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观察

2010-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肝癌维生素化疗

杨 娟

新疆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医院内科,新疆 昌吉 832208

古代,《黄帝内经》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模式,这是我们祖先根据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营养学说,迄今仍为国内外专家所称道。从19世纪中期开始,经过漫长时间的探索,逐渐发现并认识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外的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的生理作用。营养素是一类构成身体的组成成分、供应能量、储藏热能、维持和调节新陈代谢以及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它们的作用各有不同并互相补充,任何一种营养素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Paul和Cameron等国外医学专家多次在动物和临床实验中证明了维生素C的抗癌作用。它可阻断亚硝酸胺在体内的形成,可防止细胞间质的营养物质向癌细胞扩散。其机理与透明质酸酶和强化细胞基质胶原纤维有关。对某些肿瘤患者补充维生素C可有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据此,对1990年-1997年患有其他治疗已告无效的晚期肿瘤16例病人进行维生素C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自1990年至1997年收治的16例晚期癌症患者,多为放疗、化疗后或手术治疗后未控制的晚期甚至濒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

1.2 治疗方法 将维生素C10-30g加入300-500ml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中静滴,疗程长者必要时改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10g/d替代或交替使用,此治疗持续不间断。

2 结果

16例患者使用维生素C治疗疗效按等级分为:(1)完全无效3例。(2)症状改善。包括精神、食欲、体力改善,疼痛的控制8例。(3)实际效果,包括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证实确实有好转5例,有效率81.2%。除一例因大咯血窒息而死,一例因食道梗阻,营养不良衰竭而死,一例因多器官衰竭而死外,其余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3 病例介绍

患者男,80岁,于1993年因腹胀、纳差、乏力半年入院,既往有肝炎病史,并发现有老年痴呆症。体检时颜面部可见“蜘蛛痔”,见肝掌,查乙肝两对半见HBsAg(+)、抗HBc(+)、抗HBe(+)。肝脏B超提示肝癌;查AFP(+)。入院后即开始静滴维生素C10g/d,治疗5天后,精神、食欲、体力等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无腹部不适。两个月后加大维生素C剂量为20g/d,因病情稳定于五个月后改为口服10g/d,渐出现症状有所反复。三个月后改为静滴维生素C20g/d维持五个月,此后仍交替使用静脉与口服维生素C10g/d,病程中复查AFP(-),跟踪复查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多次复查肝脏B超,肝癌大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

4 讨论

综合16例晚期癌症患者使用维生素C的疗效,主要表现在:

4.1 治疗5-7天后,均见精神,食欲,体力等症状的改善。开始曾认为纯属主观反应,但经过反复观察令我们意识到这确实是客观事实。据国外使用维生素C治疗的资料表明也有同样的体会,维生素C保存了内源性肉毒碱的生物合成,而肉毒碱的功能是转运甘油三脂通过线粒体膜到基质,在基质中燃烧供能,使机体能量供应有改善,这可能是症状减轻的主要原因。

4.2 临床上以往习惯用止痛药或麻醉剂来解除癌肿局部的疼痛及骨转移的疼痛,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到,维生素C也能达到控制此类疼痛的目的。16例患者中有6例维生素C治疗前必须每天依赖麻醉药品才能达到止痛目的,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三天内可停用阿片类制剂而未出现戒断状态。据研究,骨或脏器的扩散转移常伴有urinary hydroxyproline(UHP)的增加,尿卟啉的排泄反应,胶原纤维的破坏。使用维生素C五天后即可观察到UHP的排泄突然呈持续性下降,说明了维生素C可能使骨或脏器的扩散转移受到限制,从而控制了由于瘤体迅速生长对骨膜或脏器产生张力或压力所致的疼痛。

4.3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后,认为有“确实好转迹象”,表现在:(1)体检方面,癌转移淋巴结缩小,消失,原发灶始终为发现2例;(2)实验室检查方面,肝癌患者出现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例或保持正常1例,红细胞沉降率下降2例,肿瘤标志蛋白AFP转阴2例;(3)影像学检查方面,追踪作B超显示肝癌逐渐缩小1例。

4.4 生存时间 据文献资料,原发性肝癌的平均生存期为3-6月,1例发现后生存近三年,1例发现后生存近一年,周身广泛转移一年以上,似乎均有所延长,超过预计。

国内外有关维生素C的研究已非常深入,除维持人体营养需要外,有关大剂量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对肿瘤而言,补充维生素C可能对肿瘤患者有利的理由在其它地方已有详细记载:很多年前就知道肿瘤患者的血循环中,细胞组织中维生素C的储备降低,并与宿主对肿瘤细胞抵抗力的许多方面有关。在药理方面,维生素C将许多免疫反应的参数提高到远高于正常的范围,包括细胞免疫和一些内源性干扰素的产生。某些临床实验证明,在某些条件下,维生素C在人体内达到某一浓度可选择性地对恶性细胞有细胞毒反应,而对正常细胞无害,导致在极少数病例中出现肿瘤消退。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大剂量维生素C对传统治疗受限制的终末期肿瘤患者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有可能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减慢和控制肿瘤的发展,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此外,据报道,维生素C及其代谢物还原维生素C可提高缺氧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而且与化疗合用能提高某些化疗药物的作用,减轻化疗的副反应。因此,对接受传统治疗的肿瘤患者加用维生素C可能有益无害,值得进一步探索。

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之外,还应重视营养饮食“三分治,七分养。”,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均由食物供给,食品是保证营养来源的物质基础。维生素缺一不可,但也不能过量地去补,追求稳定均衡是我们当前的任务。

[1]Cameron E,Pauling L cancer and Vitamin C linus Pauling institute U S published,1997.

[2]Cameron E,Vitamin C and cancer cachexia:the carnitine connection.In Huemer Rp(ed),The Roots of Moiecular Medicine:A Tribute to Linus Pauling W.H.Freeman and Co,NewYork,1986,133-139.

猜你喜欢
肝癌维生素化疗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