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七

2010-09-27 08:57鲁振坤
中国现代中药 2010年6期
关键词:药农亳州主产区

鲁振坤

(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天地网亳州分公司,安徽 亳州 236800)

浅析三七

鲁振坤

(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天地网亳州分公司,安徽 亳州 236800)

三七近年来行情一直看好,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来,更是突飞猛进,最高时120头三七升至500元(千克价,下同)左右。近阶段产地旱情缓解,价格开始走缓价滑。后市行情变化牵动着众多药商的心,是升是降众说纷纭。

三七别名田三七、金不换、旱三七、滇七、参三七、田七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40种大宗大药材品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主产于云南的文山、岘山、马关等地。

建国初期,主产区三七生产规模不大,商品量不多。由于不断总结生产经验,研究栽培技术,科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产量有所增加。但是,三七生产易受经济政策的影响和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的制约,产量很不稳定,历史上曾出现多次行情波动。

三七在2005年产新之前,价格处于高位,走动较快,受高价的影响,极大的剌激了产区药农发展种植的积极性,主产区面积不断发展壮大,除农民正常种植外,也有很多人投巨资包地种植。庞大的货量上市,促使行情节节滑落,最低时降至40元左右(以120头三七为例),因价位低,有商认为药农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生产成本较高(一亩需投资6 000元左右搭遮阴棚,再加上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合计开支得10 000元上下),生长周期较长的三七种植面积将逐年减少,因此看好并入手积极囤积。

云南三七2000~2009年价格变化一览表 单位:元/kg,规格:120头

近期,很多媒体均报道了大蒜、三七、绿豆、辣椒等商品价格的异常变动。国家发改委发现后立刻派出多个调查组,深入主产区和主销区了解相关商品生产、供应、流通以及价格变动情况。加强价格异常波动相关商品的监测预警,抑制个别品种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严厉打击借干旱、低温、暴雨等异常天气因素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等。三七等中药材则是因为产地主要集中在西南一带,由于前期气候异常干旱,导致产量下降。同时不排除有人借机恶意炒作、囤积居奇。目前已派人赴广东、云南,指导广东、云南两省妥善处理三七价格不合理上涨问题。广东、云南等省物价局已经约请三七的主要经销商和生产企业进行了谈话,提出告诫。

当然了,三七后市行情变化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供求关系。供求关系与种植情况密切相关。据了解,由于2005年下半年至2008年长达近4年的低价,三七种植面积大大减少。2006年元月份三七种子红籽1元/市斤,无人问津。翌年三七种子产新时,产地农民心痛的看着大片的三七红籽烂在地里,很少有人前去采集,从而造成2007年的三七种子红籽非常少。

三七生长周期三年,由于2007年种子非常少,当年下种的面积较上年减少50%左右,元月份下种的三七种子红籽需到2009年8~10月份收获,总产量不到3 000 t,只能供应全国三七用量的50%(全国三七用量7 000 t左右)。因种子缺少,2008年元月份下种的三七红籽也不多,因为它是三七低价的情况下培育的,应该到2010年8~10月份收获,按照往年丰收的概况预计,2010年三七产量估计不超过4 000 t。

三七产地云南文山2010年遭遇百年少见的特大旱灾,2009年秋季、冬季、2010年春季三季无雨,造成在地的一年三七、二年三七和三年三七受灾严重,又加上病苗害发生,提前采挖,三七连贯性减产已成定局。

猜你喜欢
药农亳州主产区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数字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居· 文化
我欲为人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
历史名城亳州与古代军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