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灌洗液产生并发症的因素观察

2010-08-18 02:26胡休贤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
关键词:电切术尿道前列腺

胡休贤

(洞口县中医院 湖南邵阳 4223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已成为治疗BPH的金标准,该方法有效率高,远期疗效确切[1]。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术后需要持续膀胱冲洗。需用大量冲洗液。笔者发现不同温度的冲洗液对机体的干扰程度不同,为此对前列腺电切术中和术后使用了不同温度冲洗液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 月至2009年6月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75例,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

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F24及F26尿道探子试扩张尿道后,插入F27奥林巴斯连续冲洗式膀胱电切镜,观察前列腺增生情况及后尿道长度,常规电切前列腺组织,一般先行5点、7点处电切,长度为膀胱颈至精阜处,电切深度达包膜层,使后尿道成一明显通道,然后对两侧叶倾塌的前列腺组织作部分切除。若术中患者病情平稳,估计出血量少于100mL,则尽可能将前列腺增生的两侧叶切除,原则是手术时间不超过2.0h,如为中叶增生突人膀胱,则必须将中叶彻底切除。

1.3 冲洗液的分组及观察指标

将75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例。分别术中及术后用三洋公司干式加温仪162型对膀胱冲洗液进行加温。冲洗液温度分别为A组:20~23℃、B组:24~27℃、C组:28~31℃、D组:32~35℃、E组:35~38℃。病人年龄为(72.23±5.76)岁,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手术时的温度为室温24~26℃;术后测量病人肛温、血红蛋白含量、冲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中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记录手术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值<0.05为统计学意义。

表1 5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低体温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s)

表1 5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低体温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变化的比较(±s)

注:与时间及组内比较aP值<0.05

?

2 结果

术前各组血红蛋白含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随着冲洗液温度的升高,低体温发生率下降趋势,32~35℃冲洗液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冲洗后血红蛋白含量、胸闷、气短、高压、心律失常、烦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和昏迷等并发症,32~35℃组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和术后需要大量液体冲洗膀胱,但冲洗液可经前列腺切除的包膜穿孔处、前列腺静脉窦切开处、膀胱穿孔处等吸收,快速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容量急剧增加和稀释性低钠血症,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为了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的发生,有学者应用了低于30℃和高于36℃的冲洗液冲洗膀胱。但膀胱冲洗液温度过高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出血,过低可发生低体温的发生[8]。本研究中采用不同水温进行冲洗膀胱,表明32~35℃的灌洗液为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的理想的温度。该温度的冲洗液,缩小了冲洗液与体温的温差不均,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也较好的预防了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避免了灌洗液温过高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出血、易形成气雾致手术术野不清等。

[1]叶敏,陈建华,孔良,等.经尿道前列腺切电切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6):362~365.

[2]刘加升,陈家青,孙晓青.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3,2(2):79~80.

猜你喜欢
电切术尿道前列腺
韩履褀治疗前列腺肥大验案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陌生的尿道肉阜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