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0-08-15 00:45陈通行
党史文苑 2010年6期
关键词:古希腊罗马课程标准

陈通行

(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巩义 451200)

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陈通行

(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巩义 451200)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学目标提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那么,在新课程历史教材的教学中如何真正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如何真正实现历史的思维功能和培养学生以历史解读现实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科书和传统的教科书在这方面又是如何区别体现出来的?

尽管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六七年前就在一些地区陆续实行,并在近两三年在全国陆续全面推开,但许多一线的历史教师对新课程历史教材的理解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上,而且,由于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要么认为,新课程实验历史教材“只不过是把旧教材横向断切的历史变成了纵向拉伸的历史。”要么则干脆就说,新课程教材实验本就是以前老师们在高考第二轮复习过程中进行的专题归纳。

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但大大削弱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贯彻,而且也导致许多历史教师真的按老教材下高考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去对待,弱化了新课程教材的应用。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实验教材到底是一个什么教材,我们该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新实验教材呢?

下边,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标准教材中文艺复兴运动这一节课的解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兴,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运动。”

比较以上两个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定义,我们可发现其中的不同。从相同点来说,两个定义都认为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都是打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但新课程历史在承认这些知识分子打着古希腊罗马的旗号的同时又认为,他们“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之美。”也即说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打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而且是直接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汲取了营养。

那么,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有哪些可以引起那些不满宗教钳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共鸣,而且在“欣赏这些人性之美”中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了呢?

古希腊文化中有一个著名的学派,我们现在叫它智者学派。这个学派中有许多观点直接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人是万物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明确提出了人是世界的核心。在希腊著名的德尔菲城阿波罗神庙就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在强调人的自然诉求方面,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们与“打着他们旗号”的后继者们相比不遑多让。古希腊智者安提丰就说过,“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需求都是如此。在这里需要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古希腊学者阿尔吉达马也说:“创造的人是自由的,而自然也不让任何人成为奴隶。”鉴于人性的自然的不可侵犯的权利的认识,那么人的自然欲望就是不可侵犯也不可谴责的。在这些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中,自由、平等、自然欲望,都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中是万物的评判者,人只需要认识的是自己而不是别的。

对照一下文艺复兴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的观点,我们难道能说文艺复兴仅仅是打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吗?也许正是处于这样的认识吧,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者们在文艺复兴一章之前,专门编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专门提到了智者学派。

如果进一步思考,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的思想是启蒙思想家们思想的滥觞,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正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思想依据。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思考:西方形成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西方文化历史传统影响的结果。

那么,我们在运用新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文艺复兴这一内容时,就不能简简单单地去讲述文艺复兴本身。而是要寻找文艺复兴的渊源,同时去探究文艺复兴之河流向了何方。

新课程历史课本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去寻找任何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由此我们就不能仅从某一时期的某一历史来判断其优劣。比如西方的三权分立式的民主,比如我们国家的单一式的民主。就好象古希腊罗马那样多山、临海、狭窄、分立的国家形成了古希腊罗马式的城邦,而黄河长江流域广袤平坦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大一统和集权。我们不能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优劣还是中国的古文化优劣。

到这里,我想起邓小平关于中国的民主和西方民主的看法: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我们不反对他们的制度。但我们不模仿。

文章到这里,该如何去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目标和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程实验教材,该如何运用新教材进行有效教学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恐怕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吧?

总之,如果我们仅仅把新课程标准实验历史教材当成是历史纵向的拉伸,仅仅是老教材高考第二轮复习中的专题总结,那可是真的有些暴殄天物了。○

陈通行(1966.1—),男,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梅 宏

猜你喜欢
古希腊罗马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小罗马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