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2010-10-19 15:4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6期
关键词:总金额用药量类抗生素

近年来,由不合理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药源性疾病逐渐增多,临床合理用药已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对北京胸科医院住院药房2008~2009年抗生素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天数、用药剂量等进行统计,计算出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反映本院两年来抗生素应用情况,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提高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依据北京胸科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药品账目统计。

1.2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值分析法。大多数品种以《新编药物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1];未被收载的品种,以药品说明书为准。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计量(g)。

用药频率(DDDs)=某药品年消耗总剂量(g)/该药的DDD值。DDDs可用来衡量药物的用药频度,值越大,说明该药的用药频率越大。

日均费用(DDC)=药品零售金额/该药DDDs。

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总用药天数。DUI>1为用药不合理;DUI<1为用药合理[2]。

2 结果

抗生素药物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比例,各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占抗生素用药总金额构成比及排序,2008年、2009年注射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前10位药物的DDDs、DDC、DUI见附表1~4。

3 讨论

从附表1可以看出,2009年销售总金额比2008年销售总金额增长了10.35%,抗生素用药金额增长了3.15%;2008年、2009年抗生素用药金额占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7.54%和44%,2009年比2008年低了3.54个百分点,说明本院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稳定且有下降趋势,但两组数据仍高于我国医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27.9%)[3]。说明本院抗生素使用率仍然较高,需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管理。

据附表2统计,两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居消费金额首位,且占年度抗生素消费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9.04%和50.15%,使用量较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好、毒性低、适合各年龄阶层患者使用,在临床抗生素应用中占绝对优势。但从附表3、附表4可以看出,头孢吡肟两年的用药金额均排在第3位,用药量较大,临床用药分析认为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现象,需加强监督管理。

据附表3、附表4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金额两年均居第2位,DDDs排序在两年的统计中均居首位,说明该类药物用药量大、用药频率高。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仅具有抗菌谱广、价格低、副作用小、不用做皮试、使用方便等优点,而且对结核杆菌高度敏感,可与异烟肼、利福平并用于治疗结核病[4]。由于本院是结核病专科医院,结核病患者较多,所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作为治疗结核病联合用药中抗生素的首选,这也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本次统计中用药量大、用药频率高有关。DUI<1,说明用药基本合理。

青霉素类抗菌药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强,但其过敏反应严重,需要做皮试,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从附表2、附表3、附表4可以看出,此类药物的用量和品种逐年增加,逐步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DUI<1,用药基本合理。

去甲万古霉素通常不作为第一线药物应用。作为一种二线药物,在常用抗菌药物无效或不能应用时(如伪膜性肠炎时)应用[5]。此类药物在本次统计中,其用药金额、DDDs均排在前十位,用药量较大,存在滥用嫌疑。

依替米星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性质,对一些耐庆大霉素的病原菌仍有较强作用,但本品与其它氨基糖苷类药物相同,具有耳毒性、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的潜在毒性[6]。从附表3、附表4可以看出,依替米星的用药金额、DDDs在两年的统计中均居前列,用药量较大,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DUI<1,用药基本合理。

据附表3、附表4统计,DDC值最小为92.58元,最大为884.36元,平均为436.33元。可以看出,日均费用较高,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药品价格的调整力度,减轻广大患者的压力,使人民群众能够从医改中真真正正得到实惠。

附表1 抗生素药物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比例

附表2 各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占抗生素用药总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附表3 2008年注射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前10位药物的DDDs、DDC、DUI

附表4 2009年注射类抗生素用药金额前10位药物的DDDs、DDC、DUI

总之,2008~2009年本院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抗生素主流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DUI>1的品种有两个,占统计品种的10%。

医院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其原因有:①医院缺乏临床药师,不能进行有效血药浓度监测。②临床缺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辅助手段,导致用药不当或滥用。③临床医师缺乏对抗生素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的了解,仅凭经验用药。

因此,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不光是个别医师、个别医院的责任,还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制订并践行更加合理的用药原则,更加严格的用药制度,同时抗生素使用的监督与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猜你喜欢
总金额用药量类抗生素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哪些电影赔了钱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
主要刊期的期刊出版数量