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在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术前应用

2010-08-18 02:26唐雪梅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
关键词:催产素人民卫生出版社产科

唐雪梅

(苏州市太平卫生院 江苏苏州 215137)

随着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善及提高,选择性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最常见、最难预见的宫缩乏力率的增高也日益得到重视。受临产后剖宫产明显降低宫缩乏力风险的启示,近3年我院采用术前小剂量催产素诱导宫缩后再进行剖宫产,以期降低宫缩乏力发生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 月到2008年8月,我院产科分娩总数1200例,其中顺产900人,剖宫产300人例,产科因素手术者180例,社会因素手术者100例(有产前征兆行剖宫产者20例不在观察范围内),择期手术孕妇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5.4岁,孕周38~41+6周,初产妇70例,经产妇30例,均为单胎。术前均无产前征兆,无胎儿宫内窘迫。对其中随机60例予小剂量催产素诱导出现宫缩后行剖宫产(观察组),40例直接行剖宫产术(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周、孕次、身体状况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5%葡萄糖+催产素2.5U静滴,从8滴/min开始,专人观察用药后子宫收缩情况。适当调整滴速,最大不超过20滴/min。出现不规则性腹胀、腹痛时为达效。置手于宫底可触及阵发性宫缩为宜,达效2h后入手术室行剖宫产术。

1.1.2 对照组 均未行催产素诱导宫缩,直接行手术。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表2 2组患者的术后效果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

60例术程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发生宫缩乏力。

2.2 对照组

30例术程顺利,1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宫缩乏力,经积极处理后30min内恢复宫缩7例,1h内恢复宫缩2例,1例积极处理无效后行子宫切除。宫缩乏力者术后2h内出血量都达到500mL。宫缩乏力率及产后出血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1]。它的发生时刻给医务人员敲着警钟。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率一直是我们苦苦探索的问题。而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宫缩乏力[1]。人工合成纯化的催产素是一种九肽激素,具有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在体内被催产素酶破坏,半衰期约3min。所以它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药物而在临床广泛应用[2]。过去对催产素的认识不足及使用不当,造成人为性产科医疗事故。此后催产素被严格控制使用。我院在整个静滴过程中对催产素浓度和滴速严格控制,对孕妇及胎儿进行严密监测以确保其安全,在临床上确实降低了择期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率及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试用。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王若楷,李法升,刘长青,等.现代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催产素人民卫生出版社产科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催产素有助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