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改造

2010-08-15 00:55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0年2期
关键词:线槽布线线缆

文|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师 伟

既有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改造

文|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师 伟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及视频信号的智能楼宇基础设施。通常一个园区或一幢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5~20年,不需要经常地进行改造和变动。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从最初的打电话发展到现在每天都要传输大量的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网络速度也从最初的10M提升到了10G,提高了1000倍。网络速度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布线系统的不断升级,现在一个园区或一幢大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5~10年就需要进行升级改造,以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

综合布线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和多种不同规格的部件组成, 如线缆、模块、配线架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 既有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改造前必须按照综合布线标准规定的拓扑结构统一规划,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兼容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对布线网络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2)实用性:实施后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及其所有子系统的通信线路和接口都满足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用户使用界面,并且网络管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

(3)灵活性:系统中任意部分的连接都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智能控制设备之间的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4)模块化:所有用于连接设备的适配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不需要掌握很多有关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也能够连接这些设备。

(5)扩展性:由于系统所有的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信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智能控制设备随技术的发展推陈出新,将来都可能方便地将其连接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去。

(6)可靠性: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的材料、组部件设备实现,并谨慎施工和测试,以保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是可靠的。

(7)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最新的通信标准,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的布线方式,为目前的网络应用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支持未来的应用。

在一个园区或一幢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敷设水平线槽应注意水平线槽的结构,水平线槽内是否有金属毛刺,是否可能对线缆造成损害。

(2)水平子系统安装时,敷设线缆要注意线缆的拉力,无论超5类布线系统还是6类布线系统,特别是6类布线系统,线缆受到的拉力不能超过规定的最大承受拉力。标准规定4对水平线缆拉力要小于110N,约等于10kg。拉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扭绞线对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影响线缆电气性能。

(3)注意线缆的弯曲半径。标准要求水平子系统4对 UTP线缆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所安装线缆直径的4~6倍。 这类问题经常发生在配线架后面。这一区域有大量的线缆,为了让线缆整齐放置,有些线缆就会被挤压、弯曲半径过小,影响链路电气性能。

(4)强弱电分开布放。综合布线系统线槽要和强电线槽分开,平行铺设时一般建议距离30cm以上。

(5)管线容积率符合标准的要求,线槽截面积利用率不超过50%,管线不超过30%,保证线缆物理结构不被破坏。

(6)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的施工工艺施工,单根线缆的拉力不能超过100N,在线缆端接处尽可能少地去除外皮,保证线缆内的扭绞率和扭绞层数符合规定,以免影响线缆的电气性能。

网络对于个人和企业越来越重要,一个园区或一幢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过程中要求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因此,施工只能在非工作时间分区进行,但是这也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延长了施工的周期。

节能、环保一直是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倡导的发展方向,既有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改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支持绿色环保和节能;

(1)在综合布线产品选型时选择符合RoHS标准的产品,保证长时间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铜缆和光纤都选择低烟无卤型产品,低烟无卤型线缆在燃烧时散发的烟雾量较低,而且不含卤素,可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在综合布线设计时尽可能多采用光纤。光纤具有高带宽零干扰的特性,与铜缆相比,光纤在制造工艺上展示出来的环保特性远远胜于其在节约能源方面的表现。

(3)选择智能管理的布线系统,实时掌控系统的使用状况,提高端口的使用率,减少闲置端口,缩短故障排查时间。

通过对既有建筑综合布线的改造,水平子系统应能支持1000M及10G到桌面的传输,主干能支持40G甚至100G的网络应用,满足将来5~10年应用系统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线槽布线线缆
基于DDAM的线槽装置抗冲击设计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MoldFlow软件在汽车线槽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卫星固定站集成布线方案的优化设计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华通线缆:“通”向未来的品牌梦
动车组线槽粘接失效原因分析
2012综合布线不给力的背后亮点
墙壁线缆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