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自觉与学院精神文化的弘扬

2010-08-15 00:48王昌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弘扬学院

王昌民

(渭南师范学院高教研究室,陕西渭南 714000)

大学文化自觉与学院精神文化的弘扬

王昌民

(渭南师范学院高教研究室,陕西渭南 714000)

“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凝炼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认同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也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文化建设要注重“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

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核心价值;弘扬

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取决于学校是否具有一种动力源。就渭南师范学院而言,“学院精神”的凝炼和弘扬,核心价值的确立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就是这种动力源,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资源配置合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决定因素。而“学院精神”文化能否弘扬,核心价值的作用能否强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内涵十分丰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很广泛,本文就“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方面体现大学文化自觉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大学文化自觉与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针对经济全球化以后文化转型和民族文化认同而提出来的。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1]44“大学文化自觉”的问题,是张岂之先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文化自觉”进行解释时提出来的:“文化自觉指人们对于文化认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联结,需要有一个飞跃,这就是从个人认识扩展到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识和创造。这一飞跃的中介无疑是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大学应当成为文化自觉的先行者、倡导者和传播者。”他着重指出“大学教育理应成为文化自觉的代表。”[2]5

在当今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必然面临着文化转型问题,必然要“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大学的文化自觉在于大学管理者乃至全体师生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3]

综合现有研究大学文化自觉的文献资料,关于大学文化自觉的理解有五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文化视野。以广阔的文化视野考察社会变革、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由激烈竞争而产生的文化转型;第二个层面,文化选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个层面,文化创新。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把握新理论,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成果。在文化领域扩大交流,广泛吸收先进文化的养料,为文化创新奠定基础。还要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第四个层面,学校文化认同。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思想观念上认同;第五个层面,行为方式与自我反思。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各类角色的人,在具体的问题上,在是非观念上自觉地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来判断、反思,选择行动策略和行为方式。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是文化以人为本。[4]40大学文化自觉为大学文化建设指明路径,大学文化自觉要求大学文化建设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

二、文化载体与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凝炼

办学是一种文化活动,是围绕教育目的进行文化传递和传播、文化选择和创造的活动。文化在哪里?“就在人们生活的行为和意识中”[1]47。大学文化在哪里?大学文化渗透在大学的各种活动中,体现在大学的各项制度和师生的行为中,内隐于大学的物质条件和校园环境中。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定位、改革创新思路、教育教学制度、资源配置和管理制度、全校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体现为大学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文化也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表现,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中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校园生活中的表现,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处事方式等,都是行为文化。校园环境、教学和生活设施、建筑物等构成了大学的物质文化。

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其信念、意识形态、故事、传奇和传说都是文化的载体,各种活动、仪式、人际关系等也是文化的载体。规章制度、领导讲话、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和总结、教学档案之类的文本,先进教师、优秀学生的事迹材料,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行关系的典型故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有影响的重大事件,老教授、老领导的回忆录等,都承载着大学精神文化的信息。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和教风之中体现出来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还承载着大学文化的特色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富有个性的精神文化,是一种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规范人的内在动力。

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凝炼是在对某一大学办学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反思,因而是一种文化自觉。凝炼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是“自知之明”的过程。要探究大学文化,必须“首先探索产生于或完整地存在于学术系统内的那些自我确定的观念和信念”。[5]86历史文本的解读正是探索这些观念和信念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过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历届领导的讲话、老教授的回忆文章,查阅历史档案,收集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事迹材料,我们从学院近五十年的办学历程可以看出,在专科时期,广大师生充分表现了“艰苦创业 ”、[6]33“开拓、创造、吃苦、耐劳 ”的精神 ,“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7]26这种精神就是育人为本,励志图强的精神,是培养能够“下得去、留得住、讲奉献、能干事”的基础教育师资的“师魂”精神。升本后,学院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才”的理念,凝炼出了“励志、笃学、求实、敬业”的校训。这些概括、理念和校训,凝结了学院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成果。可见,学院的精神就是“育人为本、艰苦创业、励志图强”。“励志”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集中心思致力于成才目标;“笃学”体现了学院培养“学人”的意识,使学生具备热爱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品质;“求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传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敬业”是对学院教师艰苦创业、教书育人的光辉历史的总结,也是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培养未来教师优秀品德的要求,更表现了学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的坚决态度。校训的八个字是对“育人为本、艰苦创业、励志图强”的学院精神的进一步阐发。从专科时期形成的精神,到学院时期的校训和理念,都贯穿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它包括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院的科学发展,是以励志图强贯穿其中的。

需要特别说明两点:一是学院精神中“艰苦创业”之“业”,不仅指“大楼”之业,即建设新校区和千亩校园之业,也是指“大师”之业,即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之业,更大程度上是指建设一大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之业,产出一批教学科研成果之业,培育出两万多名基础教育教师之业。二是学院精神中的“育人为本”,是教学型院校的使命之所在。北京大学杨承运教授认为:“‘育人为本’是体现大学精神的关键”。因为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大学的崇高精神就应当体现在“育人为本”。[8]

三、学院文化建设与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

要使广大师生员工都对学院文化有所认识,就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院的科学发展,从组织形态、观念形态、制度形态、物质形态和行为形态进行学院文化建设。首先,要在思想上认同核心价值,认识核心价值的作用,这是学院文化建设的观念前提。核心价值的作用在于:第一,具有导向功能。如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就要看这样的方案与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又如我们制定规章制度和各种政策,就要看这种制度和政策是否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否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第二,具有凝聚功能。如学院制定了“建设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目标,我们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谏言献策,做好工作,做出贡献,要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弘扬学院精神。第三,具有规范功能。如学院的校训,提供了价值标准,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行为起规范作用。比如说“笃学”含有以学术研究为志业的意义,它就是对教师科研行为的规范。

其次,要弘扬学院精神、强化核心价值的作用,就必须把学院精神、核心价值从领导者个人的认识扩展到师生员工的认识。这是学院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大学文化自觉的要义所在。第一,让师生员工认识到学院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竞争环境和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任务。通过讲座和论坛分析形势、讲校情、讲学院文化转型,即从以“教学文化”为主转型为以“学术文化”为主;第二,要加强对学院精神的宣传和讨论,要让广大师生员工知道什么是学院精神,它的内涵和功能是什么,它的来历是什么。要通过学院创业历程的回顾、校史教育、办学成就的宣传、优秀人物和事迹的宣传,让广大师生认识学院的文化,学院的传统,学院的特色;第三,要组织研究人员,对学院的校训进行诠释,把它的内涵制成宣传牌立于校园醒目处,让师生都知晓;第四,通过制度建设和学习活动,特别要注意表彰先进教师和名师,发挥他们的教育、感召和示范作用,把学院的核心价值扩展为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把“育人为本”提高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高度,把人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相统一的理念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第五,把学院的“四大工程”的实施与学院精神弘扬、强化学院核心价值的作用结合起来,在每年实施“四大工程”的文件中,要把学院精神弘扬、强化学院核心价值的内容写进去。

再次,要弘扬学院精神、强化核心价值的作用,就要落到实处,以提高质量为办学追求,在质量文化建设上,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创新制度、营建氛围、构建体系。学院“让每一个学生成才”的理念可以看作是质量目标,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建立质量保障机制。重点抓好“四强化”:一是强化质量为本的意识,要进行全员化的质量意识教育,注重营造改进质量的环境、机制和完善质量组织。二是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就是要形成营建质量文化的生成和维持机制,是把营建质量文化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的决定性因素。三是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促进质量观念和质量规范内化。四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弘扬学院精神,强化核心价值的作用,还要继承“艰苦创业”的传统,弘扬“励志图强”的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开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科学发展的文明校园”。重点在“四着力”:一是着力于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二是着力于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三是着力于师生关系的改善,四是着力于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周到的服务,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弘扬学院精神,促进学院文化认同的实践载体

弘扬学院精神、强化核心价值的作用关键是如何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同。认同是解决组织内部不同群体价值冲突的方式。认同是实践的前提。需要通过各种实践载体去解决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问题,以促进学院文化认同。

第一,文化视野上的文化自觉。学院的发展不只是关系到领导者,也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要通过定期的教育思想讨论和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载体,使学院的每一个人都认识到:我们面临着学校间激励竞争的局面,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的不足和引进的困难,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以及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潮的影响,究竟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采取何种策略,都迫切要求我们对学院的发展、特色、质量提高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去考察,考虑文化转型问题,考虑生存发展问题、考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考虑学院的社会声誉问题。

第二,文化选择的文化自觉。潘懋元先生认为,文化选择与创造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他指出了高等教育文化选择的主要途径有四个:一是培养目标;二是课程和教材;三是教师群体;四是校园环境。[9]230这四个途径都围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涵盖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理解了各环节文化选择的意义,也就理解了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如怎样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怎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怎样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些问题上有了文化自觉,就会使学生受益,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同。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的文化选择设置实践载体:一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和系内定期的座谈或沙龙来加强师生的交流,改善师生关系较为淡漠的状况;二是增加校园文化论坛、学术讲座等文化活动产品的“密度”和“频度”,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密度”是指活动的种类要增加,“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次数要增加;三是强化社团活动的学术性、实践性、文化性建设,促使一些社团活动品牌化、特色化;四是要增加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扩大学生选择的余地。特别要增加教育理论类、创新思维训练类和创业知识和方法类课程。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引入要进行严格地质量审查。课程的考察要象专业课程一样严格。杜绝纯粹为了拿学分而选修的情况;五是引导、教育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不仅要参加本系组织的学术讲座,而且要积极参加跨系跨专业的学术讲座。这是关系学生文化选择的问题,必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内容。

第三,文化创新的文化自觉。最突出的是学科文化自觉。教学型院校应不应搞学科建设?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与科研是什么关系?如何认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相统一?学院应以优势学科培育和重点学科建设为实践载体,促进广大教师提高对“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的认识,提高对“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的认识,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教师以学术研究为生存方式,教师之间的互动、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学科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也是对学院“艰苦创业”精神的认同,是对“笃学”、“敬业”的认同。学院要加强学科制度建设,要使学术制度、学术规范、评价标准不仅条文化,还要转化成群体每一成员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要形成有特色的学科亚文化,必须选择有前瞻性学术思想,善于对学术问题做出价值判断,提出有意义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有开放性的学术品格,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团结群体成员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吸取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激发群体成员的研究兴趣。

第四,行为方式的文化自觉。人的行为反映了特定的价值观。每个人的细小行为都可折射出文化的光芒。“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校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10]324是否实现了学院文化认同,从各类人员的行为中就可反映出来。行为方式的文化自觉,其实践载体就是个人以社会角色参与的组织管理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人际交往活动、学习活动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外部环境,每个人的行为都在影响着其他人对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认同。因此,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就是文化自觉的尝试。学院领导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对人对事的态度,如何用人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教师的举止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示范、引导、暗示,也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管理者对资源配置权力的运用,是以服务于师生发展为取向,还是以单纯效率为取向,也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学生的选课行为、考试行为和课外交往行为都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学院要提出这样一项要求,学院各类角色的人员在每年的工作总结中都要反思:哪些行为符合学院的核心价值?哪些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哪些行为妨碍了教师的科学研究?哪些行为损害了学院的声誉?长期坚持这样做,就会形成师生员工的学院文化认同和行为文化自觉。

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凝炼是在对学院办学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反思,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认同,是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对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在思想认识上认同,因而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是指在学院办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各类角色的人在个体行为上有文化自觉,因而也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文化建设要注重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

[1]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2]张岂之.关于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

[3]中国科大:没有文化自觉就难有大学的科学发展[EB/OL].(2008-12-30)[2009-04-15].中国教育新闻网,www.jyb.cn.

[4]王军.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J].社会观察,2005,(4).

[5][美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 [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6]段宝珊.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J].渭南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4).

[7]段国超.二十周年校庆感怀[J].渭南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4).

[8]陈彬.杨承运:“育人为本”是体现大学精神的关键[N].科学时报,2008-09-16.

[9]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 [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10]赵中建.学校文化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College Culture Awareness and Carrying out College Spiritual Culture

WANG Chang-m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Weinan Teachers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The refinement of college spirit and the main value present college culture awarenes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pirit and the main value is also a kind of college culture awareness.On the other hand,it is true to reinforcement of carrying out college spirit and function ofmain value as a kind of college culture awareness.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lture should focus on carrying out college spirit and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main value.

college culture awareness;“college spirit”;main value;development

G640

A

1009—5128(2010)01—0069—04

2009—05—04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 (09YKS018)

王昌民 (1954—),男,陕西蓝田人,渭南师范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詹歆睿 ]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弘扬学院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初等教育学院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