方式,进行社会分工,以增加物质生活资料。由此可以发现涂尔干的论述脉络: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分工——社会转型与发展。

三、对社会转型的态度:乐观派、中性派以及悲观派

古典社会学家不仅在社会转型动力方面存有分歧,在对待社会转型的态度上也存有不同看法,可分为乐观派、中性派以及悲观派三种。其中乐观派对社会转型的前景基本上是满意的;中性派则认为社会转型既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又有让人满意的地方,两者大体相当,或者认为转型与发展远景是令人兴奋的,但是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非常艰难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悲观派则总体不看好社会转型之后的社会,流露出比较明显的悲观情绪。

(一)乐观派

孔德与斯宾塞属于乐观派。孔德以人类智力发展为依据,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划分成远古时期的神学阶段、中世纪的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当下的科学阶段;斯宾塞以社会内部管理形式为标准,将人类历史划分成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阶段。无论是孔德的三阶段论还是斯宾塞的二阶段论,他们都认为各阶段是逐渐进化的,由蒙昧转向开明、低级形式转向高级形式。斯宾塞甚至认为,社会进化是一个自动、自发完成的过程,主张不干涉主义,认为外界干预反而会阻碍社会对其环境的必要调适,对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充满了信心。

(二)中性派

马克思与涂尔干基本上属于中性派,在某种程度上,韦伯也属于这一派。马克思在看好社会转型与发展远景的同时,也认为转型与发展的过程将是艰难的,会面临一系列艰难挑战。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做了令人兴奋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况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加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数的狭隘眼界,社会才会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这表明马克思对社会转型与发展远景充满了美好想象。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马克思同时认为,社会转型与发展是曲折螺旋上升的,路途充满艰难,将经历严峻的社会革命与阶级斗争。

涂尔干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推进,社会转型表现为由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是一种巨大进步。但是,他也认识到过分与不正常的社会分工会带来比较严重的问题,甚至正常的社会分工,也会带来个人主义与异质性,这可能会削弱个人与社会的联系,降低社会整合度。

韦伯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方向:从统治形式角度,认为社会转型表现为由传统型统治或卡里斯马型统治转向法理型统治;从理性类型角度,认为社会转型表现为由价值合理性转向目的合理性;从社会组织结构角度,认为社会转型表现为由家长制结构转向现代科层制结构。在某种程度上,韦伯认为上述社会转型方向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韦伯同样认识到这些社会转型蕴含着危机,并表露出深切的担忧:伴随着工具目的理性的日益盛行,人们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冷漠与物质化;科层制组织排斥人格化,虽然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但其中的个体员工却无法获得情感需要,感到压抑困惑,犹如处于“铁牢笼”之中。

(三)悲观派

藤尼斯是比较典型的悲观派,至于齐美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属于这一派。藤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充分流露了对社会转型的态度,他对取代传统“共同体”的现代“社会”充满了担忧,因为“社会”基于自私的个人主义之上,表现为人们尽可能排除情感因素,从纯理智思维、个人目的性打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来考虑人们之间的互动。由此,人们的关系往往是存在一定距离、相互陌生、基本分离甚至是充满敌意的。

齐美尔认为,在现代社会,原本相协调的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出现了失调,客观文化开始按自身逻辑朝着自主的方向发展,超出并脱离了主观文化。面对客观文化的霸权,现代人的选择能力变得麻木,产生了无能感、无助感与困惑,最终将出现“文化悲剧”。具体地讲,一切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本来都应在人类的控制和理解范围之内,而当前,这些东西似乎在以一种自发的机制、脱离人类的目的在发展,让人们感到反而被这些“人造的东西”所控制,失去了自我。比如那些高度非人格化的制度与结构就严重控制和束缚了人们,人们甚至无法理解为何会如此。同时,当前人们的关系也日益基于金钱与功利之上,日趋冷漠,无涉感情,现代的人们陷于“冰冷的铁笼“之中。

[1]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5).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8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5]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C912

A

1673-1999(2010)02-0040-02

杨富平(1984-),男,浙江台州人,安徽大学社会学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

2009-08-29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社会学古典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意外遇见社会学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