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两拒交换蒋经国

2010-08-15 00:53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8期
关键词:苏俄蒋经国国民政府

拒绝以承认《伯力协定》换取蒋经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蒋经国留苏不归,久无音讯。国共关系破裂后,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支持中共组织武装暴动,在广州建立工农兵苏维埃。1927年12月,苏联驻广州副领事哈西斯及领事馆工作人员乌科洛夫、波波夫等人参与广州暴动被杀,南京国民政府发布断绝邦交令。

1929年7月,张学良以武力强行收回当时为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苏联政府旋即宣布从中国召回所有官方代表,要求中国外交官迅速撤离,断绝外交关系。9月至11月,“苏联特别远东集团军”进攻中国东北军,东北军战败。12月22日,东北地方当局代表蔡运升受南京国民政府委派与苏联代表谈判,达成《伯力协定》。事后,南京国民政府国务会议认为《伯力协定》的范围超出了中东铁路问题本身,涉及通商、恢复使领馆等须由中央“直接交涉”的问题,属于“逾越职权”,不肯批准。中苏关系的恶性发展使蒋介石感到蒋经国归来希望很渺茫。

1930年10月31日,宋霭龄到奉化溪口与蒋介石聚会时,向蒋介石建议,考虑承认《伯力条约》,为营救蒋经国归来留下余地。蒋介石决然回答说:“伯力纪录无异亡国,余宁牺牲一切,虽至灭种,亦誓不承认也。”

再拒以牛兰夫妇交换蒋经国

就在这一时刻,历史给了蒋介石一个争取蒋经国归来的机会。宋庆龄向蒋介石提出,释放被国民政府逮捕的共产国际间谍牛兰夫妇,以他们作为交换条件,让苏联政府允许蒋经国归来。当年12月16日蒋介石日记云:

孙夫人欲释放苏俄共党东方部长,其罪状已甚彰明,而强余释放,又以经国交还相诱。余宁使经国不还,或任苏俄残杀,而决不愿以害国之罪犯以换亲子也。绝种亡国,乃数也。余何能希冀幸免!但求法不由我犯,国不由我而卖,以保全我父母之令名,使无忝所生则几矣。区区后嗣,岂余所怀耶!

牛兰,原籍波兰,曾在共产国际南洋局工作,1930年3月奉调来华,在阿布拉莫夫手下当联络员,负责管理秘密电台、交通及经费等事项,同时兼任红色工会泛太平洋产业同盟秘书处秘书,1931年6月15日在上海四川路235号寓所内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牛兰夫妇被捕后,国民党当局以为抓到了一个大人物。上引蒋介石日记所称“苏俄共产党东方部长”,即指牛兰。

为营救牛兰夫妇,中共保卫部门和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上海站迅速制订营救计划。宋庆龄与他们密切配合,为营救牛兰夫妇做了许多工作。以蒋经国交换牛兰夫妇,这一主意可能来自莫斯科。牛兰夫妇被捕后,莫斯科不仅动员了许多国际知名人士出面营救,而且愿意以蒋经国交换,这一事实说明牛兰夫妇在共产国际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一条件通过宋庆龄提出,也显示出宋庆龄和莫斯科方面的密切关系。

蒋介石拒绝宋庆龄的建议,显示了他性格中坚决反共和倔强一面,但是,他还是希望蒋经国能够回来,也相信能够回来。1934年2月13日记云:“今日者母亡家破,子散国危。若不奋勉,何以对先人?何以见后嗣?勉之!”同年8月15日日记云:“近日病中,想念两儿更切,甚望其能继余之业也。”可见,蒋介石虽然作了蒋经国在苏联被杀的最坏思想准备,但对其归来仍抱有希望。

猜你喜欢
苏俄蒋经国国民政府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美国借救济援助渗透苏俄
美国借救济援助渗透苏俄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蒋经国曾贫困潦倒舀地沟油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