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湖南省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

2010-10-11 02:59吴文辉
职教论坛 2010年2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湖南省规模

□吴文辉

一、导言

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在湖南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至今,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扩大了18倍,师资规模增长超过2倍,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同时,经济增长对于高职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也快速增加,这促进了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变也引发了对职业教育需求的转变。显然,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因而对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促进湖南省经济和高职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国外经典文献主要集中在对一般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体包括增长理论和劳动经济理论。第一,教育规模会通过影响就业人数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经济增长则反过来决定教育的总投入进而影响教育规模。[1]第二,不同层次的教育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的构成结构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2]而经济的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不同教育水平结构的改变提出要求。[3]

而国内对我国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目前仍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的实证分析文献较少。定性研究方面较典型的是文献[4][5],他们从职业教育的特征方面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讨论经济和就业增长对于职业教育的影响。实证方面,考察某个区域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较多,如文献[6][7][8]。这部分文献主要是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多运用单向的线性回归或者时间序列分析,对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缺少相应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这补充了对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另一方面,考察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弥补了以往文献只考虑教育对经济的单向影响的不足。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它实际上包含了不同层次的两种途径。在第一种途径中,高职教育作为一般教育的一个组成部 分,通过影响经济中人力资本的数量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在第二种途径中,高职教育则以不同于初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有方式影响经济增长。

首先,我们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作为一般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来影响经济增长。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决定要素主要是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但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无论是从总资本存量角度还是从人均资本存量的角度,长期经济增长和区域间经济差异都不能得到解释。[9]为解决这个问题,新增长理论用内生的技术进步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性,用引入更多的生产性要素来解释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而其中最受广泛认同和接受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1]人力资本被作为一个生产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表明了不仅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劳动力质量的上升也会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环节,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有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作用的方面。文献[4]将职业教育与教育结构中其他教育层次的差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职业教育并没有特定的前置学历要求,包含了学历性教育、提高性培训和再就业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于迅速转变人力资源劣势有重要作用;培养目的的针对性,其教育直接与经济活动相联系,从而对经济活动影响最为直接,也最受经济活动的影响;教育效益的直接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教育成果反映在经济活动中;服务范围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服务范围往往限于其所在的经济区域内,因而其对区域经济影响更为显著,也更易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上这些职业教育特有的性质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别。从微观机制上讲,普通高等教育能够带来经济中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职业教育则依其教育内容,对某个特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影响。[3]因而,可以概括认为,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相比于高等教育的通识性,职业教育有着行业上的针对性。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区域的职业教育如果能够与目标产业良好匹配,则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效益将更高。

(2)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机理还在于对就业的影响。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如果职业教育能够快速满足对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带来的教育需求,则能有效消除区域内的结构性失业,对稳定产业结构转变中的区域经济有重要作用。

三、经济增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增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民收入的提升来实现的,经济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这一方面反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这将分别增加居民和国家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扩大对高职教育规模的需求。

此外,除了经济增长的总量对教育规模产生影响之外,经济的结构性特征也会对教育规模产生影响,即产业结构特征。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吸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规模需求的大小,从而影响高职教育。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愈大,就越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将不断升级,从而导致对职业教育层次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产业结构水平越高,其对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将越大,从而会刺激高职教育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受到产业结构特征的影响,这一特征不仅和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小有关,而且与三次产业的发展和相互关系有关,因此,本文选用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几何平均来反映这种产业结构特征。

四、经济增长与高职教育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经济增长与 高职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互动反馈的关系,高职教育通过联合劳动、资本等要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特征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对高职教育规模的需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接下来本文将利用经验数据来验证和测算经济增长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大小。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原理如下:

假设生产函数在对于K和LH具有不变规模报酬的特征则可将(1)式写为:

那么,基于理论分析,同时考虑到计量的可行性,并且对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可以得出如下的联立计量方程组(4)、(5):

本文采用1990-2008年的相关年度数据,其中Y、L、R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K为物质资本存量,文献[10]选取10.96%的折旧率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52-2006年全国和省际的资本存量,本文采用其对资本存量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同样的方法将所需数据推延到2008年。H用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表示,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独立统计近几年才开始,之前的高职教育都是包含在专科中,并且考虑到高职教育在专科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此本文H选用大学专科在校学生总数来近似代替高职在校生总数,数据来源于 《中国教育年鉴》。

运用Eviews6.0软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选取log(k)、log(INS)作为工具变量,对方程组进行联立估计,输出结果(见表1)。

表1 产出方程(4)估计

表2 教育规模方程(5)估计

从产出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物质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为0.598,高职教育规模的单位产出弹性为0.13,这说明在考虑了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并且保持其他变量不变,高职教育规模每增加1%将推动单位劳动产出增长0.13个百分点,从变量显著性来看,截距项显著为负说明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如制度等对经济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单位劳动资本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高职教育对于湖南省经济增长的作用则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起作用程度还较弱,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湖南省高职教育在推进湖南省经济增长中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而教育规模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见表2),所有变量的系数均在5%水平下显著,湖南省经济增长对于湖南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单位劳动产出每增加1%,就会拉动高职教育规模增长2.61%。然而产业结构的系数显著为负,反映了湖南省当前的产业结构特征对于高职教育的提升是显著不利的。

从整体的估计结果来看,有两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即湖南省高职教育对于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以及湖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常来讲,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越高,从而越会影响其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其职业教育层次不断提高。而当前,湖南省的经济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产业结构方面,由于占较大比重的第二产业整体效率还处于偏低水平,发展主要依赖于价格低廉的自 然资源,其对于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吸纳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而对于劳动力有较大吸纳潜力的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第三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整体规模偏低,截止到2008年底,湖南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占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37.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2.第三产业层次较低,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对于受过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员需求有限。湖南省产业结构的落后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使得高职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中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增长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1.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这个结论可以从湖南高职教育对湖南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一实证结果上看出。造成这种不匹配的原因可能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能与湖南经济发展相匹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较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湖南经济发展难以吻合。

2.教育规模方程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说明,高等职业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不匹配具体体现为产业结构与改制教育之间的不匹配。湖南省的产业结构特征与高职教育规模之间存在反向作用关系,这主要可能是由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落后对湖南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湖南省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1.大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鉴于目前湖南省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廉价资源和低素质劳动力,经济增长不具有持续性和竞争力,政府应鼓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发展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发展转变,从而刺激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建设投入。由于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湖南省高职教育面临着整体规模还较小,基础设施薄弱,师资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及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致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有限。因此,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3.进一步优化高职专业设置,鼓励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动向,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改革,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切实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

[1]Robert 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nonmics22(July):3-42.

[2]Krueger,D.and K.B.Kumar.Skill Specific Rather Than General Education :A Reason for US-Europe Growth Differences.Journal o f Economic Growth 2004,9:167-207.

[3]孙蕾.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样本的实证考察 [J].统计研究,Vol.26,No15,May2009:60-69.

[4]杭永宝.职业教育对就业增长的作用与贡献机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7,(3)A:81-83.

[5]宋永泽,曹暄玮,王梦云.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45-46.

[6]刘葳葳,安和平.河北省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2):115-117.

[7]吴丹丹,董小刚.教育结构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案例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615-618.

[8]王红波.甘肃省教育结构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9):33-35.

[9]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Mc GrawHill Education Press,2001.

[10]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 K 的再估算:1952~2006[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湖南省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规模之殇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