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

2010-08-18 02:26许杰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许杰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仪陇 637600)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是专性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分离率最高的非发酵菌,有关PAE的耐药基因的研究国内已有报道[1]。本研究通过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对其中分离的132株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菌株来源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标本,包括痰及咽拭子、尿液、阴道分泌物、血等培养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同一患者多次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只计首次分离株。

1.2 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血液标本经Bact/Alert-120血培养仪增菌。送检标本均经过VITE-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API 20NE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的鉴定,然后采用VITEK-32分析系统或者ATB PSE-5进行药敏实验,K-B法补充ATB PSE-5试剂条中缺少的左氧氟沙星、舒普深的药敏试验,标准浊度用浊度仪调制1.5×10CFU/mL,用精确度为lmm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根据CLsI/NCCLS标准,对量取的抑菌圈直径作出敏感,耐药和中介的判断。

2 结果

2.1 检出感染部位分布

本组13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呼吸道标本(痰及咽拭子),比例达到83.3%,其次为创面或伤口分泌物,占6.8%,见表1。

表1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感染部位分布

2.3 PAE对抗茵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

本研究132株菌株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30%,耐药率最高为替卡西林(40.6%)和庆大霉素(38.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3.9%;对阿米卡星最敏感,敏感率为76.9%;他唑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均>70%。本组132株PAE中多重耐药菌株共27株,占20.4%。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阳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健康人的皮肤和周围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严重感染,其检出率以痰最多,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组资料显示,我院分离的132株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于肺部感染标本痰及咽拭子(83.3%),其次是创面和伤口分泌物(6.8%),与文献报道相一致,表明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但也有胸水、血液等危险部位感染,应高度重视,防止交叉感染。

PAE感染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是典型的机会致病菌,本研究显示PAE耐药基因的携带率高达93.2%,多耐药基因携带状况严重,同时携带有2个或以上的耐药基因占72.0%。可见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复杂性。本实验用12种抗生素对PAE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AE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PAE对所有的抗菌药物在延长治疗的过程中势必会导致药物的效能下降,耐药菌株也相应增加。PAE对阿米卡星最敏感,敏感率为7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均>70%。值得一提的是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指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一种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同时耐药的菌株。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PAE的数量和耐药率不断上升,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带来了严重威胁。

总之,临床上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布及耐药相关基因分析,意义非常重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避免或慎用敏感率不高的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1]蒋景华,陈文光,章泽豹,等.24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576.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