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基本内涵探微

2010-08-15 00:53熊荣元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

熊荣元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廉政文化基本内涵探微

熊荣元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中华廉政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有着多个层面的内涵,包括讲学习、强素质,讲民本、安天下,讲实干、求实效,讲节俭、保廉政,讲政治、守纪律,讲民主、促团结,慎用权、强自律,讲操守、重品行等方面。只有让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形成强大的廉政文化氛围,才能使腐败思想和腐败行为无容身之地。

廉政文化;人民;领导干部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人心向背。而廉政文化是指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是人们赖以建立公正廉明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的思想、精神、制度、政策、风俗及人文素质。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革新、突破和升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强有力的杠杆,是加大反腐败治本力度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举措。

在讲学习、强素质方面,廉政文化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百年来,无数有识之士都把学习作为为官从政的基础和前提,作为获取智慧为社会做贡献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君子学以致其道”。汉代王充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北宋的黄山谷说过“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音无味”。清人萧伦说“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意无佳想,一日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留下了悬梁刺骨、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等无数刻苦学习,终成大业的佳话。我们生活的现实时代,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各种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个新时代,完全打破了过去的知识构架和传统的思维习惯,知识技能快速折旧,要求现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种终身追求、一种作风、一种品位、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情趣。就我们目前领导干部接受教育的情况来看,大多受过正规教育,文化层次较高,文化素养较好,知识视野较广,这是我们做好工作、履行好职责的优势所在。但也要清醒看到世界上的任何知识都是动态的,如果自视过高,终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即使我们有了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学历,这也只是掌握相应程度书本知识的证明。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力。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改革稳定的繁重任务,加强学习显得尤为紧迫。在当前,尤其要注意克服那种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干好工作、不愿用心学习的想法,那种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态度,那种借口工作忙不去学习或者敷衍了事的做法,那种把学习当做装点门面而不是用来推动工作的现象。俗话说:“为官不学半个盗。”居高位而无涵养,常常蛮不讲理、匪气十足、动辄乱拍桌子乱骂娘,这与学识浅薄不无关系。我们一些干部在工作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习惯于“用老方法治新病”,“凭老经验办新事”,“过河不搭桥”,“跟着感觉走”,得过且过,甚至盲目蛮干,这也与学识浅薄不无关系。清末民初的诗人王国维描述的人生三种境界,对我们的干部很有启迪。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应当有一种高度自觉的学习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一种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的境界,一种天下精华尽收眼底的胸襟和气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愤自勉,学而不厌。

在讲民本、安天下方面,廉政文化继承了亲民、爱民、为民、便民的执政为民思想。孔子以“仁”为出发点,以求形成一个养民、恤民、恩民、富民的理想社会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主张把“仁义”之心推广到老百姓身上,提出统治者能不能得天下、保天下关键在于能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安民之道成为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发展的一个源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为己任,为实现人民的幸福,提出民生主义,倡导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毛泽东在继承和批判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把民族优秀传统与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的准则。以民为本、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党才始终战无不胜、勇往直前,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命运的主人。总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志士仁人公正爱民、为民立命,多少忠义之士死而后已、舍命为民。正是这种民生至上的主流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血脉,使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党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脉在于人民、力量在于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的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优势,有效防止脱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关键在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作风飘浮;盲目决策、劳民伤财,不充分听取民声民意;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加重群众负担;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损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廉政文化的内在本质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在讲实干、求实效方面,廉政文化理应表现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卓绝、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的整个历程之中,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有多漫长,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就有多悠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而他本人在惨遭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中外闻名的历史巨著《史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都是歌颂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求真务实精神的,它们是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反复讲,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如果只说不做,仅满足于嘴上说、纸上写、会上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就不能如期实现。为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那种做表面文章、贪图虚名,不去了解下情,对于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用喊口号代替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热衷于搞各种名目的所谓“达标”活动,谈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说的多、做的少,高高在上,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习惯于路边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表面风风光光,实则劳民伤财等不良风气必须坚决革除。

在讲节俭、保廉政方面,廉政文化强调艰苦奋斗、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节俭则昌、淫逸则亡。魏征一生俭以养德,反对铺张奢侈。他曾多次直言劝谏李世民,要节俭消费,爱惜民力,不追求享受。唐贞观十一年,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期亦伐根以求木茂,塞而欲流长也。”唐代诗人李商隐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闪烁着真理光辉的警世名言,把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生活作风这些“小事”联系起来,“奢”既能败己、败家也能败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令人深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有效抵制不正之风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乐于清贫,苦己为民,是理智的生活,智慧的人生,是幸福快乐之源;是砥砺意志、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和奢靡之风。当前,确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享乐的思想在滋长。有的热衷于吃吃喝喝,游山玩水,有的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腐化堕落,甚至跌入犯罪的泥坑。成克杰、胡长清等成为腐败分子,都是先从生活作风上被打开缺口的。这说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如果放弃了艰苦奋斗,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在政治上栽跟头。奢欲虽没有牙齿,但可以吃掉人的理想;虽没有双手,但可以把人推入歧途;虽没有烟雾,但可以熏黑人的灵魂。因此,越是经济发展,越是生活富裕,越是各方面条件得到改善,就越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而应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其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

在讲政治、守纪律方面,廉政文化蕴涵着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强制性思想。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民者,不足谋己虑。”万世之谋、全局之谋、大局意识,就是要统筹考虑整体的目标,整体的利益,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方向。我党建立之初,处于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一个刚刚萌生的力量弱小的党要生存,要发展,要领导全体劳苦大众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没有胸怀全局的气魄和眼光是不可能做到的;它的每一个成员——中国共产党员,没有顾全大局、自我牺牲、令行禁止的党性原则,就必然在党的整体事业的前进中被淘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顾全大局,服从指挥,这是党的事业的要求,也是我们党的政治纪律,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大党,执政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本身就是一件难事,长期执政的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就更不容易。判断一个党是否先进,除了主要看这个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还要看这个党是不是团结的、顾全大局的。因此,必须加倍珍视、维护、增强和发展党的团结统一,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

令行禁止出自《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意思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凡是法令和习惯所影响到的地方,都像四肢身体服从意志一样,这是为政所期望的局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明,执行认真。如果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能做到令行禁止,那么事业的成功便是意料之事了。对此,我们必须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和扭曲的政绩观。如一些地方明知一些企业是国家明令淘汰以及会造成严重污染的,仍无视环境污染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的恶劣影响,通过行政干预“开绿灯”。还有一些地方把小矿洞当作地方财政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了追求一点点财政收入而不顾中央三令五申,执行力度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发展保护支柱产业的旗号,为不法矿主发放“通行证”,充当代理人,纵容矿主非法经营,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国家的政令“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出现“肠梗阻”现象。这些都是没有大局意识、都是不健康的政绩观,必须坚决克服。

在讲民主、促团结方面,廉政文化彰显着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丰富内涵。古代文化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容天下之事、汇百川之流”、“海纳百川”、“五湖四海”、“博采众长”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是凝聚力之源,是领导干部维护领导班子团结的“粘合剂”。发扬民主,重大问题必须经领导集体共同商量,不搞“一言堂”、“家长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一碗水端平,不搞小圈子,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和个人封官许愿,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团结共事,共谋发展。讲到团结,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天下大一统”之义,春秋时期孔子作《春秋》就主张“华夷一家”,这一思想经其弟子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提升,使内聚潮流、外聚力量,孕育、积淀成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团结、追求国家统一的共同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团结在老百姓中也广为流传。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无一人之用”等。当然,讲团结要加强党性修养,要善于化解矛盾,要敢于推功揽过,要善于纳言容人,要互相尊重,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在慎用权、强自律方面,廉政文化凸现出“以公灭私、民允其怀”的为民尽职的思想。其意是说,为官用权力谋取公利而不谋私利,百姓就会信任并拥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齐家治国平天下”,“民为我用,用之不竭”,“物极必反”。江苏省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学凤在任期间,利用职权,在为他人职务升迁、工作调动、解决资金等过程中,收受贿赂人民币59.9万元,被一审判决处以有期徒刑15年,赵学凤从多年的“一把手”一下子跌为阶下囚,痛定思痛,后悔莫及地说:“豹死于皮,虎死于骨,熊死于掌,象死于牙,我赵学凤死于权呀!”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权力本质上就是一种责任,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向权力的主体——人民负责,自觉堵住一切“权”钱交易的路子,在位切莫“死”于权。

在讲操守、重品行方面,廉政文化强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林逋在《省心录》中说:“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诗经《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说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自然有人敬仰,行为光明正大的人,自然有人效仿。相反,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品德不好,即使位高权重,自然不会有多大的权威,甚至失去号召力。唐朝到玄宗后,皇帝李隆基专事享乐,纵情声色,一方面皇族奢糜而尽力搜括四海九州之民膏;另一方面官员大肆收受贿赂,奸臣把握朝政。上下腐败不堪,唐朝走向衰败。明朝李自成打下北京,由于起义军内部互相争斗、生活腐化,结果进京40天就一败涂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一度气势如虹,但占领南京后,享乐腐化,大兴土木,终遭失败。历史上王朝的更迭,无不验证了“清廉则兴,腐败则亡”之真谛。以史为镜,鉴知存亡。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讲操守,重品行,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摆脱低级趣味,决不能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更不能为了贪图享乐去傍“大款”。

总之,中华廉政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足以彪炳人类文化史册。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规范社会秩序有两种手段,一是刑法,二是文化。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孟子说“羞耻之心,义之端也”,康有为说“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要让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形成强大的廉政文化氛围,才能使腐败思想和腐败行为无容身之地。

The Exploration of the Basic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 C lean and Honest Administration

XIONG Rong-yuan
(Wenshan University,Yunnan Wenshan 663000,China)

The culture of building a honest and clear government in China is deeply rooted in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with multi-level connotation which includes an emphasis on study,the improvement of one's quality,the basis of people,peace of the society,and a stress on efficiency and frugality,discipline and democracy,unity and prudent use of power,ethics and good manners.Only by conducting self moral education and creating strong atmosphere of the culture of a honest and clear government,will corruption be eliminated one day.

the culture of honest and clear government;people;cadres

D 261.3

A

1674-9200(2010)02-0063-04

2010-01-05

熊荣元(1968-),男,苗族,云南马关人,文山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王光斌)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院领导简介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我家领导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