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作用的观察

2010-09-13 06:26张淑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危儿婴儿发育

张淑梅

在高危儿中,除了一些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视力听力障碍、惊厥、精神发育异常等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存在轻度脑功能异常,在婴儿期看来还正常,既孩子的身高、体重及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到了学龄前期或学龄期时会出现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1]。为了减少高危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降低伤残儿发生率,我科于 2008年开始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出生的高危儿共 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60例,其中出生窒息 13例,早产 20例,低出生体重 9例,高胆红素血症 21例,颅内出血 2例;对照组 60例,其中出生窒息 11例,早产 16例,低出生体重 25例,高胆红素血症 23例。两组婴儿在月龄、性别、出生体重、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水平、高危因素构成、干预前体格检查、神经运动检查、Gesell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早期干预方法和内容 干预组:召开家长培训会,讲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传授小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指导婴儿操及按摩,介绍干预计划的具体做法。计划实施从满月开始,并安排在出生 4、7、12个月复诊,检查干预效果并指导下一步干预计划,指导家长按计划训练婴儿。对照组:由家长进行正常的生活照顾,不参加家长培训,不提供干预计划,仍然安排在孩子出生 4、7、12个月复诊。检查孩子在无额外帮助下神经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具体方法是:42 d时家长带小儿回院学习婴儿抚触、主被动操以及 1~3个月阶段小儿感知觉动作训练的方法,并配以指导处方和VCD。生后 3、6、9、12个月时,家长带小儿来早教门诊应用儿-心量表进行智能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指导家长训练和应用北京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早教软件制定 1份书面的个体化的教育方案给家长[2]。每月 1次亲子活动或科学育儿、早期教育的健康教育讲座。亲子活动内容包括不同年龄组的精细动作、大动作、语言等各方面的训练操作方法和比赛活动,讲座内容包括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儿童营养,玩具的选择、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及训练、儿童气质、儿童心理保健等知识。

2 结果

2.1 评价方法 两组儿童 1岁时进行智能测定。智能测定用北京儿研所的儿-心量表,测出适应性、精细动作、大动作、语言、社交行为的发育商(D Q)。

2.2 结果 两组智能发育情况见下表,提示干预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表1 高危儿早期干预组智能发育情况

表2 高危儿对照组智能发育情况

3 讨论

3.1 神经智能发育有问题的孩子一年就约有 1 500人左右,而智能发育迟滞的婴儿可达 100人左右。这组数字相当惊人,将直接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婴儿神经智能发育的主要高危因素是产前及产时的缺氧性因素,特别是宫内的慢性缺氧。因此,加强孕产期的管理及对产前缺氧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减少产前脑损伤的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及转运的管理是减少产时损伤的关键。妊高征也是影响婴儿中枢神经发育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妊高征程度的加重,出现问题的比例也增加。即使是轻度妊高征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对妊高征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对巨大儿的监护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3.2 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危儿的智能发育速度,改善高危因素的不良影响。而未经干预的婴儿发育商分数提高很慢,有些孩子还呈下降趋势。这在 2~3次的复查中有很明显表现。说明高危因素确实造成了婴儿的脑损伤,不经干预不易恢复。因为在实施干预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从出生开始训练的容易度要大于半岁以后,而 1岁后的训练难度要大于 1岁前。所以,干预训练应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

[1] 童梅玲,陈荣华,邓静云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289.

[2] 赵萍,邹小兵,周春梅.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早期干预治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04.

猜你喜欢
危儿婴儿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艺术家婴儿推车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