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不同排气疗法观察比较

2010-08-18 02:26翟秀梅韩笑周海存
中外医疗 2010年29期
关键词:抽气肋间闭式

翟秀梅 韩笑 周海存

(永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河南永城 476600)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生命。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两型。原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通常发生在20~40岁瘦高体型的健康男性,其病因可能与胸膜下肺大疱有关[1];继发性气胸,指继发于肺脏和胸膜各种疾病基础上形成的气胸。自发性气胸治疗的方法分保守疗法、排气疗法、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2]。本文对排气疗法(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闭式引流、多次胸腔穿刺抽气等不同疗法)进行观察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4 月至2009年4月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临床胸部正侧位X片或胸部CT检查明确)112例,男105例,女7例,均为住院病例。特发性气胸(无肺部基础疾病者)65例(58%),多数为青壮年男性,体型瘦弱型。继发性气胸(肺部基础疾病者)47例(42%),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在16~75岁,绝大多数在18~30岁,平均年龄24.86岁。主要症状有:胸痛、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或原有呼吸困难加重)。所有患者的诊断均采用第7版《内科学》教材诊断标准[2],对于肺脏被压缩<20%的自发性气胸不列入该治疗范畴。患者分为3组,3组在性别、年龄、气胸类型、肺压缩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引流治疗组:使用外科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穿刺抽气治疗组:多次胸腔穿刺抽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中有38例取得成功(95%),2例(COPD继发气胸)引流失败有持续大量的气体逸出,行负压吸引1周无效,最后行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闭式引流,1例治愈;另1例仍持续大量的气体逸出,出现皮下气肿,后手术治愈。2个月内2次复发1例,3个月内复发1次1例,均为同侧,重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愈。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闭式引流38例,成功37例(97.37%),1例1个月内复发,第2次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组34例,治愈25例(75.29%),其中9例经抽气后短时间内肺复张不佳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愈。组间治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种气胸治疗方法结果和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与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治愈率、住院时间相近,并发症(皮下气肿)发生机会少。而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闭式引流,需要皮肤切开约2cm,同时钝性分离肋间肌至胸膜腔,切口缝合1~2针,缝线固定引流管,创伤较大,术后问题较多,如皮下气肿、患者生活不便、医疗费用增加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外科切开粗管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3]: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皮肤切开,免去缝合及拆线的不便,创伤小,皮下气肿发生机会少;护理方便,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对于气胸面积大或交通型气胸,可随时用注射器抽气,加速肺复张。由于该方法采用的引流管是深静脉穿刺管,质地柔软,组织相容性好,治疗时患者无明显的不适感,术后患者胸部活动限制少,生活方便,因此容易被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较多次胸腔穿刺抽气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另外,多次胸腔穿刺抽气可能造成患者精神紧张等,而且反复穿刺会使医疗费用增加。不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亦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直径小,不宜用于胸膜裂口较大有大量气体排出者及张力性气胸[4]。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2~1654.

[2]谢灿茂.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122.

[3]肖天津.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494~495.

[4]李辉.自发性气胸.现代胸外科急症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06~309.

猜你喜欢
抽气肋间闭式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
闭合性气胸采用深静脉留置针行闭式引流与胸穿抽气的疗效比较
高空台抽气系统补气量的PLC数字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