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尼勒克县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2010-08-15 00:50吴奉军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农牧民建设

吴奉军

(中共尼勒克县委 新疆 尼勒克县 835700)

尼勒克县地处中天山西段,伊犁州直东北腹地。全县东西长243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轮廓大致呈柳叶形。全县辖10乡、1镇、1个国营农牧场,总人口17万人,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县。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直通乌鲁木齐和伊宁市,县城东距乌鲁木齐600公里,西距伊宁市113公里。尼勒克县四周高山环绕,峡谷遍布。县境东部的唐布拉大草原,风景优美,是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县境中部喀什河贯流全境。被誉为祖国西北边陲上的一颗明珠。2009年尼勒克县完成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15.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83万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亿元,增长21%;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8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1元,较上年增加806元,是伊犁州直经济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

一、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

工业化是尼勒克发展的希望所在,是富民强县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壮大财政实力,才能为工业反哺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基础。所以我们将继续围绕财政增收这个核心,坚持以建设能源大县为目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着力在煤炭资源转换、水能项目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将尼勒克建设成为自治州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基地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

(一)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

紧紧抓住平庄能源、河南煤化等多家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我县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把煤化工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力争用3年时间,重点煤矿建成规模突破500万吨,煤焦化产量达到300万吨产能。要继续加快煤炭资源勘探整合,力争完成煤炭勘探投资1亿元。全力抓好重点矿区大中型煤矿建设,确保科尔克、71团两个60万吨煤矿按计划建成投产;全力抓好国投公司、平庄能源、河南煤化、恒坚煤业、金正源等百万吨以上规模煤矿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个以上重点煤矿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庆华、枣矿、伊泰、西矿等拟建大中型煤矿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3个项目完成前期审批。全面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确保伊力特煤化工第一组焦炉、瑞祥焦化第二组焦炉建成投产,力促国投90万吨煤焦化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国投、庆华、伊泰、河南煤化等重点煤化工产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3个项目上报待批,至少有1个项目开工建设。

(二)加快发展水电、煤电产业

全力构建水火电并举、大中小水电站协调发展的电力生产格局。切实加快温泉、尼勒克一级、塔勒德萨依、萨里克特水电站建设进度,确保温泉电站年内建成发电,做好寨口、依生布谷、开英布拉克水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再有1级水电站开工建设。继续加快喀什河支流水电开发,确保孟克特一级、浙尼一级、金溪水电站建成发电;力争巴尔盖提一级、浙尼二级、三级和孟克特二级水电站开工建设;启动巴尔盖提二级、浙尼四级、孟克特三级、阿拉斯坦水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使全县支流水电站已建和在建装机规模突破10万千瓦。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0亿度。要进一步加大国投、国电、西部矿业等大企业大集团煤电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完成两个2×30万千瓦煤电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煤矸石劣质煤发电项目,争取瑞祥焦化10万千瓦矸石煤气发电厂并网发电。积极跟进苏布台750KV输变电项目建设,为建设能源基地创造条件。

(三)加快优势矿产勘探开发

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做大做强矿业经济,是我县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继续把地质勘探、资源整合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力争用3年时间,使铁铜矿采选能力达到500万吨,精铁粉产量突破150万吨。一是继续加大地质勘探力度,2010年要完成地质勘探投入2亿元以上,设立矿业发展专项基金,组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专家顾问团,全面研究分析地质成矿、找矿靶区和矿业发展重点,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勘探、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强强联合,加快矿产资源风险勘探和商业勘探,尽快掌握一批可供工业化开发的优势矿产和资源储量,力争在铁、铜、铅锌、镁、金等优势矿产勘探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继续加大矿业整合力度,严格规范矿权市场,坚决制止圈而不探、占而不开、非法转让矿权的行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优化配置”的原则,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努力形成一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冶炼、加工一体化产业集群。三是继续加快矿产开发进程,力争松湖铁矿矿山主体工程完工并正式出矿,南方矿业一期日处理2000吨选矿厂建成试生产,联华矿业一期日处理2000吨铜选厂主体完工,神东天隆日处理4000吨铜选厂正式开工;加快推进哈勒尕提铁铜矿、松湖南铁矿、尼新塔格铁矿、萨海铁矿、阿灭里根铁矿、加曼特金矿及西矿镁业公司年产20万吨镁合金、20万吨硅铁、2×30万千瓦自备电厂,庆华集团还原铁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有3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扶持伊力特、美特尔、思味特、嘉克斯等现有乳品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把蜂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有影响力的特殊产业加以培育,实施黑蜂原产地保护认证、提纯复壮和种群繁育工程,提高蜂产品产量和品质。注重引进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肉制品、特级专用小麦粉、绿色优质植物油、蔬菜保鲜等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拓宽增收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改造和提升民爆器材、建材等传统产业,启动乳化炸药生产项目、水泥厂改扩建工程和大中型空心砖生产项目,同时,在利用煤化工下游产品发展新型建材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五)进一步加大选商引资力度

要转变招商理念,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着力在产业招商、投资实效、投资进度上下功夫,努力选择一批自身实力强、产业链条长、项目推进速度快、决策机制灵活、真干事、干实事的优秀企业,在资源配置、园区规划、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倾斜。对那些长期占有资源、项目进展缓慢、投资力度小、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予以清退。要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决破除只顾部门利益的狭隘思想,对于那些破坏投资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决不含糊。

(六)加快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

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2010年要力争完成《尼勒克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尼勒克县煤炭产业转化基地总体规划》(包括布布拉克煤焦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胡吉尔台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布布拉克煤焦化产业基地控制性详规》、《火车站商贸物流园区规划》,为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奠定基础。要全面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工作,完成布布拉克煤焦化产业基地供水、道路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胡吉尔台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矿镁业公司金属镁循环经济工业园、庆华集团煤化工-冶金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前期工作,力争进驻项目“三通一平”基础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

二、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核心是增加农牧民收入。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主要就是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农田水利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培育以现代畜牧业为重点的四大增收产业实现突破性增长,努力构建农牧民8000-10000元的增收框架。

(一)优先发展现代畜牧业,培育增收主导产业

要坚持以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目标,以扶持发展“千百十”工程为重点,狠抓饲草料基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开发式牧民定居、品种改良、防疫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牧区牲畜机械化转场,在加快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上实现突破。一是把规模化养殖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引领性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的原则,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养殖小区建设步伐,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促进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整村整乡推进,形成一批集中连片的养殖小区和育肥小区,通过2-3年努力,在养殖规模、养殖水平和发展质量上实现较快提升、较大突破。二是把品种改良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突破性措施。立足既定的畜牧业布局,将牲畜品种改良与“一村一品”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引、选、改”三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采取“一减二增三换”措施,调精品种,调大规模,调优结构。三是把牧民定居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革命性措施。要按照“定的下、留得住、能发展、早致富”的要求,采取集中搬迁和异地插花安置等形式,把牧民定居与扶贫开发、抗震安居、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等利民惠民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定居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民定居水平。同时,积极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畜产品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四是把动物防疫体系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保障性措施。要坚持防疫先行,树立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积极推行动物合作防疫试点,落实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警应急机制,确保畜禽防疫免疫率达到3个100%。要坚持“立草为业”的发展观念,加快推进以牧区水利建设为重点的饲草料基地建设。

(二)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

围绕发展特色、高效、绿色有机生态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单位产出,挖掘增收潜力,种植业实现人均增收194元以上。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面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积极创新农业种植模式,以千元田、万元田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县试验推广间作、套种、旱作、立体栽培和多熟制等先进适用的高效种植模式,着力提高单位产出和单位效益。全面提升设施农业综合效益。坚持“巩固新建的、改造原有的”,把重点放在巩固已建温室大棚、提高技术服务、做好市场开拓、提高增收效益上,把设施农业做精做强,确保所有的温室大棚达到深冬生产标准。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要坚持“抓基地、抓市场、抓品牌”,大力推广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做好主要农产品及生产基地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申报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通过打响绿色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在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方面予以农牧民更多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农技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引进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鲜活农产品保鲜库。

(三)围绕生态富民目标,全面推进林果业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质高效的原则,推进林果业进好地,努力做出特色、做出规模,提高林果业效益,林业实现人均增收30元以上。2010年筹资300万元支持林果业发展,实现新增特色林果面积2万亩,力争到2012年,全县林果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四)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提高非农收入

劳务创收是提高农牧民增收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要坚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劳务派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和领域,千方百计促进多渠道就业。要进一步加大致富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结合实际开展适合就地就近转移的产业工种培训,提高农牧民劳务创收技能。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本地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求,开辟农牧民增收新途径。

(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环境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从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抓起,又要量力而行,谋划长远,区分轻重缓急,扎扎实实推进。2010年,要投入资金440万元,着重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重点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启动S315线及乡镇重要公路沿线村容村貌的环境改造整治工作,年内创建4个州级示范村,在每个乡至少创建1个县级示范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支持农牧民在庭院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特色林果,推广清洁能源。

(六)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强化“三农”服务功能

要更加科学地建立起稳定的“三农”投入和政策保障机制,确保对农业重点工程和农村重大民生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对设施农业、养殖小区、牧民定居等农牧业项目实施财政贴息贷款,完成县“三农”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切实提高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继续实施“万千百工程”,真正把县委的决策部署变成广大农牧民的实际行动。

三、以提升旅游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始终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与科学规划相结合,与促进农牧民增收相结合,着力在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差异化、旅游服务品牌化、旅游设施标准化、旅游经济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辐射带动三产、促进就业的一项富民产业,力争实现自治区“旅游强县”创建目标。要密切配合自治州大旅游整体规划,完成唐布拉景区和吉仁台库区建设详规、唐布拉民俗风情园规划和河谷次生林植物观赏园规划。针对我县旅游资源与周边县市相比共性多、特色不明显的现状,要打破同质化框架,力推唐布拉“绿色峡谷”游,开发喀什河漂流探险游、吉林台库区水上游、巴尔盖提和布隆温泉休闲疗养游、乔尔玛历史文化红色游和冬令时节冰雪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鼓励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旅游,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文化元素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旅游品位和吸引力,使尼勒克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休闲度假旅游首选目的地。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加大精品景点、特色产品、人文景观的宣传推介力度,引进或成立2-3家旅行社、旅游公司,提高“唐布拉”品牌知名度。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和资金支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点接待和承载能力,年内启动唐布拉景区接待中心及相关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化解“景牧”矛盾的有效途径,努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景区牧民增收问题。紧紧围绕我县工业基地、精伊霍铁路等重点产业集聚区、物流集散地,加快构建高速、快捷、顺畅的物流体系和其他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生态型城镇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随着尼勒克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城镇建设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尼勒克县不断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作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树立城镇形象,推动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推动城镇向现代环境生态城镇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城镇绿化工作,围绕建设现代化园林县城,以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改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庭院绿化、沿街绿化、小街小巷绿化为基础,以城区成片绿地建设为重点,全民动员、全民行动,使县城面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科学规划是搞好绿化工作的基础。在绿化工作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进行科学规划。2010年重点抓好综合大楼周边绿化和8块街头绿地系统改造工程,争取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全面提升县城美化绿化水平。

猜你喜欢
农牧民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新时期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增收困境与路径选择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