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2010-09-05 06:16井冈山大学刘锦云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吉安市旅游农村

井冈山大学 刘锦云

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农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时间跨度短和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等特点,主要包括农业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牧场旅游、渔村旅游、水乡旅游等。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发展前景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调整,增加的三个传统节日的假期时间都为一天。这种短假制度为我国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吉安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资金不足、管理不规范、宣传促销不重视等。为此,要使吉安的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必须重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吉安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1.1 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

当地农民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到旅游的服务行业中来,为自己创造财富。比如,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或者出售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民间工艺品等,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收入。

1.1.2 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乡村旅游的兴起,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把一部分城市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强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并且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各种资源、资金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1.3 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旅游业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需要众多的服务人员。并且旅游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拱更多的岗位,缓解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压力。

1.2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2.1 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在乡村旅游兴起之前,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

1.2.2 有利于拓展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1.2.3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而且旅游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文化的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保护意识更加强烈。

2 吉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

乡村旅游涉及农村社区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保护等内容,需要一个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吉安市政府尚无一个系统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仅仅只有市旅游局一个部门管理乡村旅游事务,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在利益方面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问题方面无人管理、互相推委,经营者的利益、游客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无力解决。

2.2 产品形式单一,深度化、特色化不够

目前开发出的多数乡村旅游项目,都有产品项目单调的缺憾,形成“春季花开,秋季摘果”的单调模式。如多数以瓜果采摘为主的项目,除了瓜果成熟的季节以外,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内都无法吸引旅游者前来。许多乡村旅游活动仅限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此外,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也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在原有生产基础上稍加改动和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从而影响了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比如我市的钓源古村和陂古村就是产品雷同、重复、缺乏创新的突出表现。

2.3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境状况堪

虽然吉安市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重视和投入,但是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单靠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许多基础设施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得不到建设和维护,环境状况也得不到改观。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甚至吉安市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根本就没有这些设施;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2.4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吉安市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对本地资源状况分析不够、对开发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他们往往简单以为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便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地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包括农业资源基础、乡村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基础、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投资条件等认识不足。

2.5 培训工作不到位,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普遍偏底

吉安市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重视,致使旅游从业人员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认识不足,而且缺乏扎实的基础。最终导致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便低。这个方面集中表现在制定的培训计划没有很好的落实,只是应付了事!结合具体的情况可以看出,吉安市的旅游从业人员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认识不充分,理解不到位。导致向游客介绍宣传吉安市旅游情况时仅限于推出井冈山,而忽略吉安市其他优秀的乡村旅游资源。

3 吉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3.1 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行政管理及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先期的法规要点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纲要”、“ 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开展申请条例”、“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和“ 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自律管理。吉安市政府必须做好这步工作,否则管理制度跟不上,将造成管理混乱,最后将导致乡村旅游无序、不健康发展。

3.2 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吉安市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代表庐陵文化的渼陂古村,有代表我国佛教文化的青原山净居寺等乡村旅游景点。有着乡村建筑、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深厚的乡村旅游文化。当前我市在挖掘乡村资源文化内涵方面做的很不够,导致缺乏具有特色的产品,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只有将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这些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乡村旅游才不至于局限于观光游览和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才能更具有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3 吸引多方投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3.3.1 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

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我市政府、市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政府采取补贴的办法,支持乡村旅游经营点改善接待服务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设立发展乡村旅游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3.2 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民投资

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必须完善我市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首先要改变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的限制,除关系国计民生的非营利性农村基础设施外,其余方面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扫除相关制度障碍。其次,由于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盈利水平较低,且具有一定公益性质,为增强其投资吸引力,政府可对投资者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积极鼓励农民投资,引导农民投资兴建家庭旅馆、餐饮、娱乐、购物设施以及自办农家乐旅游项目等等,以此来提高农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4 抓好培训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4.1 加强对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的培训

大多数游客都希望同从业人员直接进行交流,了解一些旅游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旅游知识的缺乏和不足,势必影响游客的整体感受。而且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有利于从业人员更好的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式和趋势,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和积累经验。

4.2 加强规范服务培训

乡村旅游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规范和标准化服务,特色就不可能存在。目前,吉安市在乡村旅游服务上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4.3 加强对本土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培训

要认真挖掘和总结吉安市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并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使乡村旅游与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旅游文化品味和服务档次。

5 强化宣传促销工作,拓展乡村旅游营销市场

吉安市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宣传没有到位。靠的仅仅是经营单位和乡村的单打独斗,这样不可能会有好的效果。吉安市要在市政府的主导下,整合宣传促销组织,统一进行宣传促销。通过充分发挥各方面所拥有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营销和社交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来达到营销效果。

吉安市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并且大力改善乡村的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

[1]夏华丽.浅析我国乡村旅游[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2.

[2]徐国飞.试论我国乡村旅游[J].江苏商论,2007,(2).

[3]洪德慧.浅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及意义[J].旅游经济2007,(9).

[4]唐勇,黄俐波.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J].企业经济,2007,(4).

猜你喜欢
吉安市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吉安市老年大学正式揭牌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旅游
江西省吉安市2010~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