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专业二外日语学习能力

2010-08-15 00:46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日语能力课堂

姜 丽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一、引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操作系统,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征、课堂气氛等,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学习毅力等。就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因素并无明显的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非智力因素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引导其健康发展是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二外日语特点

二外日语是指对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一门外语知识的学生所实施的教学。第一外语最大量的是英语,而在第二外语中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现实经济、商贸、国际地位等关系日语成为相当普遍性的选择语种。由于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字形,因此许多学生在完全没有接触日语之前就对日语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而认为日语很好学。而一度深入学习进来,才发现日语的难度。这种反差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滋生。汉语、英语、日语分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从语音、语法到文化背景都不同。日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特别是英语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迁移进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体察、了解学生在深入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思想的波动,引导培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树立信心。并注意引导学生将汉语、英语学习中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放到日语学习中来。

作为二外日语一般开设三到四个学期,每周4课时,按一学期17周,累计在200至270课时左右。这只相当于本科日语专业课时的六分之一不到,且专业日语根据语言特点,听、说、读、写、译都有相应的课程,课型划分明确而精细。但二外日语的学习虽然也必须要遵循语言学习的特点、要求,却难以细致划分课型。所有的课型特点都要在不划分课型的课堂上完成。因此二外日语的教学在时间上是紧凑的、内容上是综合的,纵向横向深化学习是同时展开的。这便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二外日语的教学特点和要求,重点把握好课堂。

三、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二外日语学习的影响

“教学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1](P83)缺乏智力因素教学无法进行,而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教学则难以展开和延伸。学生的智力活动主要是观摩、思考。记忆、想像等心理活动。对于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活动既依赖于智力活动又对智力活动起着推动和调节作用。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智力,必须同时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而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在二外日语学习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学习效果。”[2](P77)学习动机包括学习动力、好奇心、对成功的向往、对新知识的渴望等等。随着日本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中日交流的日趋频繁和深入,大多数学生已认识到日语学习的重要性。其学习动机也出于这种外部需要。但是作为学生个体,这种动机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存在显著差别。所处地域的不同与外界交流的愿望明显不同,决定了二外日语学习质量的不同。而目前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二外日语主要是:日语是教学计划开设的必修课,为了应付考试;取得日语能力资格证书;多一项技能毕业后会被好单位录用;或者想到日本留学。这种种学习动机也能促进二外日语学习,但如果将这种动机发展为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势必极大提高二外日语学习积极性。

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日语学习不感兴趣;二是外语学习能力差,专业英语的学习已觉负担很重,再学一门外语感到特别吃力,往往是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三是不喜欢日语老师进而不喜欢听他的课,不喜欢日语等。对此种种现象就要求日语教师要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心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实物、情景、借助于文化背景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日本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学习日语的兴趣。

2.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习方法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习者观察、组织、分析等方面的认知方式都有不同的习惯性倾向,再加上性格的差异使得理解和组织信息的方式也各有不同。”[3](P179)有的外向胆大,有的内向腼腆;有的擅长形象思维,有的擅长逻辑思维;有的靠视觉学习效果好,而有的仅借听觉获取的信息记忆更长久。通常成绩优等的学生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如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思考自己的答案,并主动与老师同学讨论。课后寻找一切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但课堂上表现冷漠、厌倦,对老师的提问总是畏惧,课后更是将日语抛到九霄云外。对不同成绩、不同表现的学生教师绝不能厚此薄彼。而是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长处以调动他们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重视学习过程中个性化问题,要把每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个体,下达不同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而各有所获。

四、教师的言行对学习者的影响

1.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习动力的先导

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启动思维运动的过程。是需要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高度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起着先导作用。“一个富有人格魅力且具有强烈的教学激情和饱满热情的教师必将吸引他的学生由喜爱、敬重变得求学、好学。”[3](P162)对教师有认同感、信任感便能主动服从、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保持与教师思维同步,主动地接受和获取知识,产生学习动力。如果教师缺乏人格魅力、教学不负责任,那么学生对教师没有信任感转而对所教的课程丧失信心兴趣。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成绩差能力低。因此,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和人格榜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对学生的尊敬爱护。这是长期努力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知识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充实新知才能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吻合,才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受社会需要喜爱的人才。

2.教师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1)课堂表现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学决不能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激励思考的启迪者。”[2](P127)教师应在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解决困惑,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教师不良课堂表现如:表情呆板,教学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教学过程中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课堂情绪不稳,对学生要求苛刻,经常训斥学生等等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疲劳和厌倦感。现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需要被重视,要求真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切身感受日语知识、日本文化的魅力。如果教师不善于引导,一味“满堂灌”,势必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课堂组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课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对学生失之管束,放任散漫的放任式课堂会让学生觉得上不上日语课,有没有日语老师都一样,而对学习产生低期望。对学生管制过严,言听必从的专制式课堂会使学生失去了自由思维的空间,而对教师产生反感,对日语产生厌倦。真正又有效又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是师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动态交流的课堂。这种富于交流和情感的课堂会使学生主动进入角色进入兴奋状态,师生不断产生共鸣,形成融洽与默契从而焕发学习热情。

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开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现教学目标

教育部修订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规定:“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4](P142)这就明确了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国研究生二外日语考试也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而将所有的考题全放在阅读中来进行。阅读它是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将日语课当成简单的语法、词汇规则的罗列,当成日汉互译课,既违背了“大纲”的宗旨,更跟不上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作为日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在二外日语教学中不断开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热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学生不断提升日语应用能力的阶梯。笔者曾作如下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关系

教师要经常进行课后反馈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写日语心得。课后的交流或课堂口语活动等来进行,针对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列出专题让学生做准备进行讨论。这既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练习口语,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发现学生对教学的要求,而调整教学。

2.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

教师要真正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多鼓励,体察学生的情感,并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坦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获取的成就要及时给予赞扬,使学生能真切体会到学习的幸福感,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学生的不足要及时指正使他们能客观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调整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

3.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在《教学大纲》指引下,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学习日语的目的,个人过去学习外语的经历及方法,以及对日语学习的期望。以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定教学过程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4.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一节课的成败不是看教师教学精彩与否,而是看学生掌握得好不好,活动得怎样。当然“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关键要看是否有助于所教的学生,是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2](P37)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需要、能力和兴趣灵活地、创造性地将各种教学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并根据自身的个性和教学风格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六、对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1.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二外日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二外日语教学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重视语言的知识到注重培养语言的技能;从重视语言能力到注重交际能力;从只重视教师如何教到注重学生如何学;从单一地灌输型转向双向地平等交流性。无论是日语教师还是日语学习者都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要走出那种以学生在各种日语考试中获得多少分数,得到多少日语过级证书的应试教学。而是要树立以培养学生以日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二外日语的教学目的。这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学生的自主学习

日语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语言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语言现象,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认知后的自主学习更为重要。教师要“利用学科的特点,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5]并设立检查奖惩机制。这必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理设置二外日语开设时间,落实“二外日语教学四年不间断”

二外日语普遍是在三、四年级开设。第七学期一般会有1至2个月的专业实习,第八学期是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一般不开课。这就耽搁了1/3的二外日语上课时间,使得教学任务都很难按时完成。而且三、四年级是专业课程提高、加深的阶段,专业学习本来就压力很大,使得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来学习第二门外语。一直以来,我国二外日语的教学质量普遍欠佳,大多数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因二外日语不合格而落榜,我想这和二外日语开设的时间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将二外日语放在一、二年级开设,这期间英语专业都是开设基础课程,且课时量也不大,这样既不会给学生带来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再来学习一门外语,还能保证二外日语的总学时。到了三、四年级再将那些英语专业学得好,而且学有余力,日语又学得好,又愿意继续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二外日语教学。这势必大大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质量,提高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通过率。而这部分同时掌握两种外语的学生毕业后必将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为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日]高见泽孟著.黄文明编译.日语教学法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文卫平,朱玉明.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4]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全辉霞.论在非英语专业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怀化学院学报,2009,(1):156-158.

猜你喜欢
日语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美在课堂花开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