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职能探讨

2010-08-15 00:50冯琳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11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职能会计人员

□文/冯琳娜

一、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实现资金效益最佳化。会计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不断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提供信息资料。掌握收支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单位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做出努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得力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资金效益最佳化,就必须加强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只有这样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保护财产安全与完整。社会主义财产是企业、单位进行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条件,管好、用好各种物资,制止铺张浪费、揭露和打击破坏国家财产的犯罪活动是职能的又一重要方面。就某一个经济单位来讲,会计利用它的专门核算方法对各种物资的收发、货币资金的收支等在有关账册和会计资料上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反映。以便随时查明资金,物资的增、减、余的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各单位会计人员定期所做的财产清查、清库,核对账账之间、账实之间是否符合等一系列的账务处理,就有利于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使货币资金不致短缺,各种财产物资不致损毁、浪费和丢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风云变幻的形势下,财经人员更应该洞察秋毫,维护财经纪律,做好资金结算及财务的清查,善于理财,当好管家,履行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这也正是在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又一神圣职责与义务。

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首先,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做兼职会计。有的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由于其发展前景使得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其次,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不依法定规范建账,有些企业根本不设账,即使设账也是账目混乱。

3、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会计人员作为单位“内部人”与单位利益具有一致性,对单位会计业务进行全面监督,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个人的利益。如果会计人员坚持原则制止企业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遭到领导的刁难,甚至打击报复,导致内部监督弱化和缺失。

4、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社会监督是以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审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下,一些注册会计师背弃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在执行业务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无异于为企业内部经营者的造假开了“绿灯”。

5、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对辨别经济活动的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在权大于法思想的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三、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途径

1、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财会制度。经济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行动指南,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的具体化,是指导财会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法则和依据。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执行这些经济方针政策,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指导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对原来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核算模式,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项根本变革。这些经济政策和新的会计制度都是企业财务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对此财会人员应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坚持执行。

2、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审核监督,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通过集中核算对单位财务严把审核关,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能,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对单位的每笔经济业务均按权限规定实行层层审核把关,防止单位挤占、挪用、滥列乱支等违规违纪问题。

3、积极参与和组织财务决策。财务决策主要是制定和选择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方案,它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筹备资金决策、资金投向何种生产经营决策、技术改造决策、成本核算决策、利润分配决策以及财务计划编审和会计核算方案指定等决策。企业这些重大的决策,有涉及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的,有涉及各方利益关系的,有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管理决策的,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决策,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和预测,及时正确地为领导提供决策要求的依据,促使企业的重大决策不偏离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经纪律,从而保证企业的决策得以实现。

4、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会计核算、监督的基本要求。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以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为要求,指导财会人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多变,财会人员的工作范围、内容,也越来越广阔、越深刻,财会人员要做好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行为。在日常工作中,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职业工作中,做到诚实正直,廉洁奉公,保持其会计工作特有的独立性,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坚决维护财经纪律,依法进行会计监督,努力开展增收节支,为提高经济效益把好财务收支关。

[1]颜秀文.浅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

[2]于崇玲,邹小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J].2008.21.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职能会计人员
职能与功能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