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时期的军工生产

2010-08-15 00:55宋毅军
国防科技工业 2010年9期
关键词:苏方兵工反坦克

□ 宋毅军

毛泽东批示同意根据朝鲜战争经验提出兵工建设方针的计划

1951年5月上旬,正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前夕,兵工委员会根据抗美援朝以来的各种情况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我国今后兵工建设方针等问题。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归纳会议关于今后兵工建设方针问题的讨论意见,于5月11日向毛泽东送上了书面报告。主要内容是:(一)今后的兵工建设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针。(二)国防军的装备,必须向着生产自给的方向努力。(三)各种武器的口径规格原则上需要与苏联取得统一。(四)在苏联同意与我统一口径规格的情况下,采取请苏联“包干”的办法,如请苏联负责帮我们建立野炮厂,并配足技术人员,直到教会我们能够掌握该项技术为止。第二天,毛泽东就作出批示:“?同意此项计划。”

第五次战役由于发起仓促,武器装备很落后等原因,战役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战果,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十分焦急,于6月1日电询在朝鲜前线的中朝两军联合司令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强调必须增强反坦克武器。电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我军反坦克武器和反坦克部队的问题。听说近来敌人的坦克增多了,“我军必须增强反坦克武器,足以征服敌人的大量坦克,才能阻止敌人坦克的猖獗和大量歼灭敌人的步兵”,“你对此事有何意见,我军现在配备的反坦克武器是否够用,哪些武器最有用,每团是否应配备一个专门的反坦克连,望告。”关切之意,跃然面前。

毛泽东电告徐向前如何同苏联谈判关于兵工建设问题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如何尽快地改善我志愿军落后的武器装备问题再一次迫切地提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面前。1951年7月12日,由有关部门起草,经周恩来审改、毛泽东审定后,向正率中央人民政府兵工代表团在苏访问的徐向前发出电报。电报的前两项是关于向苏联订购60个师的军事装备内容,第三项就是关于兵工生产的问题。

电报提出:同意以苏联现有武器弹药器材为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制式,现除请苏方派遣专家设计综合组来中国了解我们现有兵工工厂的情况、提出改装计划外,请你们在莫斯科将我们各兵工厂的现状材料告诉苏方,以便他们易于考虑改装与新建我国兵工生产的方案。同时,在商谈时应将新建工厂与改装原厂的计划结合起来,将供应目前的需要与供应将来的需要结合起来,并望随时将今后兵工建设的谈判情况电告。

电报还提出谈判中应该确定的几个具体问题,即:(一)对苏方业已答应的七种武器及其附属装备的生产和建立四个新厂的问题,可请其先派设计组来。(二)炮的生产,一五二口径以上的重炮厂可以提出,但目前炮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中小口径的炮。各种弹药厂,须与我原有者结合,须增加者亦应俟其设计组到中国考察后方能作最后确定。(三)光学厂的建设应向苏方提出。(四)通信器材须要苏方帮我建立一个真空管厂,与一个零件制造厂。(五)工兵器材除六十个师的装备外,战略工兵团应如何建设,亦请苏方提出意见。(六)钨与钼的精炼厂我们自己准备建设,请问苏方能否派专家代我设计,并在技术上帮我建立起来。(七)坦克装配厂,现已开始从修理厂扩大入手,可不再向苏方提出。最后,电报指示:六十个师的装备及兵工建设谈妥后,应分别签订合同。“兵工建设应先签订武器蓝图及设计两种合同,其他合同须俟设计后方能签订。”

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谈军事订货和兵工生产贸易订货的问题

1952年9月,为破坏敌人可能的“秋季攻势”,我军抢先举行了战术性的出击。在至11月的3个月中,歼敌11万多人。由于阵地战斗激烈,敌我的炮火尽量集中。我歼敌一个连,平均需集中30多门炮,消耗炮弹近1万发。3个月中我消耗炮弹近240余万发(含苏式炮弹110万发),其中以迫击炮弹的数量最大。但我军面临的最大困难也随即产生,即炮弹的缺乏,其中尤以苏式炮弹为甚。虽从苏联进口了112万多发各式炮弹,但因朝鲜战场消耗极大,许多炮弹已无库存。因此,苏式炮弹的进口,便成为紧急问题之一。

12月16日,周恩来为毛泽东起草了给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的电报,阐明了朝鲜战争面临的形势,请求苏联政府提供支持。毛泽东阅后批发。在电报中毛泽东讲:“我迫切地请求您和苏联政府能够满足我们1953年关于在朝鲜作战的军事订货和关于兵工生产的贸易订货的要求。”

猜你喜欢
苏方兵工反坦克
晋东公司邀请军工文化专家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新时代人民兵工精神”讲座
反坦克火箭筒
老兵工精神永放光彩
“陆战王者”的克星:反坦克导弹
1956年赴苏接收中共档案
纪念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暨《人民兵工精神》图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兵器工业的关怀与嘱托
印度决定购买标枪反坦克导弹
是爱情就让它纯洁吧
冷战时期中苏外交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