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及检测

2010-08-15 00:51董长竹
山西建筑 2010年24期
关键词:记录员冲器终孔

董长竹

1 工程简介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某热电厂三期扩建项目,2×150 MW空冷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2×480 t/h循环硫化床锅炉,属坑口电站。根据业主意见,为加快工程进度,主厂房等主要建(构)筑物和部分附属建(构)筑物基础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

1.2 地形地貌

场地原始地貌类型主要为河漫滩、阶地,地貌成因为古河床冲、洪积形成,由于热电厂修建时对场地进行整平,厂址区现已看不出地貌原始状态特征,目前厂址地形较为平坦,地势总体趋势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

1.3 地层结构

1.4 地震效应

厂址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对建筑属抗震不利地段。根据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 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有关规定,综合分析认为:本工程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

2 振冲碎石桩设计

2.1 振冲桩简介

振冲法地基处理是利用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对松散土层进行加固处理的一种方法,按照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换和振冲挤密[1]。

振冲置换是利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下边振边冲,在软弱黏性土地基中成孔,在制桩过程,填料在振冲器水平向振动力作用下,挤向孔壁的软土中,从而使桩体直径扩大。

振冲挤密是在振冲器重复水平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下,地基产生周期性剪力,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砂土的结构逐渐破坏而发生液化,砂颗粒重新排列,孔隙减小,这样,土体由松变密。

2.2 设计概况

设计执行规范为DL/T 5101-1999火力发电厂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本工程为振冲挤密法。设计布桩方式为正三角形,两种桩间距类型,一种桩间距为1.5 m,桩径1 m,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 kPa;另一种桩间距为1.8 m,桩径1 m,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30 kPa。施工参数控制按原体试验报告执行。

2.3 设计问题

2.3.1 护桩问题

本工程业主对护桩排数问题提出过质疑,DL/T 5101-1999火力发电厂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对护桩数量规定为“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排~2排桩”,而DL/T 5024-2005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中对护桩数量规定为“当为消除地基土液化时,宜在基础外缘扩大2排~3排桩;为其他目的时,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排~2排桩”。

解释:该条文为建议性条文,且未布置两排桩的区域是因为上部的荷载较小,故选择扩大一排桩,不违反规范要求。而烟囱基础由于结构的特殊性,采用2排~3排护桩的方案。

2.3.2 终孔条件

本工程试桩报告中相关参数不严谨,其终孔的条件为“振冲至设计深度或进入强风化砂岩50 cm左右,此时不再进尺而电流值明显增大至80 A~90 A左右,即可终孔”,这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

解决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终孔条件更改为“电流为40 A~60 A,且振冲器不再进尺为最终控制条件,不以入岩深度及入岩电流作为主要依据”。

2.3.3 褥垫层材料

设计要求褥垫层材料“换填400 mm的碎石垫层,垫层压实系数λc应大于0.93。垫层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 mm,且应级配良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碎石质量不高,设计同意换用卵石。

设计要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3,由于碎石或卵石无法作压实系数试验,进而无法控制压实质量,经现场考察,决定采用级配砂卵石进行换填,并按压实系数0.93进行控制。

3 振冲碎石桩施工

3.1 施工工艺

3.1.1 施工前准备

清理平整好施工场地,平整堆料场并进石料,接通电源、水源,制作泥浆沉淀池,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布置好桩点。会审施工图纸,报审施工方案,申请开工。将所有桩进行顺序编号并出桩编号图,准备好施工记录表。

3.1.2 造孔

吊车、装载机发动完毕后,吊起振冲器,先检查水源、电源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然后启动振冲器,先预振3 min~5 min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桩位,振冲器下端离地面20 cm左右打开水源并开始制孔,供水水压须保证0.4 MPa~0.6 MPa。

记录员开始记录施工记录表,填写施工部位、序号、桩号、日期、记录人造孔及制桩各参数、入土深度等,要求数据准确,完全按照电流表及电压表数值记录。

吊车司机控制振冲器下沉速度,保证以1 m/min~1.8 m/min的速度下沉造孔,要求保持振冲器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在桩长基本达到设计长度时,记录员必须进行控制,终孔条件为振冲器不再进尺,上部钢缆在保持松软的状态时,振冲器跳动不小于12 s,可以认为终孔然后进行三次冲孔。

3.1.3 清孔

造孔时返出的泥浆较稠、孔中有狭窄或缩孔地段时应进行清孔。清孔可将振冲器提出孔口或在需要扩孔地段上下提拉振冲器,使孔口返出泥浆变稀,保证振冲孔顺直通畅以利填料沉落。

3.1.4 填料、加密

清孔完毕后记录员指挥装载机司机进行填料,要求装载机司机注意分拣石料冻块,将冻块拣出统一堆放,并在记录员许可后往桩内填料,加密段不超过1 m,并由吊车司机控制振冲器进行振密。

振密控制方式为振冲器不再下降,并且电流增大至约60 A~80 A即可认为达到振密电流,振冲器在达到振密电流后由记录员进行记录并控制留振10 s~12 s,然后记录员指挥吊车司机上提振冲器,并由装载机司机进行填料,不断往复直至成桩。

3.2 施工注意事项

3.2.1 质量控制要点

吊车司机必须服从记录员的指挥,包括制孔、成孔、振密等各项工序,装载机司机必须服从记录员的指挥,在记录员许可后方可给桩加石料。记录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参数进行控制各项工序,主要控制参数包括:终孔条件、振密电流、留振时间、加密段长度等。

3.2.2 无施工记录桩

桩基大面积施工完毕后,对汇总的桩号逐根核查并重新定位,安排挖掘机挖出确定是属于哪种情况,如果是未施工的,则立即安排施工该桩;如果已经施工的,则补上该桩的施工记录(后补的施工记录参照相邻的桩施工记录)。

3.2.3 未打到底的桩

这部分桩基可能是由于底下有原建筑物基础或者树根等形成障碍,导致振冲器无法进尺。对于这种桩,在每日的桩数报表备注中注明无法打到底,并进行汇总。桩大面积施工完后用挖掘机开挖,挖至地面3 m~4 m后再进行成孔,如能正常成孔,用土分层回填后按正常桩施工;如不能正常成孔则在桩基施工完毕、土方开挖完成后,对汇总的桩号逐根核查,确定好桩位后进行补桩或者申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4 振冲碎石桩试验检测

4.1 原位试验

原位试验一般在地质勘测完成后的初设阶段进行,由设计单位出具试桩任务书,明确试验机具、试验施工参数、试验地点及工期、检测方法及项目等,由勘测单位进行现场试桩。试桩完毕后出具试桩报告,对按试桩任务书所述的方法进行施工后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桩体材料、施工主要设备、施工工艺及参数、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提出合理建议,供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

4.2 桩基检测

质量检测点的位置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和平面分布的均匀性,在建(构)筑物基础的重要部位及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地段均应布置检测点。桩体检验采用动力触探方法,桩基质量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进行检测,桩间土采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桩间土挤密效果。检测完毕后由检测单位出具检测报告,明确施工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供检测所得的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压缩模量,并对振冲碎石桩桩体、桩间土及复合地基的密实性、挤密效果作出评价,作为桩基验收及验槽的依据。

5 结语

振冲碎石桩技术比较成熟,加固费用低于混凝土灌注桩及预制桩,同时处理效果优于换土垫层法,处理后对地基承载力提高明显,因此是一些地区的优先采用方法。通过对振冲碎石桩的设计、施工及检测的了解,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碎石桩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及费用控制,更好地进行施工管理。

[1]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火力发电厂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34.

[2] 华东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49.

[3] 朱建刚.碎石桩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24):125-126.

猜你喜欢
记录员冲器终孔
四川诺克ROCK-1300型全液压便携式钻机NTW钻具终孔1050m
顶板走向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在孟津煤矿三软突出煤层中的研究与应用
快来和小小记录员一起围观家乡新变化
有趣的科学课
浅谈普通客车车钩缓冲装置故障分析及处理
南美洲高填方粉细砂地基振冲工艺改进及应用
时间记录员
对接框接头定位方法工艺改进研究
泡沫铝隔冲器设计及其对卫星可展开附件收拢状态力学特性的影响
冲孔灌注桩施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