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指导学生作文——新课标作文教学断想

2010-08-15 00:49肖桂姣董亚军
中学语文 2010年12期
关键词:心灵作文思维

肖桂姣 董亚军

走进心灵指导学生作文
——新课标作文教学断想

肖桂姣 董亚军

指导学生作文应走进他们的心灵,具体来说就是:多多鼓励,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指点迷津,教导学生写出个性;民主开放,利用评语鼓舞学生。

新课标 作文教学 心灵 个性作文

“作文,是心灵的舞蹈,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作文才能舞得婆娑,舞得翩跹;作文,也是心灵的歌唱,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走进生活,去感受,就会有独特的体验,或一份情感,或一份思考,或一份想象,把这种个性体验表达出来即个性作文。”作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好自己的“路”。既然要走好,就必须有老师正确的指导,要求老师在指导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设计出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一、多多鼓励,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学生自己内心深处,它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地投入,所产生的能量,其威力远远大于父母的说教、老师的硬性规定。如果自身对某一内容毫无兴趣,只能任心天马行空,教者说得舌灿莲花,学生也如老僧入定,不能撼其分毫。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首先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上的主人,那么应该人人参与。在教师眼中,学生没有优生、差生之分。参与进来是每位学生上课的权力,也是他们的责任。要让全体学生有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感方面有继续了解的渴望。然后降低写作难度,让他们在情绪上克服疑虑和不自信。其次要鼓励学生的成果。哪怕像沙子一样微小,甚至像空气一样稀薄,但它毕竟存在。通过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最后要鼓励学生延伸课堂知识。教育应是一条射线,起点在这里向周围无限延伸,扩展成一个知识的面。在我们课堂内获取到的任何知识都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探索起点。课本中美文的欣赏也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写作的热情。

二、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的写作理念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生活多元化,都应撼动学生的心魄;生活中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多彩的图画,都应涌上学生的心头,涌上学生的笔端。令人遗憾的是,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认识肤浅,思想冷漠,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的目光,认识生活的情意心智偏低。如果对人生的感悟如此苍白,生活的情感如此荒漠,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冲动呢?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拥抱自然,深入社区,走进工厂农村,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学生面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都有了直接的印象、深刻的体验。一旦对生活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三、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形成了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天南地北的学生,他们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与表述,几乎保持着几十年一以贯之的 “惊人相似”。本来,在这深刻的社会思想嬗变中,学生的思维应该有所突破,因为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眼界是最开阔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然而,他们却老气横秋、老调重谈,这不尖锐地暴露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培养了多少思维酷似、无个性差异、无创造活力的“克隆人”吗?教师“克隆”了前人的思想,再来“克隆”未来人。这实在是为人师者的悲哀!今天,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创新思维,彰显个性潜能。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合,营造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才能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见。学生才能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迪。总之,作文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有张力的思维空间,真真切切地让其彰显个性。

四、指点迷津,教导学生写出个性

时下学生的作文,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多数大同小异,了无情趣,呈现出很大的趋同性。他们习惯了以“成人化”的口吻空发议论,他们习惯了套用、滥用信手拈来的背得滚瓜烂熟的哲学原理、人生信条。他们的语言不再负载个性,不再负载情感,不再负载人格,而成了一个看似喧嚣、激越,实则迷失自我的文学虚空物。上品位、出境界、成风格的个性化语言,是浸渍写作主体鲜明的生命色素的个性化语言。所谓个性化语言,它体现在遣词造句及文体的选择与语调、态势和韵味上:或细语潺潺,委婉沁脾;或浩气磅礴,激荡人心;或明快活泼,行云流水;或深刻练达,深沉久远;或质朴清新,朗月清风;或华美高昂,多彩绚丽。善扬抑者,错综之中生魅力;善映衬者,相得益彰见匠心;严谨者,循规蹈矩务其实,如此等等。凡率性而为,凸显生命本色,守法度而不唯法度,求公理而不失自我,随性而发,一任才情的作文语言才能克服虚弱之风而形成刚健之气。

五、民主开放,利用评语鼓舞学生

因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他们对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就应该本着“因材评分”的做法,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凡真正下功夫写作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即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批改作文时,应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突破,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在设计评语时,应遵循指导作文与冶情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善于写“溢美”之辞,让评语尽量具有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美感,具有语言传情方面的亲切感、幽默感,以及鼓舞性。

宽容学生的个性,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灵性。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应受成人思维的局限,不应“圈养”学生的思想,应当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开羽翼,载着童真、童趣、童言自由飞翔!

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高中。

猜你喜欢
心灵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