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

2010-08-15 00:49方亚群赵丽丽许婷婷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患侧肱骨患肢

方亚群,赵丽丽,许婷婷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二科,河北承德 067000)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对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进行早期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6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跌伤;入院后经积极的术前准备,均行肱骨外科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2 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1]优: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达70%;良:肩关节功能恢复达50%;可:肩关节功能恢复达30%以上;差:肩关节功能恢复在30%以下。术后12周由责任护士及护士长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1.3 治疗效果 术后12周本组40例,优:35例,良:5例,优良率达100%。随访6-24个月,全组患者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 康复护理

2.1 术前康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情况不了解而产生忧虑、恐惧。我们与患者交谈,并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 介绍有关情况:先期介绍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作用和积极意义,以提高认识,取得合作。介绍练习次数并根据患者身体的一般情况和体力而定,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2.2 术后康复护理

2.2.1 康复第一阶段(术后1-7d):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妥善安置其体位,抬高床头,患肢用枕头垫高,肩关节置于前屈外展位,肘关节屈90°;侧卧位时,使患侧肩与躯干平行;坐起时要给予协助,以免患侧上肢用力不当;站立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患肢外展,肩肘部固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麻醉作用消失后,肢体感觉恢复,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做患肢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及腕关节和肘关节的主动运动:即患侧手握拳、伸指及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以减轻手部水肿,紧握拳每次维持10s、放松10s、重复10次为1组练习,每日练习30-50组,训练量以不引起肌肉过劳为度。此阶级为康复训练最关键时期,如能坚持训练,功能恢复较理想,但此阶段也是患者出现抵触情绪最多的阶段。本组有11例在此阶段初期拒绝训练,主要原因是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害怕训练时疼痛及引流管脱出。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护理和专业知识的讲解,消除其顾虑后,11例患者均能主动配合康复训练。

2.2.2 康复第二阶段(术后2-3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后面,一手按住患侧肩部,一手扶住肘关节,先轻度活动,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重复10次为1组练习,每天训练8组。但外展型骨折禁止患肢外展,内收型骨折禁止患肢内收动作。同时,也可教患者自我进行患侧肩关节的锻炼。其方法是:患者健手扶床栏等物,保持身体稳定,患肩完全放松,缓慢向前弯腰,患肢因重力作用保持与地面垂直,向前移动渐离躯干使患肩呈前屈状20s,然后腰渐伸直,患肩还原。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min,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及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度,这种方法可使肩关节得到充分前屈锻炼。

2.2.3 康复第三阶段(术后4-6周):如无不良反应情况下,指导患者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可徒手练习如下动作划圆圈或做钟摆样前后、左右运动。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活动上肢,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水平面划圆圈。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每次活动50-100次即可。此种方法简单,由于没有抗地心引力的作用,所以活动的幅度大,难度小,也不受客观条件及地点的限制。将患侧手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手去触摸健侧肩胛骨。举臂摸头后部(肩外展外旋)。反臂摸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肩外展、内旋、后伸)。患侧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健侧耳朵(肩内收、外旋)。划船动作(肩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前屈、后伸、上举)。用健肢帮患侧肩上举、外展、前屈、后伸。摸墙:患者面墙而立,患者的食、中指在墙上爬动,使患肢上抬,待不能再往上爬时,做好标记,以后逐步改善。每天进行3次,每次重复5遍。当肌力达3级以上可作渐进性抗阻力运动,用哑铃、沙袋等负重方法练习肩部的抗阻运动。此阶段患者最大的顾虑是担心出现再次骨折,从而使训练的动作不规范,没有到位。责任护士应协同家属督促患者练习,使其明白康复护理是以自我护理为主,替代护理为辅,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本组4例患者在做患肢爬墙运动时剧烈疼痛,并且患肢出现水肿,经医生检查后暂停锻炼2d,症状消失后继续进行练习,恢复良好。

2.2.4 康复第四阶段(术后7-12周):除按照上面训练项目每日完成外,还做日常生活的自理训练,如用患肢拧干毛巾洗脸、刷牙、梳头,练习患侧手过患侧头顶摸对侧耳朵等。

3 体会

在人体的大关节中,以肩关节创伤后出现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最高[2]。由于肱骨外科颈骨折靠近肩关节,手术后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高,除了与手术导致创伤及瘢痕形成挛缩有关外,手术后缺乏系统的康复训练是主要原因。唐金树[3]等认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内固定术后可以进行早期康复。本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后亦取得了较好效果。

3.1 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血肿和渗出物的吸收 损伤后局部肿胀是外伤性炎症的反应,加上疼痛反射造成肌肉痉挛,局部静脉及淋巴管淤滞和血液循环受阻,在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上,早期进行适量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对局部静脉起到按摩效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的消退。

3.2 早期康复护理能防止关节黏连及僵硬 由于手术造成肩部结构的破坏,在愈合过程中可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导致明显的肩关节僵硬。早期康复护理可使瘢痕组织保持一定的延展性,从而减轻瘢痕挛缩、关节黏连僵硬,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1]刘擎国.功能煅练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03,2(16):115-116.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7-496.

[3]唐金树,李庆梅,石兴明,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J].创伤外科杂志,2006,8(3):26.

猜你喜欢
患侧肱骨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