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视觉的发育

2010-08-15 00:43胡家宝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眼球婴幼儿婴儿

胡家宝/文

婴幼儿视觉的发育

胡家宝/文

研究表明,人类80%~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视觉发育是一个动态发育的过程,婴幼儿是眼球发育及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眼睛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到6岁时眼球的体积接近成人正常的大小,视力接近正常水平。视觉发育不仅仅包括视力,还包括与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视敏度。

新生儿眼球大都是扁圆的,眼球前后径为12.5~15.8mm,垂直径为14.5~17mm,比成年人的眼轴要短得多。眼球前后径较短,但屈光间质的屈光力强,尤其是晶状体的屈光力大,从而使眼睛处于高度远视状态。

婴儿降生时黄斑的发育尚未完善,视力很低,缺少注视能力,也就是说还没有中心视力,此时视力仅为光感。见到强光时比如相机的闪光灯,婴儿会闭眼,瞳孔会产生对光反应。但对简单的光刺激没有明确的定向反应,无法分辨外界物体的倒和正。当婴儿看眼前物体时,最先看到的是一些模糊不清摇摇晃晃上下颠倒的物体,当用手和脚去摸索和试探时,才感觉到外界物体都是倒立的。出生数天以后,婴儿能分辨亮与暗,并对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将新生儿抱到光亮处则会睁眼看,到了黑暗处则感到不安,手脚乱动。新生儿眼球转动是无目的地进行的,不能进行固视。快满月时,新生儿会注视活动的物体并作出色彩的选择。如将红色球与其他颜色的球同时放在新生儿眼前,他会选择红色球,双眼紧盯着红色球,当红色球移动时,眼和头也会跟着移动。此时要经常用手在新生儿眼前晃动,或者抱到光亮处看亮光,或者用红色的布条、布花、小球等在新生儿眼前慢慢移动,诱导他们注视,来提高新生儿的注视兴趣。出生后1个月左右,婴儿的视力达到眼前手动。出生后6~8周的婴儿开始出现双眼固视、双眼共同运动,能追随水平方向的物体移动,特别喜欢看人的脸,注视人脸的时间比注视物体的时间长。初始头与眼球的运动并不协调,头朝有刺激的方向转动时,眼睛的转动相对迟缓。2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模糊地看到人脸部的轮廓了。从第3个月起,随着固视能力的发育,婴儿能准确地注视并追随眼前运动的物体。此时可在婴儿床的上方悬挂能上下左右移动的彩色玩具(最好是红色的),供婴儿注视。不过眼球运动仍未完善,双眼运动也欠协调,可有轻度偏斜,此时不要误以为这是先天性的斜视。父母要经常逗婴儿,让她注视不同的物体,常抱宝宝到处走动,引导婴儿主动地寻找、注视物体,以提高其观赏兴趣。2个月时婴儿的视力约达到0.02。

黄斑中心凹在婴儿出生后3~5个月时大体发育完成,一般出生后4个月基本完成黄斑部细胞的构筑。4~5个月,婴儿开始能辨别颜色,特别是对红色感兴趣。而且视觉与听觉已建立联系,听见声音后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黄斑中心固视与手的运动密切相关,在5个月左右,视觉与手的动作也协调起来了,能按视线方向有目的地去抓物体。婴儿会对眼前的物体用手去触摸抓取,并试图将物品放入口中品尝味道,这是幼儿在将触摸的直接感觉与视觉形象,即与大脑的认知判断相结合的过程。这也正是通过触觉和大脑判断,将视网膜上本来是倒立的像纠正为正像的过程。此时,父母应为婴儿准备一些彩色鲜艳的玩具和挂图,为婴儿购买的服装或生活用品,也应力求色彩鲜艳,有利于视觉和色觉的发展。

出生后5~7个月,视力发育到一定水平,调节、集合反射逐渐形成,双眼的共同使用是在视力逐渐提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注视外界物体,形成条件反射性质的联合,至此双眼运动才真正是双侧性的、协调的。6~7个月,随着婴儿接触外界机会的增多,观察能力也逐渐提高,能辨别颜色的深浅、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并能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和主动地观注周围环境中的事与物。此时父母要经常抱婴儿去户外观看花草树木,选择一些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玩具,让婴儿边看边玩边学。6个月的婴儿视力约达到0.05。

一般情况下,眼部发育和视觉发育在刚出生的头几个月进行得很快,而到了6~12个月时发育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适合婴幼儿的初次视觉的检查。此时的婴儿喜欢注视灯光和图片,哭泣时也很容易用食物安抚。

8~12个月的婴儿已学会爬行和行走,可以自由地去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此时父母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各种事物来扩大婴儿的视野,以增强视觉功能,开阔眼界。1岁左右的婴儿视力达到了0.1~0.2,可以准确地判断空间距离,而且视敏度逐渐接近成年人。

1~2岁的婴幼儿眼睛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要注意眼睛的保护,不要让强光刺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钙质,让宝宝养成正确的视物姿势。婴幼儿3岁左右视力将达到0.7,5岁时达到1.0,而且到5岁时也具有了和成人近似的双眼立体视觉,但立体视觉发育完善则要到9岁时。

总之,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父母要有意识地训练婴儿多用眼睛观察事物,使婴儿的视觉能够得到正常的发育。

作者单位:大连丽字眼镜连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眼球婴幼儿婴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艺术家婴儿推车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